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68|回覆: 0

[儒家學說] 秦暉:漢代儒家的崛起及儒家思想對中國的影響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懋基 發表於 2018-7-31 15: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主講人:秦暉(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

秦暉:漢代儒家的崛起及儒家思想對中國的影響


道法互補:莊子思想流行

案:漢代儒家的崛起,那麼秦朝時儒家思想影響如何?秦暉此講,揭露犬儒主義或與儒家關係不大!

我們討論道家也好,討論什麼思想家也好,其實關鍵還是要看一種思想流行的背後原因到底是什麼。莊周,他沒有生活在秦始皇時代,你也不能就說他就是有意識地要為秦始皇服務,或者要為誰服務。但是莊子的思想在秦朝很流行,這是很自然的,因為秦製造成了一種很嚴酷的環境。那大家就不能太較真了(犬儒主義有一定時勢需求)。最典型的例子『指鹿為馬』。趙高牽來一匹鹿,說這就是馬,你們說是不是?法家指鹿為馬,儒家說這個不是馬,那就要被坑;如果說這不是馬,好像就不是儒家的立場了。可是莊子說,馬也就是鹿,鹿也就是馬,其實是差不多的。這麼一來,大家就想通了,指鹿為鹿的是儒家,那指鹿為馬的就更是儒家了,而且還是大儒家(犬儒主義),為什麼呢?因為他已經超越了是非之俗見,他已經成了『真人』『至人』了。

案:莊子思想亦有無為等積極意義,秦暉此例孤立,不宜總括莊子思想。

可以說【莊子】這本書充滿了智慧,他是一個辯證法的大師,他可以把悲哀的事變成快樂的事,把好事變成壞事。莊子有些故事,他的老婆死了,很多人去追悼,然後就發現他『鼓盆而歌』。莊子是不是已經有了小三,巴不得黃臉婆早點死呢?好像也不是,為什麼呢?因為據說是莊子把這些看透了,生和死在他看來是差不多的。你要是鑽牛角尖,你就傻了,你最好的辦法就是超脫。他講超脫也不見得就是為了討好誰,但後世的人懂得這一套東西以後,當然就增加了適應能力。所以,我覺得最簡單的一個說法是『在上者指鹿為馬,在下者難得糊塗』。這就是法家和道家在當時的一種互補,那時也沒有『儒道互補』了,但是的確有『法道互補』,就是專制主義和犬儒主義的互補。

先秦儒家思想尊王攘夷,輕君貴民


案:要了解儒家思想對中國的影響,首先需要了解先秦儒家思想主流。

道家和儒家對秦制的關係,在『轅黃之爭』中表現得最為明顯。漢景帝時代有一個儒生叫轅固生,他是專門研究【詩經】的,是當時一個很有名的儒家。還有一個人是信黃老之學的,叫黃生。這兩個人有一天在漢景帝面前就討論開了。黃生說,『湯武非受命,乃弒也』。就是說伐夏桀的成湯,伐紂王的武王都是反賊,是弒君的犯上作亂者。轅固生是一個儒家,他就很不高興,他說怎麼能這樣說呢,說當時桀紂是暴君,天下都已經非常討厭他們,然後天下人心歸湯武,要求湯武來領導他們推翻暴君,湯武順應人心,這個是非常偉大的事兒,怎麼能說是犯上作亂呢?

然後黃生就說,不對,不能這樣說。他說我們要講順其自然,順其自然那就是所有的事兒都有它的自然規律。他說,比如帽子,新的帽子你要戴在頭上,這個帽子破了,你還得戴在頭上,你不能因為帽子破了,你就把它當鞋來穿在腳下。他說,鞋也一樣,鞋就是再新你也不能戴在頭上,只能踩在腳下。他說這就像君臣一樣,皇上即使是暴君,他也是皇上,你是不能反的。臣子即使再高尚,你也是臣子,就像鞋子再新也要踩在腳下一樣,你也是不能倦厭的。湯武他們不懂得這個道理,自詡有什麼道德,就想討伐暴君,這不是胡作非為嗎?這不是反動嗎?這不是犯上作亂嗎?

案:漢代儒家的崛起,尊王道,立大公是其原因之一。

這個時候轅固生講了一句話,就讓漢景帝感到非常之尷尬。轅固生說,假如按照你這個說法,那我們劉邦同志干的算啥事?我們劉邦當年不就是搞反秦革命的嗎?如果按照你這個說法,他也是反賊?這下漢景帝有點坐不住了,因為在這個問題上,他講是也不行,講不是也不行。他如果說反對暴君是對的,那人家來反他怎麼辦呢?他已經執政了,那意味着別人也可以反他了。但他如果說反暴君是不對的,那首先漢代的建立就沒有合法性,你本來就是革命打下來的天下,只准你革命不准別人革命,這是什麼道理呀?那怎麼辦呢?後來他跑出來說,這個問題太敏感,我們就別談了。他說天底下好吃的東西很多,你不一定非要去吃馬肝,你不吃馬肝,人家也不會說你不是美食家;天底下可以做的學問也很多,你不做那麼敏感的學問,人家也不會說你就不應該評教授。景帝曰,『食肉不食馬肝,不為不知味;言學者毋言湯武受命,不為愚。遂罷。』於是,大家就再也不爭論了。

