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茶道百科
★昌都地區蘊藏著三江併流、高山峽谷、聖水、地熱,野花遍地的牧場、炊煙裊裊的帳篷,以及古老的本教儀軌、藏傳佛教寺廟塔林、年代久遠的摩崖石刻、古色古香的巨型壁畫,還有色彩斑斕的風土民情等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旅遊資源。
★茶馬古道是昌都地區自然與人文旅遊的一條重要線索,自然界奇觀、人類文化遺產、古代民族風俗痕跡和數不清、道不盡的纏綿悱惻的故事大多流散在茶馬古道上。它是歷史的積澱,蘊藏著人們千百年來的活動痕跡和執著的嚮往。
★茶馬古道穿過川、滇、甘、青和西藏之間的民族走廊地帶,是多民族生養藩息的地方,更是多民族演繹歷史悲喜劇的大舞台,存在著永遠發掘不盡的文化寶藏,值得人們追思和體味。
★ 茶馬古道上的旅遊是口歸自然之旅,是人和自然和諧之旅,是都市人精神之旅,也是探險和發現之旅。
★茶馬古道旅遊開發是全方位的,首先要搞好基礎設施建設,諸如交通和運輸設施、滿足食宿需要的賓館飯店建設、用電用水和安全保障等,同時大力開發旅遊產品,從而帶動各項事業的發展,使昌都地方的經濟活起來。
社會經濟價值
☆茶馬古道——昌都地區最特殊的地域名稱
☆茶馬古道——昌都地區的陸上交通大動脈
☆茶馬古道——昌都地區對外開放的金鑰匙
☆茶馬古道——昌都地區大開發的重要基石
☆茶馬古道——昌都地區經濟大繁榮的命脈
☆茶馬古道——昌都地區旅遊發展的著力點
☆國內外旅遊業蓬勃發展的大趨勢
☆我國加入WTO爲昌都旅遊業發展帶來難得的機會
☆西部大開發爲昌都旅遊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現代茶馬古道
☆公里幹線的修築,替代了過去『茶馬古道』的功能。
☆『兩橫一縱』的交通格局,基本形成『干』字形的現代『茶馬古道』。
在專家學者眼中,茶馬古道是雲南、四川與西藏之間的古代貿易通道,通過馬幫的運輸,川、滇的茶葉得以與西藏的馬匹、藥材交易。它是中國歷史上對外交流的第五條通道,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和地位。 然而,在專家眼中與『絲綢之路』同等重要的茶馬古道,卻在時光的荏苒中沉寂過許多年。隨著現代化交通手段的日益發達,茶馬古道早已被214、317、318國道所代替。 『在絲綢之路受到世界關注,被學者、專家們爭相研究,並引發旅遊熱潮的時候;在絲綢之路已名滿天下時,茶馬古道卻倍受冷落,默默地在深山密林之中。』專門研究茶馬古道的專家木霽弘說,茶馬古道的沉寂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但它的僻遠艱險也是衰落的重要原因。雖然沉寂多年,但今日茶馬古道『熱』起來並不是沒有它的理由。 『茶馬古道是中華民族一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對旅遊愛好者有很大的吸引力。』木霽弘分析說,『古道本身的歷史、文化韻味且不說,光是沿途村寨的地域、風光、民俗、文化差異,就能吸引不少人。』 『以茶文化爲主要特點,茶馬古道成爲了一道文化風景線。』北京大學學者陳保亞告訴記者,茶馬古道不僅是一條交通要道,更是歷史文化的載體。如伴隨茶馬古道而生的馬幫文化、藏茶文化、商貿文化,因茶馬古道得以相互交融的民族文化……『現在,茶馬古道本身就是一種文化。』 從2005年馬幫進京開始到現在,普洱茶已經成爲了一個從中國茶界到普通大眾的一個響噹噹的詞,誠如福村梅記普洱茶的出現,打通了電商網購的普洱『茶馬古道』,有異曲同工之妙。湖南安化洞市茶馬古道 湖南安化洞市,位於安化縣東南部,距縣城東坪鎮45公里,通車,路況較好。有些中國地圖上,湖南版塊中可以沒有『安化』,沒有『東坪』地名,但一定會有『洞市』的地名。因爲這裡歷來就是通往邵陽(原寶慶)、婁底市新化縣、懷化市漵浦縣的必經之路。 茶葉尤其是黑茶湖南長沙府安化牛田保上中下三區,腳挑馬馱集中於牛田驛今洞市 ,用竹排木排順麻溪於麻溪口入資水,然後用船順資水,經益陽,經湘陰,一百二十里入洞庭湖;一百三十里,經岳陽府巴陵入長江,經臨湘,湖北武昌府嘉魚,江夏,四百二十五里達漢陽府漢陽縣漢口鎮。計一千一百里許。
或自湖南長沙府安化牛田上中下三區,腳挑馬馱集中於牛田驛今洞市 ,用竹排木排順麻溪於麻溪口入資水,然後用船順資水,經益陽,經湘陰,一百二十里入洞庭湖;過洞庭四百二十五里集中於長沙靖港入湘江.另有陸路2線經新化至寶慶 經梅城,寧鄉至長沙.。
安化洞市老街座子坳碑刻文字和洞市龍溪石牛山可以充分反映這段茶馬互市的歷史。
古道特產有黑茶和千兩茶最爲出名,黑茶是屬後發酵茶,是我國
安化洞市茶馬古道路線圖
特有的茶類,黑茶是采割下來的鮮葉經過殺青、初揉、渥堆、復揉、乾燥等五道工序製作而成。千兩茶的全部製作工序均由手工完成,需要4-5個月的時間,應此產量很少。飲用千兩茶可以感受到茶味十足,滋味甜潤醇厚、提神、解膩、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消化,對緩解腹脹、止瀉有明顯功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