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13|回覆: 0

[古代科技] 我國北方農牧交錯帶的形成與氣候變遷(1)

[複製連結]
夏知 發表於 2011-12-16 00: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光明網理論
農耕區與畜牧區是依人類經濟生活方式而劃分的基本區域,介於兩者之間的則爲農牧交錯地帶。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地帶的範圍很廣,大致走向從大興安嶺東麓經遼河中、上游,循陰山山脈、鄂爾多斯高原東緣至祁連山,直抵青藏高原東緣(註: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經濟地理室:【中國農業地理總論】第286頁,科學出版社,1980年。),延綿於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寧夏、甘肅數省區,東西長達數千公里。這一地帶在歷史上雖然也一度出現過以農業或畜牧業爲主要生產方式的時期,但農、牧業混雜應是最具代表性的地域特徵,因此一般稱其爲農牧交錯帶。
    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帶不僅僅是農、牧兩種生產方式的交錯分布區,在自然地帶上也是半濕潤與半乾旱、暖溫帶與溫帶的鄰界帶,在地理學中這一環境地帶屬於生態敏感帶。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帶之所以在環境上具有敏感特徵,與這裡自然地帶的過渡性直接相關。每當全球或一定地區出現環境波動時,氣溫、降水等要素的改變首先發生在自然帶的邊緣,這些要素又會引起植被、土壤等發生相應變化,進而推動整個地區從一種自然帶屬性向另一種自然帶屬性轉變。
    農牧交錯帶的環境敏感特徵,不但導致自身自然屬性的變化,而且也會影響到人類的經濟生活方式。特別是在人類歷史的早期,這樣的影響幾乎對人類經濟生活方式起決定性的控制作用,促使人們從一種生產類型轉向另一種生產類型。由於農、牧業生產依託的環境不同,因此隨著農牧交錯帶自然屬性的變化,人類首先打破原始農業『一統天下』的局面,在原始農業基礎上萌生了畜牧業,然後漸次形成獨立於農耕業的畜牧業空間區域,並在其南部邊緣與農耕區交錯分布,形成農牧交錯帶。
    由此可見,畜牧業從農業中分離以及畜牧區的出現是農牧交錯帶形成的標誌。目前的考古學研究成果證明,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國北方是以原始農業占主導地位並輔有採集、漁獵等經濟文化類型的區域。大約在距今3500~3000年左右,畜牧業逐漸從原始農業中分離出來,並伴隨馬具的應用及騎馬民族誕生而不斷擴大空間分布範圍,在歷史上首次形成以畜牧業占主導地位的經濟文化區。由於畜牧業是從原始農業中分離出來的,因此畜牧區的形成與擴展過程,也就是農耕區的退縮過程;從距今3500~3000年前畜牧業向東、向南甚至向西開始其擴展過程,農耕區在相應方向的退縮始終與之相伴,這樣的退縮過程一直持續到漢代。【史記】中記載『龍門、碣石北多馬、牛、羊、旃裘、筋角』,不但明確了農牧交錯帶的基本走向,而且肯定了長達1000餘年農、牧兩種生產方式的空間轉換過程已經完成。
        一、畜牧業分離前農牧交錯帶原始農業的類型及分布
    農牧交錯帶是在原始農業基礎上,因氣候變化而形成於畜牧區與農耕區之間的經濟文化類型過渡帶。因此,探討農牧交錯帶的形成,必須首先明確在畜牧業從原始農業中分離出來之前,原始農業的分布狀況及其文化類型。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帶綿延數千公里,依其文化區域和地理方位,大體可分爲三部分,即內蒙古中部、內蒙古東部及遼西地區、甘青地區。
      (一)內蒙古中部
    這一區域包括東自張家口、錫林郭勒,西至包頭、東勝,北迄陰山,南達晉陝的空間範圍,公元前5000年這裡屬於在仰韶文化影響下的原始農業區。考古研究表明,這一地區大概經歷了三個文化融合階段。大約公元前5000~4300年溯黃河北上的仰韶文化半坡類型與自東部而來的後崗一期文化首先在內蒙古中部地區相遇,形成紅台坡下類型;約公元前4000年左右,屬於仰韶文化的廟底溝類型沿汾河北上,在內蒙古中部形成王墓山類型;公元前3000年,源於太行山東側的大司空文化與紅山文化又匯聚到這一地區,形成海生不浪文化;到公元前2000年,紅山文化居民的後裔再次與先於此時進入內蒙古中部地區的仰韶文化人群相匯,形成了老虎山文化(註:a. 田廣金、郭素新:【北方文化與草原文明】,見【內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輯)】第1~12頁,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7年。
    b. 田廣金:【論內蒙古中南部史前考古】,【考古學報】1997年第2期。)。
    上述文化類型所包含的文化成分的地域來源雖然不同,但在遺物種類上卻顯示出共同的農業文明特徵。紅台坡下遺址中發現的遺物主要是各類陶器,以及斧、鑿、錛、磨棒、磨盤等石器。王墓山類型文化的聚落遺址,不但出土了許多石刀、石磨棒、石斧等生產工具及陶罐、缽等生活器皿。在山坡中間還發現大型房址,房前有一片寬闊的廣場,廣場下部則按等高線分布有成排的小房址;許多小房址中均出土了成組的生活器皿和生產工具,顯示出每座房屋既是一個生活單位,也是一個生產單位,具有農業社會的顯著特徵(註:田廣金:【內蒙古岱海地區仰韶時代文化遺址的調查】,見【內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研究文集】第31~54頁,海洋出版社,1991年。)。屬於海生不浪文化的遺址很多,多數發現有房址,因年代不同而呈方形或長方形,且成排向陽排列,每座房址中都出土一定數量的生產工具和生活器皿(註:魏堅、計紅:【試論海生不浪類型】,【內蒙古文物考古】1995年第1、2期。)。老虎山文化以石城聚落爲代表,目前在內蒙古中部共發現三處屬於老虎山文化的石城聚落群;這些石城聚落均依山勢分布,呈不規則形,一般在緩坡築牆,陡峭處不築牆,個別險要地段卻要修築兩道牆。石城內部以老虎山遺址爲例,房址均按等高線分布於層層台地上,每隔一段距離有2~3間爲一組,可能爲一夫一妻制家庭所有;石城內靠近水源的地方爲窯址區(註: 田廣金、郭素新:【北方文化與草原文明】,見【內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輯)】第1~12頁,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7年。)。
    這些出現在內蒙古中部地區的文化類型雖然內涵不同,但所包含農業文明的信息卻是相近的,不但石斧、刀等生產工具反映了原始農業的基本狀況,而且各類遺址中房址、石城等的變化也顯示了與農業相伴的定居生活發展進程。大約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現的老虎山文化中,已經發展出規模可觀的原始農業。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