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漢字真是有無窮的奧妙,許多字結合它的字源,分析它的結構,就會生發出莫大的意趣。就拿這個『國』字來說,它的繁體是『□』裡邊加『或』。這個『或』,音『YU』,是『域』的本字,指疆域。按【說文解字】解釋,『或』,邦也,與後來的『』同義;又說:『或、』在周代已有古字和今字之分,當時的古文中只有『或』字,如西周【毛公鼎】銘文:『康能四或』,【明公簋】銘文:『唯王令明公遣三族,伐東或』,均指邦國。約在周代後期,人們在它的外邊又加了一個『□』,這就成了漢字簡化前的『』字。
眾所周知,在漢字中,凡是表示四面有圍牆或界線的字都有一個『□』字,如『園、囚、囿、圈』等等。可見『』字的『□』,在這裡表示疆域的邊界。這就很有點意思了。因爲它傳達了一個古老的信息:邊界以內是我的國家,我的疆土;我經營我的疆土天經地義,但我不會侵奪他人的土地,也不允許他人侵奪我的土地。
事實上,數千年的中國文化,由於其產生的地域環境比較遼闊,發展條件比較充裕,並不需要向外擴張,因此形成一種固守和內斂的傳統,它在對外的總體姿態上,只具有自我防禦性,而不具備對外攻擊性,也即古人所說的一句話:『禦敵於國門之外』。
中國文化的這種自我防禦性,本質上是由中原地區傳統的農耕經濟決定的。人們知道,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農業文化,指的是以中原農耕文化爲主體部分的中國文化。農業文化以土地爲生命的依託,以天地日月四時爲虔誠的信仰,它所追求的是風調雨順,天下太平,最不樂見的就是天災人禍,最不情願的就是背井離鄉。這就使中國人渴望在和平的環境下從事勞作,獲取豐年,所以抵禦外族入侵,保護農耕不受破壞,自然而然地成爲國家的基本戰略選擇。萬里長城就是這種戰略選擇的物質形式。
由傳統農耕經濟孕育的儒家學說也說明了這一點。儒家倡導的全部人生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平天下』,也即『致力於天下太平』,這既是每個中國人的責任,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奮鬥目標和基本願望。中國從古至今選擇自我防禦的戰略,並不僅僅是歷代執政者的單極考慮,而是契合中國人的奮鬥目標,符合中國人的基本願望,當然也就符合中國文化的基本傳統。西方的某些勢力、某些政客極力鼓譟所謂的『中國威脅論』和『中國軍事威脅論』,如果不是對中國文化傳統一無所知,就是對日益崛起的中國包藏禍心,豈有他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