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中國國學網 楚漢相爭系秦亡以後項羽、劉邦之間爭奪政權的一場戰爭。自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後,群雄紛紛響應、並起倒秦,其中以項羽、劉邦等所擁立的楚懷王勢力最大。 劉邦(前256年 -- 前195年),沛(今江蘇沛縣)人,出生於農民家庭中,曾任亭長(秦於郊野設亭,十里一亭,亭有亭長)。陳勝、吳廣起義的消息傳到沛縣後,劉邦在蕭何、曹參、樊噲等人的支持下,聚眾響應,占領了沛縣,被推爲沛公。手下有三千人。項羽的叔父項梁起兵後,劉邦便率眾投奔項梁,勢力逐漸強大,成爲一支主要的反秦力量。
項羽(前232年 -- 前202年),名籍,下相(今江蘇宿遷西南)人。楚國大將項燕之孫,其祖世爲楚國將軍,跟隨叔父項梁起事。項梁令項羽召吳中子弟八千人,渡江北伐,響應陳勝。陳勝犧牲後,項梁採納范增的建議,立楚懷王的孫羋心爲楚王,仍號楚懷王,以爭取楚人民心。後來項梁被秦將章邯所殺,項羽又在巨鹿打敗章邯,消滅秦軍的主力;各路起義軍便擁項羽爲『諸侯上將軍』。
公元前208年,懷王遣項、劉分道伐秦,並共約『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結果項羽於巨鹿一戰全殲秦軍二十萬,而劉邦自武關入秦,用張良的計策,採取了符合民意的策略,招攬降秦官員,迂迴前進,避免攻堅,結果卻最先順利進入關中。迫於形勢,子嬰殺趙高,投降劉邦,秦朝於公元前二零六年滅亡。劉邦入咸陽後,申明軍紀,廢除秦的嚴刑苛政,『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余悉去秦法』,於是『秦人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饗軍士』(【史記.高祖本紀】)。
項羽在消滅秦軍主力之後,聞劉邦已破咸陽,遂亦迅即率兵入函谷關,與劉軍相對峙,『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源門(今陝西臨潼東北)。沛公兵十萬,在霸上』(【史記.項羽本記】)。在鴻門宴上,項羽謀殺劉邦而未遂,後乃『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史記.項羽本記】)。
在當時群雄並立之局勢下,項羽憑藉其在軍事上的壓倒優勢,於公元前206年4月實行裂土分封,尊楚懷王爲義帝(後又遣人襲殺之),自立爲西楚霸王,建都彭城。此外又另分封了十八個王。劉邦被封爲漢王,並把章邯、司馬欣、董翳三個秦朝降將封於關中,以阻劉邦東出。項羽把虜掠來的財寶美女帶歸彭城,並下令諸侯解散軍隊,各到封地。但是項羽分封諸侯,並不能使天下人心服,就連被封的人也不滿意。劉邦對關中之地分封給秦的三個降將、而自已被徙封於漢中,感到極端不滿。齊國的田榮、趙國的陳余及起義將領彭越等人,因未得封王十分惱火。當分封之事剛告一段落,田榮即於前206年5月反於齊地,逐田都,殺田市,自立爲齊王。接著彭越、陳余等也相繼起來反對項羽。一時間諸侯混戰遂起。
相反,劉邦接受蕭何、張良等人的獻策,發展農業,安撫百姓,訓練兵士,力量日漸強大。劉邦乘項羽征討田榮等人之機,北定關中,消滅『三秦』勢力,旋於公元前205年正月打著爲義帝發喪之名義揮師東進。
在楚漢戰爭之初,項羽占了優勢。劉邦雖曾利用項羽攻齊之機,襲擊楚都彭城,但很快就被項羽所大敗,退守滎陽(今河南滎陽北)。後來劉邦鞏固了關中之基地,又極力籠絡諸方力量,遂在屢敗之後轉劣爲優,使雙方形成長期的拉鋸局面。公元前203年,『項王乃與漢約,中分天下,割鴻溝(滎陽東南之運河)以西者爲漢,鴻溝而東者爲楚。……項王已約,乃引兵解而東歸』(【史記.項羽本紀】),但劉邦卻與韓信(? -- 前196年)、彭越(? -- 前196年)期會而攻擊楚軍。前202年12月,項羽被漢軍圍困於垓下(今安徽靈壁),四面楚歌。羽力戰而脫,遂至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因見大勢已去,項羽以自己 『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乃自刎而死。楚漢之爭至此結束,前後歷時四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