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anqzh 提交日期:2008-3-25 13:43:00
隨着漢服的復興,越來越多的人對於漢服運動開始產生複雜的感情。而其中那種把漢本位定位為大漢族主義的的思潮更是泛濫。如果說,有這種思維趨向的人是一些極端的少數民族激進分子,那還可以原諒,然而,許多漢族人士和少數民族的和平人士也喜歡把漢本位定為大漢族主義。
在這裏,我就想問一下那種是非不分的人士,什麼叫漢本位,什麼叫大漢族主義。
我呢,在這裏先闡明一下我自己對漢本位和大漢族主義的認識。
大家都知道,狹隘的民族主義要不得的,這個應該是我們大家都反對的——起碼我自己是反對的——儘管我是一個漢本位的人。
為什麼呢?因為狹隘的民族主義肯定是我們華夏復興的拌腳石。從理論上說,狹隘民族主義是排外的,衪的產生是在一種極度自卑的情況下,對自身價值取向的一種反彈,就是說,雖然狹隘的民族主義有其對自身的肯定,但是,這種肯定是盲目的。這個『盲目的』有兩個意思,一個就是說,他對自身的東西無論是什麼東西都一概給予肯定,另一個就是說他對於外來的東西大多持否定的和反感的心態。為什麼呢,因為他是自卑的,他沒有把自身的東西和外來的東西進行對比和合理吸收的勇氣。
而什麼叫漢本位呢?漢本位,我本人而言,更傾向於把衪叫做漢文化本位,或者叫華夏文化本位。為什麼呢,因為,我個人理解的這個漢本位衪一直以來的定位是,通過復興漢文化,去復興華夏人的自信,從而使我們回歸自我,在這個基礎上,中國的全面復興才能成為可能。
一直以來,很多人以為,漢本位是個狹隘的大漢族主義,但是那是錯的,因為,漢本位衪區別於狹隘民族主義的一個最明顯的特徵是,衪不是在一種自卑的情況下對自身的盲目肯定,衪首先是建立在對自身文化的自信上的,而且,衪從來沒有任何的排外舉動或者傾向,衪更傾向的是,全國各民族共存並各取其優,對外也是積極吸收的——如果沒有對自身的自信,這是無法想像的。更重要的是,漢本位從出現以來,衪一直以文化為訴求,以文明為中心,以文明為原則去舉行一些活動,而這些活動,大多數是我們祖先的各種節日活動。而且,無論你如何去挖掘,你無法發現我們曾有任何的排外及針對少數民族的反對活動。
也許很多人無法理解,我為何會把漢本位理解為漢文化本位甚至華夏文化本位,其實,通過上面的一些解釋,你應該有了些少的認識才對——我個人覺得,起碼我個人參與或組織的活動中,沒有任何一項是非文化主題的,沒有任何一項是非文化內容的。因此衪實際上是一個以文化為內涵的東西。然後呢,為什麼說漢文化本位又叫華夏文化本位呢?我們都 知道,生活於華夏中的從來不衹漢族一個民族,其實自商周以來,華夏文化就是以中原民族(後來的漢民族)為中心,不斷吸收周邊少數民族文化的文化整體。比如漢服的發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然,歷代以來,周邊蠻族的入主中原也為華夏文化吸收並容納過少數民族文明提供了證據。這裏就不多說了,漢網或天漢等網 站上都有說明的。
因此,華夏文化實際上就一個以漢文化為中心的整體文化,那麼你要復興華夏文化自然而,首先必須的是復興漢文化,沒有對漢文化的自信就沒有對華夏文化的自信。沒有自信的民族永遠不會有真正的復興——即使其重新成了一個有着發達經濟的民族,那也不過是一個沒有根沒有本的民族,更多的說是一具行屍走肉——那不叫復興,那叫興起。
很多人也許會滿足於此:僅僅重新成了一個有着發達經濟的民族。但是,我想說的是,你應該思考一下,為何一個成年人突然失憶時,他要重新成為一個真正的成年人,會比他從嬰兒開始成長更難更耗時。
很多人說我們現在沒有先人那様胸懷天下了,這都是民族主義的錯。然而我想說的是,那是沒有自信的錯——先人能胸懷天下,是因為他們自信,他們建立在以自身文化為主體的基礎之上,再吸收外來文明。然而當今的中國呢?我們真的不能胸懷天下嗎?錯了,我們其實已經吸收了幾乎所有的外來文明,而且,我們還崇洋,說我們不能胸懷天下,是什麼道理呢?——別忘了,現在的中國,已經沒有什麼華夏文明好說的了,我們自身文明的基礎都倒塌了~~~就連我們的漢字也被『簡化』(病態化)了,我們已經無法找到自身文化精神,我們總是感到空虛——因為我們無法真正吸納外來文化精神,我們衹是收留了他的屍體。
在當今,我們的經濟要崛起了,可是,為何我們卻無法克服自己那個崇洋的心態?無法克服自己那自卑的心態?為何我們有錢了卻沒有了精神?空虛充滿了我們的生活……
為何呢?這一切?答案很明顯也僅有一個:我們沒有自信,對我們自身文明的自信,我們無法回歸自我。
要找回自我,那就從記憶中尋找,要找回自信,那就從文化中尋找,想回歸自我嗎?那就回歸漢本位或者說華夏文化本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