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後漢書】是紀傳體東漢斷代史,一百二十卷,分爲紀十卷、傳八十卷、志三十卷。其中的紀、傳作者是南朝宋范曄,志的作者是晉的司馬彪,一般稱爲【續漢志】。
范曄(398-445),字蔚宗,南朝宋順陽(今河南淅川東南)人,范曄年少好學,博涉經史,善爲文章,兼能隸書,通曉音律。17歲後,進入仕途,做彭城王劉義康參軍,累遷尚書吏部郎、太子詹事。元嘉九年,因劉義康母葬失禮,被貶宣城太守。從此不得志,借寫史抒發政治報復。司馬彪,字紹統,晉宗室高陽王司馬睦的長子,死於晉惠帝末年。
南朝劉昭第一個爲范曄【後漢書】作注,注【後漢書】過程中,爲彌補范書缺志之憾,遂將司馬彪【續漢書】志的部分抽出,加以註解,分爲三十卷,以合范史。但北宋太宗淳化五年(994)國子監初刻【後漢書】及景德二年(1005)校定重刻【後漢書】,仍不附【志】。至北宋真宗乾興元年(1022)判國子監孫]奏請將兩書校勘合刻,獲得批准,此後刻本才兩者全具。
唐章懷太子李賢(655―684),字明允,唐高宗李治第六子,立太子後,爲鞏固自己的地位,招集諸儒注【後漢書】。李注重訓詁,與【漢書】顏注相仿,水平也相當。後因李賢被廢,注釋尚未及認真校訂,難免錯訛。中宗復位平反後,李注深受推崇,劉昭注紀傳部分幾乎散亡,因李認爲【續漢志】非范書內容,沒有作注,【續漢志】劉昭注才得以傳世。
【後漢書】最早刻本爲淳化本。乾興元年,翰林侍講學士孫]建議校勘【後漢書】,建議將梁代劉昭注晉司馬彪撰【續漢書】八志三十卷補入合刻,其後【後漢書】均爲合刻。
國家圖書館藏宋紹興江南東路轉運司刻宋元遞修本(卷十二至十六配涵芬樓抄本)。江南東路即今江蘇南京。此本初爲當時負責財賦稅收之專門機構轉運司出資刊印,南宋中葉及至入元又經補版。眾家評價此本是現存【後漢書】最古最善之本。1973年中華書局出版二十四史點校本中【後漢書】即以此本爲底本。原缺五卷:卷十二至十六,以涵芬樓抄本補入。
【後漢書・張衡傳】記載了東漢時期偉大的科學家張衡對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地震學和機械力學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其中對張衡發明的候風地動儀有比較詳細的描述,稱『陽嘉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雖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驗之以事,合契若神。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嘗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咸怪其無征,後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於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後,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這可以視爲古籍中對張衡發明地動儀的最早記載。
據考證,張衡在當時已利用力學上的慣性原理,『都柱』實際上起到的正是慣性擺的作用。同時張衡對地震波的傳播和方向性應有所了解,這在當時是十分了不起的成就,而歐洲直到1880年,才製成與此類似的儀器,比張衡的發明晚了1700多年。
此書鈐有:『姑蘇吳岫家藏』、『孫印朝肅』、『涵芬摟』、『海鹽張元濟經收』等印,可謂流傳有緒。(陳 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