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89|回覆: 0

[古代科技] 中國歷史上的反季節

[複製連結]
里人 發表於 2010-10-12 10:1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農業歷史與文化』
讀過游修齡教授的【農時和反季節】一文之後,請讀者千萬不要以爲,反季節是近二十年來的事,游先生只是說,想不到短短的二十年來,反季節的進展如此迅猛,又如此靜悄悄地,不知不覺地出現這種巨變。俗話說,冰凍山尺,非一日之寒。二十年的巨變,實際上是二千年的濃縮。反季節在中國至少也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

    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反季節栽培出現在秦始皇時代。秦始皇在位的一年冬季,曾在今西附近的驪山l谷中種植瓜果,並且獲得了收成。當年是如何進行反季節栽培的,我們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驪山附近有著豐富的地熱資源,著名的遊覽勝地華清池就是其中的一處溫泉。利用溫泉形成的小氣候進行冬瓜等蔬菜的促成栽培是很有可能的。至少這種可能性在唐朝已經成爲現實。

    唐朝內宮的園圃中,使用溫泉灌溉,進行反季節瓜果栽培,每年的二月中旬便能嘗到新鮮的瓜果。唐代還設立了專門的機構『溫湯監』來負責該項業務。他們的主要任務是負責用溫泉水來灌溉蔬菜瓜果,使其『先時而熟』,唐人王建有詩曰:『酒幔高樓一百家,宮前楊柳寺前花。內園分得溫湯水,二月中旬已進瓜。』由此看來,唐和唐以前的反季節栽培首先應歸功於對地熱資源的利用。
但是僅僅利用地熱資源似乎還是不夠的,還必須有一定的遮蓋才能成爲現實。因爲西安冬季氣溫一般都在攝氏零下10多度,如果地面無任何覆蓋的話,地溫再高,種的瓜類雖能長出地面,而植株裸露在攝氏零下十幾度的環境中,也是無法成活的,根本談不上開花結果。這種遮蓋就是最早的溫室。據此推測,利用溫室進行反季節栽培最早可能出現於秦朝。

    然而,有關溫室最早的確切記載則是在漢代。【漢書・召信臣傳】載:『太官園種冬生蔥、韭菜茹,覆以屋廡,晝夜燃蘊火,待溫氣乃生。』冬生蔥、韭、菜茹,即現代所稱的反季節蔬菜。爲了使這些蔬菜在冬天也能正常生長,當時採取了一種方法,即蓋一座屋廡,在裡面晝夜燃火,提高室內的溫度,當溫度上升到一定程度以後,各種蔬菜就正常生長起來了。王嘉【拾遺記】說,『漢興至哀、平、元、成,尚宮室,崇苑囿,孝哀廣四時之房』 這種『四時之房』也應是溫室設施,而在其中培育的不止是蔬菜,還包括各種『生非其址』的『靈瑞嘉禽,豐卉殊木』。東漢時,將這種反季節栽培稱爲『郁養強孰』,『言火其下,使土氣蒸發,郁暖而養之,強使先時成熟也。』(王先謙【後漢書集解】引【通鑑】胡注),除此之外,還出現了所謂『穿鑿萌芽』一類的反季節栽培方法,大概是挖掘土坑(堆土在北面),利用坑內溫度比地上高的特點,在坑內進行蔬菜的催芽育苗,也即明清時期所謂的『炕洞』。

    秦漢以後,溫室廣泛地運用於花卉和水果的反季節栽培。這其中最有名的當屬堂花術,堂花術,又稱唐花術。寫作唐,可能與加溫有關,唐又通叮而對蛭灰中的火。這種火適合於慢慢加溫。寫作成堂,則屋子有關。起初的堂是一個用紙做成的房子,裡面開有溝,溝中倒上熱水,以增加室內的溫度,還施上牛溲和馬尿,以及硫磺,增加土壤肥力,同時提高室溫,通過這種辦法來促使堂中栽培的花卉提前開放。這種栽培方法,在當時被看做是一種『足以侔造化,通仙靈』的奇蹟。除了利用溫室來促進花卉提前綻放之外,古人還根據不同花卉的特性來選擇反季節的方法,如,古人認爲:『桂花必涼而後放,法當置之石洞岩竇間,暑氣不到處,鼓以涼風,養以清氣,竟日乃開。』

