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載 鳳凰網 繼孔子像落戶天安門廣場東側之後,網民們開始熱議爲關公立像,並稱應放置在西邊國家大劇院的門口。 關公,國人崇拜了上千年的偶像,因其忠義孝勇,被尊爲『武聖人』,與孔子遙遙相對,在我們民族文化心理中,占有重要位置。如今,『文聖人』再立,則『武聖人』何時回歸,自然引人關注。 然而,與孔子不同的是,關公一無著述,二無學說,在很長一段時期,他是作爲統治工具加以利用的,在封建時代,一方面他受到皇家、貴族的尊崇,另一方面,也是黑社會、流氓組織的偶像,這樣的關公,真能適應時代需求?他形象中包含的那些負面因素,怎麼剔除? 值得思考的是,在現代化的過程中,我們一度將關公崇拜貶得一錢不值,如今爲了現實需要,又將他抬出來重續香火,總是用這種功利主義的眼光來復興傳統,而非發自內心的尊重,是否會對我們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帶來新的傷害? 【從『官俗』到民俗】 歷史上,關公崇拜影響很大。據1928年統計,當時北京共有267座關帝廟,占全部廟宇的16%。今天人們熟悉的『紅廟』,就是關帝廟,因塑像上關羽騎紅馬,故有此名。 關公是人爲樹起來的偶像,被認爲是忠義孝勇的代表,封建統治者倡導這些他們自己並不具備的品格,完全是出於統治的需要。這就難免誇大關公的優點,掩蓋其弱點。 事實上,關公並非常勝將軍,據當代學者研究,他也有工於心計、爲自己打小算盤的一面,但這些都被官方刻意忽略了。 關公信仰之所以深入人心,因統治者巧妙地把關公與人們生產、生活實踐結合起來,比如老北京有『旱不過五月十三』的說法,這天是關公耍大刀的日子,龍王恐懼,必然降雨。過去生意人也拜關公,以示誠信。正是因爲契合了民俗發展的客觀規律,故關公崇拜從『官俗』最終演變成了民俗。 【重立關公像太突兀】 關公崇拜源遠流長,但立像需謹慎,因爲如何讓傳統服務當代,在學術層面,這是個尚未得到解決的命題。 比如關公的忠,是下級對上級的無條件服從,不符合現代社會的價值觀。在今天,我們倡導人人平等,職位不同是社會分工的結果,領導和下屬並無高低尊卑的差別。現代社會的基礎是科學與民主,就是要充分尊重個人權利,那種不顧個體感受的『和』,以及沒有現實基礎的『誠』,背離了『以人爲本』的標尺,不應提倡。 關公像可以立,但應在大家都認可的前提下,如解決不了他與現代倫理相衝突的問題,就會顯得很突兀。人們難免會質疑:難道在今天,依然要提倡三綱五常?依然要回歸君君臣臣那一套?不把這些想清楚,甚至腦子裡都不想這些事,很可能帶來認識上的混亂。 對於傳統,應有文化反思,該弘揚什麼,該剔除什麼,與當下的結合點在哪裡?對此,不應囫圇吞棗、大而化之。此外,就算立關公像,也不應在國家大劇院前面,在娛樂場所中擺放政治人物,不太協調。 【功利主義傷害傳統】 應該警惕功利主義對傳統的傷害。 首先,對於傳統文化,應保持尊重,這就是說要正視它,既看到它的優點,也看到它的不足,要有一個文化梳理的過程,而不是簡單地加以利用。否則,表面上看是在重視,其實是在摧殘。不腳踏實地去研究,無視其客觀規律,不按它本身的邏輯去做,動輒搞幾場晚會,做些熱熱鬧鬧的表面文章,如果古人也這樣弘揚傳統,傳統根本發展不到今天。 第二,重立關公像,鼓勵大家信仰,這無可厚非,但問題是你自己信仰不信仰?如果沒有發自內心的尊重,只想爲我所用,把關公當成麻醉品,這種沒原則、沒堅持的功利主義,與關公崇拜中所倡導的誠信、操守、捨生取義等,其實是背道而馳的,這就閹割了關公崇拜的精神,就算立了偶像,意義何在? 功利主義具有反道德性,它沒有任何理想,也沒有底線,一切以利益爲準繩。沒利時,把傳統當成垃圾,有利時,又是過度溢美。用這種思維方式,難以推動社會向前發展。 【回歸傳統要從實踐做起】 儒家文化傳承幾千年,它不僅僅是政治制度,還有人文精神。前者已不適合當下,因爲孔子沒有民主、科學的概念,但後者作爲個人的理想與追求,仍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不論什麼時代,人們都會嚮往精神生活,我們都會堅信精神比物質更重要,在現代化的壓力下,我們尤其需要傳統的撫慰。 但回歸傳統不是弘揚一番、立個偶像就可以的,關鍵是要實踐,特別是領導們要做出表率。很多領導在公共場合不注意修養,說話假大空,喜歡用無法落實的口號來忽悠人,這怎麼可能呼喚起大家的尊重意識呢?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弘揚傳統不能只關注價值觀的層面,還要與具體的制度設計相結合。因爲單靠讀經,解決不了根本問題,關公像豎起來了,可少數有權者就不按著那個標準做,你能怎麼辦?如果他們能不受懲罰,大家又會怎麼想? 孔子主張禮貌謙遜,可他罵儒悲『老而不死是爲賊』,可見,正面提倡與反向問責,缺一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