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前
白前 白前,中藥名。爲蘿蘑科植物柳葉白前或芫花葉白前的乾燥根莖和根。秋季採挖,洗淨,曬乾。分布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廣西、廣東、貴州、雲南、四川等地。具有降氣,消痰,止咳的功效。用於肺氣壅實,咳嗽痰多,胸滿喘急。 白前圖片
白前的功效
白前圖片
白前的作用
白前圖片 白前簡介藥材名:白前 拼音:Bái Qián 別名:石藍、嗽藥、柳葉白前、水楊柳、大鶴瓢、水柳、芫花葉白前、溪瓢羹、消結草、烏梗仔、蜜白前、炒白前、鵝管白前 來源:本品爲蘿藦科植物柳葉白前的根及根莖。8月挖根,或拔起全株,割去地上部分,洗淨,曬乾。 性狀:根莖呈細長圓柱形,有分枝,稍彎曲,長4~15cm,直徑1.5~4mm。表面黃白色或黃棕色,節明顯,節間長1.5~4.5cm,頂端有殘莖。質脆,斷面中空。節處簇生纖細彎曲的根,長可達l0cm,直徑不及1mm,有多次分枝呈毛須狀,常盤曲成團。氣微,味微甜。 化學成分:含三萜皂甙、海罌栗甙元A、B(glaucogenin A,B)、海罌粟甙A(glaucoside A)及海罌粟甙元C- 黃花夾竹桃單糖甙(glaucogenin- C-mono- D-theve-toside)等。芫花葉白前含三萜皂甙。 性味:味辛、苦,性微溫。 歸經:歸肺經。 貯藏:置乾燥處。 禁忌:陰虛火旺、肺腎氣虛咳嗽者慎服。 白前的功效瀉肺降氣;下痰止嗽。主主冶肺氣壅實之咳嗽痰多;氣逆喘促;胃脘疼痛;兒疳積;跌打損傷 白前的用法內服:3~9g。--【中國藥典】 內服:煎湯,1.5~3錢。--【中藥大辭典】 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中華本草】 白前附方注意:以下配方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①治久患暇呷咳嗽,喉中作聲,不得眠 白前,搗爲末,溫酒調二錢匕,服。(【梅師集驗方】) ②治久嗽兼唾血 白前三兩,桑白皮、桔梗各二兩,甘草一兩(炙)。上四味切,以水二大升,煮取半大升,空腹頓服。若重者,十數劑。忌豬肉、海藻、菘菜。(【近效方】) ③治胃脘痛,虛熱痛 白前和重陽木根各五錢。水煎服。 ④治瘧母(脾腫大) 白前五錢。水煎服。 ⑤治小兒疳積 白前、重陽木或兗州卷柏全草各三錢。水燉服。 ⑥治跌打脅痛 白前五錢,香附三錢,青皮一錢。水煎服。(③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