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解放日報 在看歷史劇時,經常會看到皇帝早朝的場面。但見文武眾臣跪下,連聲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所以人們常把『萬歲』與皇帝聯繫起來,認爲『萬歲』就是皇帝,皇帝就是『萬歲爺』。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萬歲』一詞的產生與皇帝並沒有多大關係。
西周時期,尚無『萬歲』一詞,但有『萬年無疆』、『萬壽』的記載,它並不是專對天子的贊稱,僅僅是一種行文的款式,也可以刻在鑄鼎上。從戰國到漢武帝之前,『萬歲』這個詞時常出現,但並非是帝王專用,可分兩類:其一說死期,如劉邦定都關中後,曾說:『吾雖都關中,萬歲後,吾魂魄猶樂思沛。』其二表示歡呼,如楚漢爭霸時,項羽放回劉邦的家眷時,漢軍也曾『高呼萬歲』。至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萬歲』被儒家定於皇帝一人。從此,『萬歲』成了皇帝的代名詞,只有對皇帝才稱『萬歲』。
而歷史劇中朝拜皇帝的場面,也和史實不符。【漢書・武帝本紀】記載:元封元年春,武帝登臨嵩山,隨從的吏卒們都聽到了山中隱隱傳來了三聲高呼萬歲的聲音。其實這很可能是山中回音,可是統治者卻視作『祥瑞』,把『山呼萬歲』定爲臣子朝見皇帝的定儀,稱做『山呼』。【元史・禮樂志》裡對『山呼』的儀式有更詳細的記載:凡朝見皇帝的臣子跪左膝,掌管朝見的司儀官高喊『山呼』,眾臣叩頭並應和說:『萬歲!』司儀官再喊『山呼』,臣子還得像前次一樣。最後司儀官高喊:『再山呼!』朝見的人再叩頭,應和說:『萬萬歲!』
如此可見, 『萬歲』原本不是指皇帝,而『山呼萬歲』也非『三呼萬歲』。 (郭燦金 張召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