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88|回覆: 0

[醫藥臨床] 分消走泄法與三仁湯的功效和作用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3-18 15: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分消走泄法是用辛開苦泄之品,宣暢氣機,開郁行滯,疏通三焦,使瀰漫三焦之濕熱和痰濁從表里分消的一種治療方法,也是治療濕熱證的基本法則。濕之與水,異名同類,濕爲水之漸,水爲濕之積,體本一源,易於相合,最傷人之陽氣。在人體中,主水在腎,制水在脾,調水在肺,所以水濕之病與肺、脾、腎三髒關係密切。

臨床治療上,必須密切聯繫到各臟腑辨證施治,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分消走泄法適用於濕熱穢濁之邪中阻,瀰漫三焦,阻滯氣機,濕閉清陽之路,故以和解之法,使濕熱之邪分消而去。分消走泄者,乃係疏利氣機,宣暢三焦,因勢利導,分消上、中、下之濕邪,使瀰漫三焦濕熱之邪分而消泄。

分消走泄法的理論淵源

分消走泄法的理論基礎源於【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條云:『濕淫於內,治以苦熱,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其『以苦燥之』因苦能燥濕,乃以苦溫燥濕之品,以祛中焦之濕邪;其『以淡泄之,因淡味能滲濕,乃以淡滲利濕之品,以利其下焦之濕邪。』這就尋根究底地找到了分消走泄立法的核心思想所在。

在【內經】理論體系的基礎上,漢代醫家張仲景創辛開苦降法,以疏散、淡滲、苦寒、溫散等諸法施治於臨床。方若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柴胡劑、瀉心劑等方均具舒展氣機、宣暢三焦,分消濕邪之功效。可見在遣方用藥時,已意在言外,此時的分消走泄法已粗俱雛形。

金元醫家張元素在其著【醫學啟源】一書中曾云:『濕淫於內,治以苦熱,佐以鹹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李東恆在【蘭室秘藏】中指出:『中滿者,瀉之於內,調脾胃有病,當令上、下分消其氣。』並對中滿熱脹之證,創製中滿分消丸以治之。在【脾胃論】中也提出:『長夏濕土客邪大旺,可從權加蒼朮、白朮、澤瀉,上下分消其濕熱之氣也』之述。同時期的醫家朱丹溪、張子和,對分消走泄法亦多有論述,朱丹溪在其著【丹溪心法】一書中曾提到:『既痞,同濕治,唯宜上、下分消其氣』之說。張子和更有『喉痹病,大概痰火所致,急者宜吐痰,後復下之,上下分消而愈。更甚者,以針刺出血,然後用藥吐下,此爲治之上策』之論。

明代醫家張景岳,在其著【景岳全書】中曾云:『酒性大熱,乃無形之物,無形元氣受傷,當用葛花解酲湯分消其濕。』又云:『既痞有濕,唯宣上下,分消其氣,果有內實之證,庶可略與疏導。』同時期醫家龔廷賢,在其著【壽世保元】一書中亦云:『一論治酒病當發汗,其次莫如利小便,使上下分消其濕可也。』此可見,歷代醫家雖然沒有明確其法,完善其法,而早已在臨床實踐中,廣泛運用了分消走泄之法。

稟【內經】之旨 倡分消走泄法

時至清代,溫熱病大師葉天士倡導分消走泄法。他上承【內經】之旨,總結歷代醫家理論及經驗,在其著【溫熱論】第七條中便提出:『再論氣病有不傳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傷寒中少陽病也。彼則和解表里之半,此則分消上、下之勢,隨證變法,如近時杏、朴、苓等類,或如溫膽湯之走泄。』並列舉選杏仁宣肺展氣,以暢三焦;用厚朴芳香開泄,以調升降;茯苓分消走泄,以分清濁,爲分消上、中、下之用。方舉『如溫膽湯之走泄』,方以半夏、陳皮、生薑之辛溫,消痰理氣,溫胃止嘔而暢中;枳實苦辛,消痰而行氣;茯苓甘淡,淡滲利濕而走下;竹茹甘寒,清熱化痰而宣上;甘草甘平,益氣而和胃。清代醫家汪昂在評註此方時曾云:『橘、半、生薑之辛溫,以之導痰止嘔,即以之溫膽;枳實破滯;茯苓滲濕;甘草和中;竹茹開胃土之郁,清肺金之燥,涼肺金之所以平甲木也。如是則不寒不燥而膽常溫矣。』可見該方俱宣上、暢中、滲下之功,而法屬分消走泄。分消走泄法可隨證變法,臨床實踐證明,分消走泄法不僅適用於外感濕熱,而對內傷濕熱的治療也頗有功效。凡屬濕熱穢濁之邪中阻,瀰漫三焦,阻滯氣機,濕閉清陽之路而致之疾病,皆可用分消走泄法治療,臨床可廣泛用於多科疾病的治療。

