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學【論語·子張篇第14章】子游怎樣論喪禮? 19·14 子游曰:"喪,致乎哀而止。" 『致』,指表達。『哀』,指悲傷,悲痛。『哀』字所表達的,是一種可以自控的情緒。它的近義詞是『慟』,意思是極度悲哀,嚎啕大哭,表達的是一種難以自控的情緒。 子游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居喪,表達了悲哀之情就可以了。』 怎樣理解子游所說的『致乎哀而止』呢?孔子重視喪禮,關注的是人們在居喪時發自內心的哀痛之情,而不是表面上的鋪張和奢華。孔子說,就喪禮而言,與其治辦周備,寧可哀痛多些(【論語·八佾】),針對的是喪禮中過分鋪張和奢華的現象。在【孝經】中,孔子又說:『三日而食,教民無以死傷生。』闡述聖人教民節哀,不要因爲失去親人的悲哀而損傷生者身體的道理。子游所言,正是對孔子這一思想的說明,指出儒家主張在喪事中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使哀傷保持在一定的限度,節哀順變。過度哀傷,毀傷身體;或故作姿態,『慟』而不止,藉以文飾,都有悖於喪禮,爲君子所不取。 附: 【原文】 19·14 子游曰:"喪,致①乎哀②而止。" 【注釋】 ①致:表達。②『哀』,指悲傷,悲痛。『哀』字所表達的,是一種可以自控的情緒。它的近義詞是『慟』,意思是極度悲哀,嚎啕大哭,表達的是一種難以自控的情緒。 【譯文】 子遊說:"居喪,表達了悲哀之情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