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最後由 儒帥佛道法 於 2011-1-4 03:00 編輯
: V7 g) V2 @* y6 J
/ s X, N+ @2 W+ p0 J& E: l1.第一章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恆無欲,以觀其妙;恆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解讀】 1.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解讀【老子】,首先說必須對老子所說的『道』有一個大致的縱覽,按照以『老』解『老』的思路,可以首先從【老子】全文里找出『道』的一些基本特徵。在掌握了這些基本特徵之後,對於『道可道,非常道。』的真實含義,才能有所把握,不至於有根本的偏離。 第一個問題:在這裡『道』是指規律,還是指物質?這個問題可以從第二十五章的文字來解讀: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爲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強字之曰道,強爲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從這一章可知,老子所說的『道』並不是指規律,而且指天地萬物的起源。首先老子認爲『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進而認爲其『可以爲天地母』。『有物混成』很明顯,老子並不認爲『道』是規律,而是一種作爲世界起源的神秘物質。 但『道』作爲這樣的一種神秘的物質,它也要服從一個規律。按老子的觀點,即『道法自然。』可知,老子在這裡所說的『道』實質上是指服從『自然』這一規律,作爲天地萬物之源的物質。 第二個問題:『道』作爲天地萬物的起源,是老子對世界的終極認識嗎?也就是道是世界的本源嗎?這一點,可以通過第四章來加以解讀。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也。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固然承認『道』是『萬物之宗』,但是他仍然坦言『吾不知其誰之子』。也就是『道』作爲這個世界的前身,是什麼創生了『道』,使之『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並『爲天地母。』,他也無從了解。所以,存而不論,只是指出『象帝之先』。也就是說,老子承認他不能斷定『道』爲誰所生,但是他可以肯定,『道』應該是先天帝而生的。對於道是天地萬物的起源。所以老子並沒有把『世界』局限於人們所已經認識的天地萬物。 所以,老子只是認爲『道』是天地萬物的起源,但是並非世界的本源,『道』並不是老子對世界的終極認識。 第三個問題:老子爲何認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前面引的第二十五章云:『吾不知其名,故強字之曰道,強爲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老子承認對於天地萬物之宗,他也不知道其具體爲何物,只能肯定它的存在,所以很勉強地給之取了字爲『道』,取了爲名爲『大』。所謂,『道可道,非常道』。在老子看來,『道』只能讓你感受它的存在,甚至可以認識它的規律,但是完全掌握和了解它是不可能的。所以第十四章云: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爲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也正是因爲『道』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不可致詰,混而爲一。所以老子認爲表現爲『無狀之狀,無物之象』的『道』,人們無法直觀地認識其本質。然而,老子能夠指出『道不可道,名不可名』的規律,恰恰又是因爲老子對於『道』,有了異於常人的深刻認識。老子對於道的認識,來自於對於天地萬物的認識之上的推理和直覺,所以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 接下來老子雖然給『道』取名爲『大』,但是又云『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也就是說『道』也可以名之爲『逝』、『遠』、『返』,所以,道是沒有恆定的名稱。故而『名可名,非常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