叔孫通貫通儒法,助漢代儒家的崛起


案:漢代儒家的崛起,漢代儒家思想的流行,背後原因就是時代所需。

漢儒裏最早得勢的是劉邦時代的叔孫通,司馬遷說這個人是『漢之儒宗』,是他為儒家在漢代爭得了地位。

叔孫通本來是一個秦代的儒生。秦後來焚書坑儒,很多儒生就被鎮壓了。但是叔孫通在坑儒的鎮壓之下還能夠倖存下來,為什麼呢?因為這個人特別會來事,特別會順着杆子往上爬。有一次陳勝吳廣造反的消息傳到咸陽,秦二世就很擔心,然後召集大家商量這到底出了啥事。然後有一些人就說,哎呀,皇上,現在情況真的是很嚴峻,我們很多政策老百姓都非常反感,現在天下都很討厭我們,搞不好就成蔓延之勢了,皇上你真的是得認真對待。還有一些人就說,哪有這回事,我們這個政策老百姓都佩服得五體投地,大家都很熱愛我們秦,造反的不過就是些鼠竊狗盜之輩而已。陳勝吳廣什麼人?那就是些小偷嘛,不足為慮,派幾個城管就把他們收拾住了,皇上你放心吧,大家都擁護你。

然後叔孫通就說,哎呀現在啊,我們大秦是非常之偉大的,你們講的天下都對我們不滿,那都是反動言論,對這些人要鎮壓。他說,『夫天下合為一家,明主在其上,法令具於下,人人奉之,四方輻輳,安敢有反者!』說現在天下形勢一片大好,大家都很擁護我們,哪有什麼造反的?他說這些都是『群盜鼠竊狗盜耳,何足置之齒牙間,郡守尉今捕誅,何足憂』,皇上你就放心好了,沒什麼大不了的。秦二世一聽,很高興說,哎呀,你真是政治正確。

但是後來秦就亂了,亂了以後,叔孫通就逃走了,逃走以後他在秦漢之際的大亂中,輾轉投奔了很多人。按照司馬遷的說法叫『所事且十主,皆面諛以得親貴』,他投奔了差不多十個主人,每一次都是靠吹牛拍馬得到地位的。最後他投到了劉邦的門下。劉邦本來是不喜歡儒家的,他手下的像樊噲是一個殺狗的,當然除了張良好像是一個紅二代以外,其他的都是些不怎麼樣的人。陳平、曹參是縣政府裏頭的抄寫員,也不是什麼官,基本上都是這些人,當時的說法叫『群盜壯士』,好勇鬥狠,但是沒有什麼水平的人。劉邦就喜歡這些人,於是叔孫通投奔劉邦的時候,老是對劉邦說還是壯士管用,還是群盜管用,這些人是英雄,是豪傑,這些人打仗,書生根本就是沒用的。

案:法家,君之所需,儒家,君何需之?

結果過了一段時間,叔孫通就發現劉邦悶悶不樂,為什麼呢?因為劉邦當了皇帝,但是他下面的人還是把他當大哥,不懂得尊重他,經常跟他一起喝酒,喝醉了就拍他的肩膀說,哎呀,大哥,我們再喝一杯呀,什麼的,搞得他很難受。然後叔孫通就說,陛下,我有一個辦法能夠讓他們服服貼貼的。劉邦一聽,說你還有這個能耐,那你試一下,我給你配一個班子,你去琢磨一個治理這些大臣的辦法。然後叔孫通就跑去組班子了,找了一些人,把秦代那些嚇人的那些東西找來,依樣畫葫蘆,按照司馬遷的說法是『大抵皆襲秦故』,就是基本上抄的是秦的那一套東西,但是用儒家的話語做了包裝。那麼為了包裝它,就要找一些專家,於是他就跑到魯地——儒家的大本營,找了幾個儒生加入他的寫作班子。魯地有兩個儒生對此就非常反感,說:『吾不忍為公所為,公所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無污我。』說我見不得你這種樣子,你這種做法根本就不是我們儒家做法,我不能跟你去,你趕快走,你不要侮辱我。叔孫通就笑說,哎呀,你們這些人真是書呆子,不通時變。『若真鄙儒也,不通時變』。然後他就跟他的一幫人制定了這麼一番東西,然後就在朝廷周圍佈置了什麼金瓜立侍,就是殺氣重重的、五大三粗的拿着什麼東西,然後就訓練大家要三跪九叩,每一步都要按照秦代的要求,如果你不符合這個標準,那就要受到懲罰。

