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五月初五,爲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五節、天中節等,是兩千多年來漢族與滿、蒙、藏、苗等許多少數民族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長壽的民俗大節。
端午節萌芽於先秦,從先秦起就有『惡五月』之謂。【禮記・月令】:『是月也,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東漢崔木舜著、繆啟愉輯釋的【四民月令輯釋・五月】亦稱:『陰陽爭,氣血散』;『暖氣始盛,蟲蠹並興』。從自然氣候上看,農曆五月酷熱將至,蜈@、蛐蜒、蛇、蠍、蚊、蠅之類肆虐,傳染病也趨於流行,威脅人們的健康,故而是月被視爲『惡月』。端午處於五月之初,自然也被視爲『惡日』。爲之人們通過舉辦一系列民俗活動,以求達到祛病驅瘟、禳災除害的目的。後來端午節漸漸加入了紀念歷史名人的內容,如紀念楚國三閭大夫屈原於公元前278年是日投汨羅江而死,長江下游一些地方還流行於此日紀念伍子胥、越王勾踐及孝女曹娥。
見於敦煌文書記載,對於端午這樣一個大節,社會各界頗爲重視,有關活動豐富多彩,一些習俗一直沿襲至今日。其主要活動有:
團粽宴請。【民俗雜抄】、【雜抄】記:『五月五日何謂?高辛子姓耆(嗜)粽,以其因之。又說昔屈原投汨羅江水而死,後人作粽祭也。』可見吃粽之俗早在帝嚳高辛時即已有之,後又以粽祭祀屈原。【時文軌範】:『五月五日,節名端午,事出三閭,既稱長命之辰,亦爲角黍之日。』三閭即屈原,角黍即粽子。杜友晉【新定書儀鏡】中有【屈宴書】云:『五月五日長絲節,角黍奉屈,降趾爲辛。』端午節邀請朋友屈尊光臨,品嘗粽子。撰於唐大中十年(856)的張敖【新集吉凶書儀】中有【端午相迎書】:『喜逢嘉節,端午良辰,獻續同歡,傳自荊楚。但慚羈泊,何可申懷,空備團粽,幸請光臨。』【新集書儀】亦有【端午相迎書】,內容與上大體相同。端午佳節同僚、親朋之間相互邀請,品嘗團粽。團粽,爲具有敦煌當地特色式樣的粽子,不同於內地用菰葉包裹起來的角黍,敦煌雖不產菰葉,但可以將粽子做成團狀,不必包裹,而供人食用。今天敦煌當地亦多見此種形狀的粽子。
登鳴沙山。撰於晚唐時期的【敦煌錄一本】:『鳴沙山,去州十里,其山東西八十里,南北四十里,高處五百尺,悉純沙聚起。此山神異,峰如削成。其間有井,沙不能蔽。盛夏自鳴,人馬踐之,聲振數十里。風俗:端午日城中士女,皆躋高峰,一齊蹙下,其沙聲吼如雷,至曉看之,峭如舊,古號鳴沙,神沙而祠焉。』鳴沙山位於敦煌城南約十里;『其間有井』,即月牙泉,今爲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鳴沙』屬於一種物理現象,近些年來敦煌民俗學會於端午日組織了幾次規模較大的登山活動,數百人一齊從山頭滑下,沙粒摩擦,空谷傳音,隆隆作響,頗爲壯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