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31|回覆: 0

[史學] 論唐修【晉書】的性質(1)

[複製連結]
沙舟 發表於 2011-6-22 08: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鳳凰網歷史


    從秦始皇以來,中國歷代傑出的爲政者們,不僅在政治、經濟上,即使在社會、文化領域,也都想用自己信從的『善』、『美』標準來加以規範,並妄圖以此來統治世界。但是,由於他們過於執信自己所信奉的『善』、『美』的絕對『正確性』,就很容易無視『真』的存在,從而具有極大的偏激性。
    在今天,當我們研究這些爲政者統治下的時代,並以他們下令編纂的文獻爲依據,來考察當時的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情況時,就必須充分考慮到上述事實,從而對文獻加以慎重的甄別與判斷。
    唐太宗李世民也是一位傑出的爲政者,爲了唐王朝的安定,或許只是爲了滿足嗜好欲望,他也企圖以個人確信的『善』、『美』,對唐代的各方面加以規定,並作出了種種實施。比如從【五經正義】中,我們能看到對經義事業的統制;從【南史】、【北史】、【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隋書】中能看到對史書編纂事業的統制等,這些均屬上述企圖中的一環。這其中,唐修【晉書】(以下簡稱【晉書】)是在原已存在多數晉代史書的基礎上又特意加以改修而成的,從這一過程中,可更進一層體現出太宗的心理意圖。
    原來對【晉書】的評價,如清代王鳴盛【十七史商榷】、趙翼【二十二史記】,都是通過對各種版本的校勘、或綜合其它史書的比較,來詳細修訂載文內容的誤謬、文字表現的異同等,而對【晉書】是『據太宗意圖而有意識被改修』這一重要觀點,幾乎都未加考慮。不僅如此,直到今天,一般的看法仍然是:它是取在它以前各類晉代史的長處、避免了短處,從而被認爲是最『標準的晉代史』。
    當然,由於傳存至今的完整晉代史只有【晉書】,所以在研究晉代諸問題時,不言而喻,仍然有必要把它作爲最重要的文獻資料來加以採用,但是,這並非說它就是『標準的晉代史』了,而必須把『它是按李世民意圖改修的』這點考慮進去,從而分析所載的真偽,這已成爲當今考察晉代史實上重大的、且不可缺少的環節。
    以下,筆者就【晉書】具體是以怎樣的意圖來進行改修這一點,先以晉代文人傳記爲中心加以論述。
         
    (一) 有關【陶潛傳】的改修

    陶淵明的生平事跡,在劉宋・顏延之【陶徵士誄】、梁・沈約【宋書・隱逸傳】、昭明太子【陶淵明傳】及【蓮社高賢傳】中均有記載。讀【晉書・隱逸傳】中的【陶潛傳】便可知,它基本上是蹈襲【宋書・隱逸傳】。本來,【晉書】只是晉朝的斷代史,收錄活到劉宋間的陶淵明的事跡對【晉書】來說是一種破例。儘管如此,此事也許如趙翼所說:『其列傳編訂,亦有斟酌。如陶潛,已在【宋書】隱逸之首。潛本晉完節之臣,應入晉史。故仍列其傳於晉隱逸之內』(【二十二史記】),是【晉書】編者把淵明判定爲『晉完節之臣』的結果吧。總之,這事本身就已明確說明,編者加以『斟酌』的意圖來編訂【晉書】的情況是存在的。
    同時,只要閱讀【晉書・陶潛傳】,就可發現:它所蹈襲的【宋書・陶潛傳】中能見到的『潛弱年薄宦』以下的文字,在【晉書】中卻斷然地被刪掉了。正如以下引錄所示,本來,這段文字是記述了陶潛是『晉完節之臣』的理由,作爲把活到劉宋時代的陶潛收入【晉書】的依據來說,無論如何是必要的,是不應該被刪除的。
    潛弱年薄宦,不潔去就之跡。自以曾祖晉世宰輔,恥復屈身後代,自高祖王業漸隆,不復肯仕。所著文章,皆題其年月。義熙以前,則書晉氏年號,自永初以來,唯雲甲子而已。與子書以言其志,並爲訓戒(省略)。又爲【命子詩】貽之(省略)。
    爲什麼【晉書】在其它部分幾乎基本上把【宋書】記載照原樣抄襲了,但卻特地消除了以上這一段文字?這其中一定是存在著相當理由的。如果只以於史實有誤爲理由而加以削刪的話,那就不能解釋爲什麼【晉書】的編者之一李延壽在編纂【南史】陶潛傳時,以上的引文大體上照原樣被記載了。而且,也完全不能說明確實是陶潛所作的【與子儼等書】(【陶淵明集】載爲【與子儼等疏】)、【命子詩】也被刪去的原因。
    在這裡,我想分析一下與【晉書】一樣是受太宗敕命、在真觀年間經李延壽手編纂的【南史】陶潛傳,通過與【晉書】相比較,試著來說明其中的原由。可以說,在這兩書中,都同樣有李世民的史書編纂意圖在起著作用。
    【南史】陶潛傳,也是據【宋書】陶潛傳編寫的,改修點也大致與【晉書】同樣是後半部分。但【南史】陶潛傳並沒有象【晉書】那樣,把後半部分斷然地全部削除,只是刪了【與子儼等書】『序』的部分與【命子詩】。而【晉書】的削除,就如下文所述那樣,從表面上看只不過沿著【南史】刪除的方向更擴大化、整理更極端化,但實際上,在【南史】、【晉書】共同被刪除的部分里,『按李世民政權需要改修』這一最重大原因卻被隱藏起來了。首先,我們看到【南史】把【與子儼等書】『序』的部分被刪除了,(此【書】無可懷疑是陶淵明的作品),【南史】編者爲什麼這樣不自然地進行部分的削除呢?下面列出被削除的原文,並加以討論。
    天地賦命,生往必終,自古賢聖,誰能獨免?子夏言曰:『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四友之人,親受音旨,發斯談者,豈非窮達不可妄求,壽夭永無外請故邪。
    以上引用的內容說的都是『死生』、『富貴』等天命觀念,這與堅持用儒教治世觀的太宗李世民及他的重臣、親信們在思想上沒有任何的齟齬,很難想像有什麼必須要刪除的理由。但是,如果對這部分仔細地分析,在『子夏言曰:「死生有命,富貴在天」』這地方,卻隱藏著與太宗有關係的重大問題。這【與子儼等書】中的『子夏之言』,實際上是引自【論語・顏淵】:
    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