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
來源: 中華文史網 東漢初平元年(190年)庚午歲
正月,關東群雄討董卓,推袁紹爲盟主,長沙太守孫堅起兵響應。
二月,孫堅率長沙子弟兵北上。途經武陵,以舊怨,殺荊州刺史王保煌揪南陽,以糧草缺供,又殺南陽太守張咨。董卓見群雄將至,脅獻帝遷都長安。
三月,孫堅以袁術先曾表己假中郎將,至魯陽,與袁術合兵。袁術又表堅行破虜將軍、領豫州刺史。
同月,因荊州刺史王北簧保長沙太守孫堅改官,詔以劉表爲荊州刺史,蘇代爲長沙太守。
是年,劉表初至荊州,宗賊甚盛,蘇代爲吳人,亦不服,與華容長貝羽及江夏賊張虎、陳生等各擁兵割據,荊州大亂。表與中廬蒯良、蒯越及襄陽蔡瑁等謀,最終采蒯越策,恩威並施,誅宗賊無道五十餘人,其餘撫而用之,人心歸附,荊州八郡,傳檄而定。遂徙治襄陽,專制荊州。
簡按:劉表字景升,山陽高平人,號稱漢景帝子魯恭王劉余之後。身長逾八尺,姿貌溫偉。因參與黨爭,名列『八顧』(一座『八俊』)之一。詔書捕案黨人,亡走得免。黨禁解,辟大將軍何進掾,遷北軍中候。至此,代王蔽荊州刺史。又,【吳書•孫堅傳】記孫堅宴請南陽太守張咨,『長沙主簿』屢入白堅,數南陽地方及太守張咨罪過,知孫堅此次北上討伐董卓,所率系長沙子弟兵。長沙子弟兵素以勇猛著稱。如【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石武夫』(【子虛賦】)條【集解】引【漢書音義】云:『}石出雁門,武夫出長沙也。』此爲歷史上『湘軍』首次出境遠征,具有重要意義。又,據【續漢書•郡國四】,荊州原僅七郡,依次爲:南陽、南郡、江夏、零陵、桂陽、武陵、長沙。劉表平定荊州八郡,【漢官儀】謂指長沙、零陵、桂陽、武陵、南陽、江夏、南郡、章陵八郡。其中章陵,原名舂陵,故屬南陽,系光武帝故里,先改爲縣,後又升爲郡。【通鑑】卷五九同年三月胡三省注云:『爲劉表專制荊州張本。』亦具重要意義。
備註:關於孫堅殺王薄⒄拋傻木過及細節,史籍記載多不相同,參閱【後漢書•劉表傳】、【吳書•孫堅傳】注引【王氏譜】、【吳錄】、【吳歷】、【獻帝春秋】,此處不贅。史籍未記孫堅殺王鋇牡氐恪!緞漢書•郡國四】武陵郡漢壽縣條云:『刺史治。』【通鑑】卷五九同年三月胡三省注亦云:『荊州刺史本治武陵漢壽。』【吳書•孫堅傳】注引【吳錄】云:『(荊州刺史王)本儔欲討(董)卓,素與武陵太守曹寅不相能,揚言當先殺寅。』也說明當時荊州刺史與武陵太守確實同在一地辦公。故定於武陵。武陵郡爲荊南四郡中最西之郡,與長沙關係亦甚密切,竹簡亦有載,如『`(?)佐武陵梁審年卅ΚΚ見』(簡5817)。又,此次劉表平定荊州,除誅宗賊首惡五十餘人外,並未傷及所屬郡、縣守、長甚至江夏賊張虎、陳生等。【魏書•劉表傳】注引司馬彪【戰略】載蒯越獻策有云:『蘇代、貝羽皆武人,不足慮。』據此,則蘇代作爲長沙太守,似乎仍有可能留任。惟【後漢書•劉表傳】前稱『江南悉平』,接云:『諸守、令聞表威名,多解印綬去。』蘇代亦有可能辭去長沙太守,另謀他就。但留任的可能性似乎更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