經過再三訓練,到了高帝七年,長樂宮修成,大家去祝賀,叔孫通就按照他的那個方式進行了佈置。到了那一天大家都循規蹈矩,一個個按照官階的大小依次走上來,三跪九叩,山呼萬歲,然後大家都坐下來吃飯喝酒,一直到喝醉,沒有一個人敢吭一聲,整整齊齊,鴉雀無聲,有一些人跪拜的方式不太符合標準,馬上旁邊的警衛人員就把他們像捉小雞一樣拎到外面去亂棍打一頓,把大家嚇得都渾身發抖。按照史書上的說法『竟朝置酒,無敢歡嘩失禮者』,然後漢高帝一看,真是龍心大悅,我這才知道當皇帝的高貴了,就說看樣子儒家還是真有點本事啊。

案:通法為禮,合乎儒學,尊君抑臣,大抵政立之必須。

那麼這麼個人,後來司馬遷說,『叔孫通希世度務,制禮進退,與時變化,卒為漢家儒宗?』。他為什麼能夠成為漢家儒宗呢?就是因為他善變。司馬遷說,『秦有天下,悉內六國禮儀,雖不合聖制,其尊君抑臣,朝廷濟濟。高祖,光有四海,叔孫通頗有所增益減損,大抵皆襲秦故』。就是秦搞的那一套,在司馬遷看來是不合聖制的,也就是說和儒家那一套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但是他可以做到『尊君抑臣』,就是凸顯皇上的高貴,凸顯臣民的渺小。叔孫通『有所增益減損』,但是『大抵皆襲秦故』,就是他搞的那一套基本上就是秦的那一套,只不過塗了一點儒家的油彩。這就是典型的『儒表法裏』,但是叔孫通就是靠這個成了漢家的儒宗。但是話又說回來了,那個時候最時興的還是黃老,儒家思想對中國的影響極其有限。

漢代儒家的崛起獨尊儒術:董仲舒的新儒學


到漢武帝時,他想有為,就不願再講『清靜無為』了,但是法家的那一套又很難聽,怎麼辦呢?他就覺得儒家是不是可以呢,於是董仲舒就出現了。所謂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從董仲舒開始的,可是董仲舒在思想史上被稱為新儒家。什麼叫新儒家呢?因為董仲舒跟孔孟時代的儒家已經有了很大的區別,這個區別主要就是要和秦制兼容,不能反對秦制,不能像原來的儒家一樣。原始儒家的特點是崇周仇秦,崇拜周制,仇恨秦制。而董仲舒要與秦制兼容,但是我們也不能說,董仲舒就完全放棄了儒家的東西,他還是想保留一些的。

所以在我看來,董仲舒這個新儒家最大的特徵就是在兩個方面:

一個方面,董仲舒樹立了所謂的『三綱五常』。『五常』是孔孟時代就有的,『三綱』可是從董仲舒開始才進入儒學的,而且『三綱』本不是儒家的東西,是法家的東西。最早講這一套的是韓非,就是『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順則天下治,三者逆則天下亂,故君雖不肖,臣不敢悖也』,即便對暴君你也不能反,臣就是要聽君的,這一套叫『三綱』。這一套東西本來是韓非的,但是到了董仲舒就納入進儒學了。

案:尊王本非尊君抑臣,而是尊王道,王道者,則人道也,人文也,五常也,仁政也,愛民也。儒家思想對中國的影響,莫大乎此。

但是董仲舒作為儒家,他實際上也還想對皇權有所制約的,可革命不能講了,那怎麼辦呢?董仲舒就想起一招,這是董仲舒學問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他大量引進了所謂的『讖緯之學』,就是圖讖緯書。這個東西老實說也不是儒家的東西,孔孟是從來沒講過這個東西的,而且孔子『不語怪力亂神』。什麼叫『圖讖』呢?『圖讖』是從戰國時期的陰陽家那裏興起的一種學問,陰陽家特別強調所謂的天人感應,但是董仲舒講的天人感應是人間的善惡治亂,上天是會有感覺的。上天的感覺會通過一些象徵符號來體現出來,比如天上掉下來一塊石頭了,地下河裏頭浮上來一塊什麼東西了,某一家的馬生了一匹五條腿的馬了。總而言之,上天如果有高興的或者不高興的,都會有一些象徵,而這些象徵有的是圖形,就是圖讖,有的是一些讓人不知所以然的文字,就是緯書。這些東西裏面有很深的學問,一般人是看不懂的,誰能看得懂?儒生可以看得懂,那麼這個東西就可以用來解釋種種事情,比如說有一些事情儒生覺得是壞事,就告訴皇帝說,不得了了,上天不高興了,某個地方掉下來一塊石頭,講一些啥啥,皇上你要注意了,你不注意,上天就要發怒了。如果你做得好的也是一樣,那麼上天會有某種徵兆,比如某個地方出現一隻靈芝之類的。所以董仲舒就用這一套神秘主義的東西,試圖對君主能夠有所制約。(本集完)

註:董仲舒以天人感應,凌於帝皇之上,實屬無奈之舉。而要維護社會公義,治患於未發,則必需以道統駕乎治統之上,否則,君王之視民如草芥,雖天之體罰,不過革其政而已,何懼之?!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