承各家之說創三仁湯

繼葉天士之後,清代諸多溫病大家,通過臨床實踐,都在不斷探索發揮葉氏的分消走泄法。吳鞠通在『杏仁開上,厚朴宣中,茯苓導下』理論的啟示下,在治外感濕熱病時提出『三焦均受者,則用分消』『氣化濕亦化』的見解。並以杏仁、白蔻仁、薏米爲君,開上、暢中、滲下,通利三焦氣機,創立三仁湯,被後世尊爲分消走泄的代表方劑。在這一原則的啟示下,吳氏先後又創立杏仁滑石湯、茯苓皮湯、五加減正氣散、黃芩滑石湯等多首方劑施治於臨床。其後,余根初在這一理論的倡導下,先後又創『黃連二陳湯』『蒿芩清膽湯』,臨床用於濕熱郁阻中焦證的治療。這些方劑,雖然都由『溫膽湯』衍化而來,然其淵源則秉承於葉、吳之學說。後來諸多溫病醫家,都對葉氏的這一理論進行了更加深入細緻的臨床實踐和理論探索,並多有發揮和建樹。

葉氏爲治濕熱病邪彌留三焦氣分所創之分消走泄法在長期臨床實踐中被證明,不僅適用於外感濕熱證,同時對臨床各科,凡屬濕熱留滯阻滯三焦運化、造成氣機不暢之諸症,皆可採用,取得了滿意療效。

典型病案

馬某,男,57歲,漢族,2018年12月18日初診。訴胃脘不舒月余,近因飲食不節,而致胃脘痞滿,灼心、泛酸、納呆、噯氣,口黏膩有異味,身困重乏力,大便黏膩不爽,小便短赤。曾服『斯達舒』『奧美拉唑』等藥,灼心、泛酸得以緩解,停藥後舊疾復作。

刻診:症如上訴,舌體略胖,邊有齒痕,舌質紅舌面散布紅點,苔黃膩、脈弦滑數。證屬寒熱錯雜,濕熱內蘊,治宜辛開苦降,清熱降逆和胃。

方藥:半夏瀉心湯加味,半夏10g,黃芩10g,黃連8g,吳茱萸6g,海螵蛸30g,煅瓦楞子(先煎)30g,藿香15g,白豆蔻15g,薏米40g,炒枳實15g,厚朴20g,炒麥芽30g,旋覆花(包煎)15g,代赭石(先煎)20g,柿蒂15g,乾薑8g,炙甘草10g,大棗30g。5劑。每劑水煎早晚服。囑其忌黏膩、辛辣之品。

二診:時口苦、大便黏膩,脈滑數。予蘇葉10g,黃連6g,半夏10g,黃芩10g,藿香15g,杏仁15g,白豆蔻15g,薏米40g,茵陳10g,川楝子15g,厚朴20g,麥芽30g,滑石(包煎)20g,竹葉10g,甘草10g。共7劑。每劑水煎早晚服。禁忌如前,更忌油膩肥甘。

三診:患者自感身輕神爽,氣力有增,後以上劑隨症略予增減,先後用藥19劑,諸症若失。後經隨訪,其證未再復發。

按:該患脾胃素弱,又因飲食不節,致使寒熱之邪錯雜於中,邪熱蘊久生濕,濕熱蘊結,中焦痞滿,氣機不暢,諸症乃現。治予辛開苦降、分消走泄爲法,方選半夏瀉心湯。方中黃芩、黃連燥濕清熱;黃連、吳茱萸(左金丸)、乾薑辛開苦降;海螵蛸、煅瓦楞子消痰制酸;半夏、枳實、厚朴、麥芽苦降辛散,燥濕消食暢中;白豆蔻、薏米、藿香開上、暢中、滲下,通利三焦;旋覆花、代赭石、柿蒂降逆止嘔;炙甘草、大棗調和諸藥,以防旋、代、柿蒂降氣太過,以固中宮。二診去吳茱萸、海螵蛸、瓦楞子、旋覆花、代赭石、柿蒂、炙甘草、大棗加蘇葉、杏仁以開宣上焦;茵陳、川楝子清熱利濕,疏肝泄熱;滑石、竹葉、甘草通利水道,使濕有出路。諸藥相伍,上焦宣通,中焦得暢,下焦得利,三焦氣機通暢,清者升,濁者降,諸症悉平。(文善姬 劉寶恆 吉林省延邊朝鮮自治州汪清縣中醫院)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