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原是翟玉忠先生【大商至道:中國商業文明的基礎及內涵】一書第四部分『政商論衡』的導言。鑑於它對於我們理解中國古典政治、經濟思想的基本特徵十分重要,我們提前將之在新法家網站發表,略有刪節。 中國古典政治學經濟學與西方當代政治經濟學的根本分野在於:中國古典政治經濟學行天道,而西方當代政治經濟學行人道。【老子·第七十七章】釋天道與人道云:『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這裡,損有餘補不足的目的是實現社會與自然,社會內部各階層之間的動態平衡,【黃帝四經·道法】所謂:『應化之道,平衡而止。』
進一步講,中國古典政治經濟學認爲人與人之間天生是不平等的,總會存在『有餘』和『不足』,需要社會或國家整體力量依據自然法則進行調節,以實現各階層之間的動態平衡;而西方政治經濟學假定人與人之間生而平等,自由選舉和自由市場會自動實現各階層之間的動態平衡,要求社會或國家儘量少地干預。
據說是商聖范蠡老師的計然指出,治國的關鍵在於『視民所不足,及其有餘』,然後制定相關政治經濟政策。他說:『夫人主利源流,非必身爲之也。視民所不足,及其有餘,爲之命以利之,而來諸侯,守法度,任賢使能,償其成事,傳其驗而已。如此,則邦富兵強而不衰矣。』(【越絕書·越絕計倪內經第五】,大意是:國君按照流通貨物的道理去獲取利益,不一定要親自去做它。應該注意百姓有什麼不足,以及有什麼多餘,然後頒布命令去爲他們謀利;至於把諸侯吸引過來,遵循法度辦事,任用賢能之人,獎勵有功,都只是這些政策的延續效果罷了。只有這樣,才可能國富兵強,永久不衰。)
具體反映到經濟方面,政府要主動調節市場的平衡。越王勾踐曾問計然,爲何在豐收之年,仍會有貧困乞討的人的人呢?計然回答說,這是因爲人的天性就不一樣,正如同母異父之人,一舉一動都不同一樣,所以由於各種原因有些人會陷入貧困,關鍵在於維繫社會各階層利益的整體平衡。於是計然提出了他有名的平糴理論,就是開官市,使買入糧食的價格最高不能超過石米八十,最低不能低於石米三十。這樣,社會上兩個主要階層農夫與商人的利益就均衡了。【越絕書·越絕計倪內經第五】上說:『越王曰:「善。今歲比熟,尚有貧乞者,何也?」計倪(即計然——筆者注)對曰:「是故不等,猶同母之人,異父之子,動作不同術,貧富故不等。如此者,積負於人,不能救其前後。志意侵下,作務日給,非有道術,又無上賜,貧乞故長久。」越王曰:「善。大夫佚同、苦成,嘗與孤議於會稽石室,孤非其言也。今大夫言獨與孤比,請遂受教焉。」計倪曰:「糴石二十則傷農,九十則病末。農傷則草木不辟,末病則貨不出。故糴高不過八十,下不過三十,農末俱利矣。故古之治邦者本之,貨物官市開而至。」 越王曰:「善。」』
具體反映到政治方面,因爲人的政治能力的不同,所以國家要『守法度,任賢使能』,就是公正地選擇官員。【越絕書·越絕計倪內經第五】記載說,越王勾踐問計然,爲何他年紀不大,卻精於政事。計然回答說,人天生就是不同的。聰慧人的後代當是品德高尚的,而不聰慧人的後代當是狂妄放蕩的,這就好像桂樹的果實長成桂樹、桐樹的果實長成桐樹一樣。先出生的人未必什麼都知道,後出生的人也未必什麼都不了解。所以,聖明的國君不依據年齡的大小來挑選官吏,有道的人進用,無道的人黜退。這樣,朝廷里愚昧的人就會一天天減少,聰明的人一天天增多;國君是無私的,他所獎賞的只應該是有功的人。上面說:『越王曰:「善。子何年少,於物之長也?」計倪對曰:「人固不同。惠種生聖,痴種生狂。桂實生桂,桐實生桐。先生者未必能知,後生者未必不能明。是故聖主置臣不以少長,有道者進,無道者退。愚者日以退,聖者日以長,人主無私,賞者有功。」』(【吳越春秋·卷九·勾踐陰謀外傳】作:『越王曰:「何子之年少,於物之長也?」計研曰:「有美之士,不拘長少。」』這裡的計研即計然。)
在經濟上人的天賦能力不同,所以中國古典經濟學中不可能有理性經濟人的假設(概念),在政治上人的天賦能力不同,所以中國古典政治學中不可能有自由公民的假設(概念);關於人生而平等的理論假設符合西方的宗教傳統,卻不符合社會現實。當西方邏輯學將這些假設推向思維的峰頂時,理論與現實的距離就會越來越遠——西方學術的這種本質弱點有時會導致災難性結果,特別是在社會人文領域!
可悲的是,即使在西方社會結構已經嚴重失衡,甚至已經威脅到人與自然的平衡的今天,西方政治經濟學的主要觀點仍爲中國太多的學者所遵奉。難道僅僅是因爲這些理論上邏輯上自洽的,我們就可以對某些基本假定的荒唐熟視無睹?難道僅僅因爲西方學術是現代大學的基本範式,我們就可以忽視中國古典政治經濟學?
在天道與人道之間——我們必須選擇天之道!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人類別無選擇!
本文摘自新法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