    反季節栽培的結果,使得春節期間便能觀賞到牡丹、品嘗到新爪,其它季節也都能享受到各種花果。蘇東坡有『和述古冬日牡丹』詩,證明宋代時人們已能通過促成栽培,使牡丹在冬季開花。這種花卉的反季節栽培,一直保留下來,明清時期在京師北京,每至新年,互相饋贈。牡丹呈艷,金桔垂黃,今天北京中山公園的唐花塢就是從古代堂花術發展過來的。

    反季節除了用於花卉栽培之外,也用於蔬菜栽培。明代北京城裡有一處地名,曰灰池,是一處種植蔬菜的地方。其地名的由來可能與溫室栽培有關。明時在這裡『種植瓜蔬,於炕洞內烘養新菜,以備春盤薦生之用。立春日進生(一作鮮)蘿葡,名曰咬春。』因爲溫室栽培需要燃火加溫,燃火過後的灰燼,傾到入池,是有灰池。由於北京的反季節栽培主要在炕洞內進行,所以培育出來的蔬菜瓜果,又稱爲『洞子貨』。洞子貨中除了有蘿蔔之外,有黃瓜、韭黃之類。明末徐光啟就曾提到京師的反季節栽培,曰:『今京師窖藏菜果,三冬之月,不異春夏。亦有用法煨藝,令冬月開花結z者。』

    明代的灰池,到了清代改爲南花園,南花園內『雜植花樹,凡江寧、蘇、松、杭州織造所進盆景,皆付灌植。』『又於暖室烘出芍藥、牡丹諸花。每歲元夕時安放。』從生產蔬菜的灰池到灌植盆景花卉的花園,並不是偶然的,縱觀反季節栽培的歷史,給我們這樣的一個印象,即反季節栽培用於花卉多於蔬菜。它的背後實際上反映了歷史上的中國人對於反季節栽培的態度。

    雖然反季節栽培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但受農時觀念的影響,接受起來卻並不是一帆風順,尤其是其發展的早期階段。漢代就有人認爲通過反季節栽培出來的蔬菜,是『不時之物』,食用這種不時之物,可能會對人體有害,於是朝廷一度下令禁止食用溫室栽培出來的作物。漢元帝末年的召信臣就以生產『非時之物』爲理由,奏請撤消太官園溫室。東漢永初七年(公元113年)鄧皇后下令,禁止宮室用『或郁養強孰,或穿鑿萌芽』的辦法,培育『不時之物』,『凡所省二十三種』。唐代宮廷中雖然利用溫泉進行蔬菜的反季節栽培,但栽培出來的瓜蔬主要用於祭薦陵廟,而不直接用於食用。(【新唐書・百官志】)由於擔心反季節生產出來的蔬菜對人體有害,所以中國歷史上反季節栽培主要用於花卉。花用以觀賞,可以悅目,而不會對人產生直接的影響。這或許就是灰池變花園的原因。

    反季節的出現是人類科技進步,征服自然的重要成果,然而在進步與成果面前,人類既欣喜又恐懼。反季節蔬菜長時間內不爲人所接受,原因在於人們擔心這種非時之物,會爲害人類,儘管現在看來,古人對於反季節栽培的擔心是多餘的,但現代人的擔心並沒有隨著科技的進步而消失,從游教授的文章中我們也讀到了當代消費者對利用現代高科技手段所生產出來的反季節作物的各種憂思。這種擔心不僅在反季節的蔬菜上,而且還深入到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幾年前,微波爐的普及就伴隨著人們對於微波處理食物的擔心,近年來轉基因食品更引起了全世界人的關注。科技給人們帶來的始終是喜憂參半,這就是我們回顧中國歷史上的反季節所得出的一個結論。

作者:曾雄生
載於2001年11月25日版.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