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81|回覆: 0

[中醫理論] 針灸臨床治病八法(上)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4-26 12: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中醫藥臨床治病有汗、吐、下、和、溫、清、補、消八法,這是清代程國彭【醫學心悟】所倡用的方藥治則。針灸不同於方藥,具有自身獨特的理論基礎和治療法則。根據【靈樞】所述,筆者2012年提出針灸治病八法:調、通、引、決、溫、劫、補、瀉。因補、瀉法古今有大量文獻論述,故在此主要討論其他六法。

靈樞·九針十二原】曰:『欲以微針通其經脈,調其血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氣虛則掣引之,血實則決之。』其中的調、通、引、決四字,正是針灸最重要的治療大法。值得重視的是,【靈樞·經水】以十二水比喻十二經,經脈流注如同江河橫流。而調、通、引、決四法均爲治水之法,緩則調、引,是爲治本;急則通、決,是爲治標。

調 法

王冰注【素問·上古天真論】云:『調謂調適。』所謂調,就是調適、調和、調節、調整。『用針之要,在於知調陰與陽。』 (【靈樞·根結】)『凡刺之道,氣調而止,補陰瀉陽。』『和氣之方,必通陰陽,五藏爲陰,六府爲陽。』(【靈樞·終始】)可見調氣就是調陰陽、和五藏,此乃針灸基本治法。

調五臟

通過五臟原穴和背俞的針灸,可用來治療五臟神氣病。如抑鬱症見五藏神志不安,心神散而不藏,脾憂思而不解,腎恐懼而不收,肝魂傷而狂忘,肺魄傷而悲泣,致焦慮、抑鬱、恐怖等症,可取五藏之原(即太白、太溪、大陵、太淵、太沖)和中脘(代鳩尾)、氣海針刺。又如慢性疲勞症候群應屬五臟氣亂、氣虛者,也可用五臟原穴、背俞爲主,運用走罐和針刺等,達到寧心安神、陰陽調和、氣機通達、調和五臟的功用。

調督任

針刺五臟原穴即所以調五行,同時也用以調和陰陽。除此而外,針方中還常配合膻中、鳩尾、中脘、氣海、關元諸任脈穴,百會、神庭、本神、前頂諸督脈穴,如此任督合用,同樣是調陰陽的核心。督、任同調,神氣共治,可用於各種精神神經病症。如用督脈百會、大椎、筋縮、腰奇,任脈關元、下脘、鳩尾、巨闕等穴陰陽互(針)刺法,治癲狂癇有效。又如小兒抑鬱太息,可取天突、膻中、中脘、神闕和身柱、靈台、至陽等,用藥物敷貼法獲效。

調亂氣

靈樞·陰陽清濁】:『清濁相干,命(名)曰亂氣。』 【靈樞·終始】:『凡刺之道,氣調而止。』【靈樞·刺節真邪】:『用針之類,在於調氣』,調法可用於虛實不太明顯或虛實相兼的慢性病症,如郁證、癭病、慢性喉痹、藏躁、遺精等。尤其適用於清濁相干、氣亂於臟腑經絡的病症,如胸痹、咳嗽、胃痞、腹脹等。在臨床上,可根據髒病取背俞、腑病取募穴,經脈病取滎、輸穴(以輸穴爲主)的原則來取穴,遠取與近取結合組方。如氣火上逆、清濁相干,亂於胸中心肺者,表現爲頭胸煩熱、俯仰喘喝(氣短)、心煩、恐懼、失眠,可選用調氣複方,取大陵、魚際、太溪、膻中、氣海、中脘等。

針法

毫針治五臟久病之法 調法以針刺爲主,迎之隨之以意和之,以靜、徐、緩、輕、淺、弱刺激爲要,可運用調氣、導氣、平補平瀉等手法。【靈樞·九針十二原】認爲毫針的基本操作方法,是靜以徐往,微以久留,通調血氣,祛邪扶正。【靈樞·官能】強調針刺必須神定氣閒、心靜手巧,過程徐緩,用針端正,治神安靜。

導氣之法 導氣法出【靈樞·五亂】,在於引導臟腑經絡中互擾乖錯的清濁之氣,恢復正常的陰陽平衡狀態。故調神氣常用徐往徐出的導氣針法,和平補平瀉調氣法,取得微弱針感後靜留、久留,以養神氣爲宜。

通 法

包括通經脈、通六腑、通孔竅等方面,要求強刺、深刺、重刺,取得較強針感,並氣至病所。

通經脈

通經脈,循經取遠端穴和以痛爲輸、局部取穴相結合,治經脈血氣不通的疼痛、癱瘓、痿痹等疾病。通經脈應用廣泛,以實證、閉證爲主,常取十四經要穴、大穴、針感強者。如通督陽法,可用於陽氣閉阻,不能宣達,督陽不通,見身體各部感覺異常,四末不溫而寒涼者,多取大椎、至陽、腰陽關等督脈穴。如大椎爲手足三陽經交會穴,總領一身陽氣,是最重要的通陽穴。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對該穴可適當深刺,有時還可採取多向行針,以獲得到不同方向的針感傳導。又如針刺內關施以氣至病所手法,使針感上傳心區,用治冠心病心絞痛。

通六腑

六府,胃、大腸、小腸傳化水谷,三焦、膀胱運行津液、通利水道。在臨證時以『六腑以通爲用』爲原則,對胃、腸、膀胱病採用募穴爲主的通腑法。

胃病 取用中脘、上脘、下脘和梁門、足三里。上脘、中脘、下脘可合稱爲『三脘』,用以通胃腑、和胃氣,【靈樞·四時氣】:『飲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則抑而下之,在下脘則散而去之。』。如胃氣不降,見飲食不下、胃納差、噁心欲嘔等,可刺三脘以治諸症。

