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解放日報】 『岳父』原來是敬稱
不知從何時起,大家已經越來越習慣於稱呼岳父爲爸爸了,似乎喊『岳父』顯得疏遠,只有稱呼岳父爲爸爸才能顯得更加尊敬,更加親切,更加和妻子一心一意。有時,因爲到底叫不叫『爸爸』甚至會引發不必要的矛盾。殊不知,『岳父』一詞其實比『爸爸』一詞更含有敬意。如果知道岳父一詞的來歷,我們就會發現,岳父一詞裡面包含著一種特殊的尊敬在裡面。
關於『岳父』一詞的由來,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古代,帝王常登臨名山絕頂,並在山頂堆土爲壇祭天,是爲『封』;除地爲壇而祭地,是爲『禪』,二者合稱『封禪』。改朝易代,帝王即位,常行『封禪』之禮,以報天地之恩。『封禪』對於每一個王朝來說,都是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歷來都很受統治者的重視。史書記載了大量這類事例。由於泰山被視爲『五嶽獨尊』,所以也就成了『封禪』之地的首選。
在唐玄宗李隆基的一次泰山『封禪』中,中書令張說做『封禪使』。『封禪使』具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和權力,於是,張說藉機把自己的女婿鄭鎰由九品超拔爲五品。唐玄宗察覺此事之後,曾當面質問過鄭鎰,弄得鄭鎰面紅耳赤,無言以應。在旁邊的同僚黃幡綽含沙射影地譏笑道:『此乃泰山之力也。』玄宗對於張說的徇私大爲不悅,不久就把鄭鎰降回了九品。後來此事傳到了民間,時人認爲鄭鎰之妻父雖然有徇私之嫌,但其對自己女婿的感情卻不可謂不深,於是人們就把妻父稱『泰山』。又因泰山乃五嶽之首,又稱爲『岳父』。同時,也把妻母稱爲『岳母』。
因此,『岳父』這個名詞,包含了一段特殊的典故。對妻子的父親稱『岳父』還是『爸爸』用不著大費周章,一個正式,一個親切,但尊敬與否,關鍵要看對待老人是不是有發自內心的真誠。
『勞燕』最慣是『分飛』
第一次見到『勞燕』這個詞是多年之前,那時,高考在即的我們是如此惴惴不安。面對不可知的未來,每一個人的心裡都充滿了莫名其妙的情緒。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有一天,教室的黑板突兀出現的『勞燕紛飛』四個字一下子就深深打動了我。該畢業了,我們這群『辛勞的燕子』將被高考驚起,紛紛飛去,落下一地羽毛。
後來我飛到了一所大學的中文系,當讀到『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的詩句時,我才知道了自己從前的誤讀。
原來,『勞燕』代指伯勞和燕子兩種鳥類,『勞』是伯勞的簡稱,和『辛勞』無關。 『勞』和『燕』分別朝不同的方向飛去,因此,它們的姿勢是『分飛』而不是『紛飛』。
伯勞俗稱胡不拉,是食蟲鳥類,大都棲息在丘陵開闊的林地,爲我國較爲常見的鳥類。因爲較常見,所以在古詩中出現得較多。和伯勞一起走進詩里的還有燕子。譬如王實甫的【西廂記】中就有這樣的句子:『他曲未通,我意已通,分明伯勞飛燕各西東。』
當伯勞遇見了燕子,二者就相互完成了身份的指認,共同構成了全新的意思,在傳統詩歌的天空下,伯勞匆匆東去,燕子急急西飛,瞬息的相遇無法改變飛行的姿態,因此,相遇總是太晚,離別總是太疾。東飛的伯勞和西飛的燕子,合在一起構成了感傷的分離,成爲了不再聚首的象徵。
『先喝爲敬』有淵源
在社交場合尤其是晚宴、午宴之時,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社交辭令就是『先干爲敬』。有些人也許以爲這是現代人的發明,其實不然, 『先干爲敬』的勸酒方式是從傳統文化里延伸出來的,堪稱源遠有自。
古人居所一般都是堂室結構,這種建築有堂有室。堂在前,室在後,堂大於室。堂室之間,隔著一堵牆,牆外屬堂上,牆裡屬室內。堂上不住人,是古人議事、行禮、交際之所在。舉行禮節活動時,室內以東向爲尊,即席上最尊貴的人面東而坐;堂上則以南向爲尊,最尊貴的客人南向而坐。按照這種尊卑長幼排序坐好之後,酒席就可以開始了。
喝酒時,主人必須先於客人飲酒,是爲『獻』。這種禮俗起源很悠久,主人先飲,包含了向客人暗示『酒里無毒』,可以放心飲用之意(這一點,與通過握手表明雙方手裡都沒有暗藏兇器的思路很接近)。主人飲過之後,客人亦須飲酒以回敬主人,是爲『酢』,亦稱『報』。之後,主人爲勸客人多飲,自己必先飲以倡之,是爲『酬』。客人在主人飲過之後也舉起酒杯暢飲,是爲『應酬』,即以此回應主人的厚意。
這樣的禮俗慢慢延伸下來,就是今天我們所見到的『先喝爲敬』。現在人們在酒宴間也都是先進酒於賓爲敬,爲了勸客人飲酒,主人常自己先干一杯。這也許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源遠流長的酒文化之具體而微的體現吧。
知道了這樣的規矩,我們不僅知道了『應酬』的來歷,對於我們在酒席之上如何應對才不失禮貌也會有所幫助。
『五服』並非五件衣
『五服』這個詞在現代漢語裡出現的頻率雖然不算太高,但在傳統文化里,卻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詞。
『五服』本身又是一個詞義十分複雜的詞。它可以作爲計量單位。作爲計量單位用的時候,王畿之外,每五百里爲一服。由近及遠,分別稱爲侯服、甸服、綏服、要服、荒服。同時,五服也可以指禮儀中的『吉服』和『凶服』。吉服之五服,指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五等之服裝樣式。而凶服之『五服』是喪服的五種依親疏差等分出來的五等服裝。中國封建社會是由父系家族組成的社會,以父宗爲重。其親屬範圍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後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孫的九個世代,通常稱爲本宗九族。在此範圍內的親屬,包括直系親屬和旁系親屬,爲有服親屬,需要服喪。親者喪服重,疏者喪服輕。服制按服喪期限及喪服粗細的不同,分爲五種,就是所謂的五服:1,斬衰,用極粗生麻布爲喪服,不縫衣旁及下邊。2,齊衰,用次等粗生麻布,縫衣旁及下邊。3,大功,用粗熟布爲喪服。4,小功,用稍粗熟布爲喪服。5,緦麻,用稍細熟布爲喪服。緦麻是最輕的服,表示邊緣親屬。『五服』之外,基本上就不用再穿喪服了。因此,『五服』在實際上也代表了血緣的親疏遠近。
到目前爲止,在中國農村的很多地方,依然保留著『五服』這種說法,只是這種說法更偏重於指家族血緣關係的遠近。譬如,有時人們說自己和另外一個人的關係時,往往這樣說,我們兩家已經出了『五服』。這意思也就是說,他們擁有共同的祖先至少已經是五代之前了。(郭燦金 張召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