大小腸病 用天樞、大橫、氣海、水分、神闕、水道,及氣海旁開2寸處、關元旁開2寸處等,組成各種有針對性的通腑針治處方。除可治便秘之外,還可治療各種難治性腸病。在治療結腸病症時,要注意右、左下腹部有無壓痛點,如有明顯壓痛者宜加針穴,甚而在該痛點加用傍針刺或齊刺法,以加強療效。通腑法用於中焦脾胃和下焦腸腑等病時,常以大腸傳導爲指歸,使糟粕濁氣應時而下,則胃氣自和。故通腸則和胃,和胃必通腸,如三脘、建里、足三里健胃,天樞、大橫、氣海、上巨虛、大腸俞通腸合用等。

膀胱病 用中極、曲骨和以此兩穴爲中心、旁開0.5~1寸的一系列穴位,如大赫、氣穴等。可用長針排刺中極、關元或曲骨及周圍穴,如大赫、氣穴,在膀胱、尿道、前列腺病症針刺時,務求針感下傳至會陰、尿道。

通調和合 【素問·五臟別論】曰:『魄門亦爲五臟使,使水谷不得久藏。』通達大腸也可通達全身氣機。因此,在治胃腸病、代謝病時,清濁相干、脾胃失調者時,常用足太陰、足陽明和任脈穴配方,如取足三里、陰陵泉、中脘、氣海、神闕、陰交、水分等調脾胃升清降濁,可交替配用上述通大腸法,是爲通、調和合之方。

深刺法 對胃腸部分病症可用單穴深刺法。如胃下垂,取6寸針從胃上穴(臍上2寸、下脘旁開4寸處)沿皮下肌層透刺至臍孔,加強手法,使胃部出現熱脹、收縮感即止。又如深刺中脘、天樞,將針刺入腹腔內,可分別用治胃痙攣、小兒急性腹瀉等。

通孔竅

以咽喉和眼病爲例說明。

開音啟閉 急性創傷性喉炎,可取開音1號穴(位於頸喉結旁開1寸,即甲狀軟骨切跡向外旁開1寸,也即緊貼甲狀軟骨外側緣),用1寸針雀啄進針,針刺入皮下後。再進針時用呼吸瀉法分別進針,緊貼甲狀軟骨外側緣邊小幅度捻轉,邊緩緩向深處直刺,刺入約1寸,留針30分鐘。

益明通竅 風池、球後、睛明深刺,可用治青光眼和視神經萎縮等內眼病。如風池用毫針直刺1.5寸得氣,針尖朝向患眼眼底,應用取熱法將熱送至眼底。球後,毫針直刺1.5寸得氣,留針30分鐘。睛明穴用毫針直刺1.2寸得氣,留針30分鐘,淺刺則效果不佳。

針法

通法均應以疾、急、重、深、強刺激爲要,取得較強的針感,從而取得迅速療效。在臨床上,可根據相應病症,採用多穴同經強刺激,以構成針穴方陣取效的通六腑針方,和單穴、少穴深刺法的通經脈、通孔竅等針方。

引 法

引法,引有引流、引領、引導之義。一般而言,引法是在與病位相距較遠處或相對處的穴位進行針灸,以引導經氣和調節經氣,實際上也是選用針穴調和陰陽的一種特殊『調氣』法。

內經】的『引』

陰陽互引例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故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用陰經穴治陽經病,用陽經穴治陰經病;還包括上病下治,下病上治;髒病(陰病)取背俞(位於陽),腑病(陽病)取腹募(位於陰)等。

氣血分治例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氣虛則掣引之,血實則決之。』馬蒔曰:『謂導引其氣。』決,決破其血。氣虛宜引經氣,血實則決絡血,是爲針刺兩大治法。

標本虛實例 【靈樞·衛氣】曰:『下虛則厥,下盛則熱痛。故實(原作『石』,據【太素】【甲乙經】改)者絕(截)而止之,虛者引則起之。』說明十二經標本上下各有所主病症,屬實者當絕其根而止,虛者當引其源而起。虛者在起點(本)引之,實者在止點(標)絕(截)之。

病位上下例 【靈樞·刺節真邪】曰:『上寒下熱……推而上之者也。上熱下寒,視其虛脈而陷之於經絡者取之,氣下乃止,此所謂引而下之者也。』是上熱下寒,以下引上之法。【靈樞·五邪】曰:『邪在肝則兩脅痛……取行間以引脅下。』 即爲取以下部穴行間,引治上部病脅痛,是引而下之例。

可見,引法可從氣反理論去理解,從陰陽、氣血、虛實、標本、上下去把握應用。而其中以本(四肢)引末(頭面軀幹),以標本虛實例來指導引法應用者爲多。

引法的應用

針法 除可在調神針方中應用之外,這種方法還常用於三叉神經痛、多發性癤腫、面部痤瘡和慢性麥粒腫等。三叉神經痛見情緒急躁易怒者,爲風火上逆之證。針方用面部諸穴淺刺留針以疏通經氣,風池、合谷以祛風止痛,配用手足相關滎穴降逆瀉火,常有顯效。

灸法 常以遠道穴用麥粒灸法,是爲引法之妙用。遠道取穴常以身體末梢穴爲主。如耳尖穴是麥粒灸和藥筆點灸,可用於各種病症,包括各部扭挫傷、多種急性炎症(急性結膜炎、扁桃腺炎、腮腺炎等)、術後感染和疼痛、急性關節、運動系病症等。再如十二井穴可表里同取,如少沖、少澤治面熱面赤、口舌糜爛。也可上下同取,如關沖、足竅陰治偏頭痛、耳鳴、耳聾等。 (陸壽康 北京中醫藥大學)(未完待續)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