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兵書戰策 作者:郭化若
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兵書,列爲【武經七書】之首。又稱【吳孫子兵法】、【孫子】。【隋書・經籍志】載爲『吳將孫武撰』。它是世界公認的現存最古老的軍事理論著作。全書共13篇,5900餘字。
該書歷代都有著錄。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的竹書【孫子兵法】及【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均有 『十三篇』 【孫子兵法】的明確記載。【漢書・藝文志】作『【吳孫子兵法】八十二篇, 圖九卷』。【隋書・經籍志】著錄則有二卷、一卷的不同卷本。【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作『【孫子兵法】十三卷』。【宋史・藝文志】則有多種注本的著錄,但不論卷數多少均爲13篇。
銀雀山竹書【孫子兵法】爲迄今最早的傳世本,惜爲殘簡,不能窺其全貌。現存的重要版本有南宋寧宗時所刻【十一家注孫子】三卷足本,宋刊【武經七書】本;另有西夏文本以及其他明、清以來各家注本五十餘種。現有日、法、英、俄、德、捷等譯本流傳。
【孫子兵法】是中國由奴隸制向封建制轉變的社會大變革時代的產物,反映了新興地主階級的軍事思想。它繼承、發展前人的戰爭經驗和進行兼併戰爭的軍事理論,揭示了戰爭的若干客觀規律,具有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被譽爲『兵經』,在世界軍事史上也占有突出的地位。
它開宗明義地指出:『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宋本【十一家注孫子】,下同)把戰爭看作關係軍民生死,國家存亡的大事而加以認真研究。並且說:『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君慎之,良將警之。』要求對戰爭持慎重態度。又說:『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主張對敵對國家可能的進攻,必須做好準備,也就是對戰爭要有有備無患的思想。
書中還著重論述了決定戰爭勝敗的基本因素,提出要對戰爭『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它又提出:『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認爲從這七個方面(即『七計』)對敵對雙方的優劣條件進行估計和比較,就能在戰前判斷誰勝誰負。它把『道』放在『五事』、『七計』的首位,指出:『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又說:『修道而保法,故能爲勝敗之政。』『道』,指政治。把政治作爲決定戰爭勝敗的首要因素,這是【孫子兵法】的重要貢獻。
【孫子兵法】很重視和強調將帥的地位和作用,認爲將是『國之輔也』。把具備『智、信、仁、勇、嚴』 五個條件的將,看作是決定戰爭勝敗的『五事』之一,把 『將孰有能』列入『七計』之中。它對將帥要求有『知彼知己』、『知天知地』的廣博知識和卓越的才能;有 『知諸侯之謀』的政治頭腦;有能『示形』、『任勢』 的指揮藝術;有『進不求名,退不避罪』的責任心;要有勇有謀,能『料敵制勝』、『通於九變』;善於用間、 『因糧於敵』等等。 它的治軍思想,在於文武兼施、 刑賞並重。認爲 『令之以文,齊之以武,是謂必取』。這『文』,就是懷柔和重賞,使士卒親附;這『武』就是強迫和嚴刑,使士卒畏服。它提出『視卒如愛子』,是要使他們去拼死作戰。對俘虜提出『卒善而養之』,是爲了戰勝敵人,壯大自己。它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了『愛卒』和『善俘』的主張,較之於奴隸制軍隊殘暴虐待兵卒和俘虜,顯然是一個進步。
書中『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的名言是科學的論斷,它揭示了正確指導戰爭的規律,至今仍是真理。爲了了解彼己雙方的情況,正確地指導戰爭,它還提出:『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又說:『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戰,勝之半也。』 【孫子兵法】中關於作戰方針、作戰形式、作戰指導原則等的論述,都是以『知彼知己,百戰不殆』這一思想爲基礎的。
在作戰方針上,主張進攻、速勝,強調『兵貴勝,不貴久』。爲了達到進攻速勝的目的,它主張要充分準備, 『先勝而後求戰』。就是說先有勝利的把握,才同敵人交戰。要『併力、料敵、取人』,『避實而擊虛』,集中兵力,打敵要害而又虛弱之處。進攻要突然,『攻其無備,出其不意』。行動要迅速,『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態勢要有利,『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
在作戰形式上,它主張在野外機動作戰,把攻城看作下策。要在野外機動作戰中消滅敵人,就要善於調動敵人。它說:『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予之,敵必取之。以利動之,以卒待之。』對於固守高壘深溝的敵人,則採取『攻其所必救』的戰法,調動敵人出來消滅它。
在作戰指導原則上,它強調『致人而不致於人』,爭取主動,避免被動。爲達此目的,要『先爲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就是先要消除自己的弱點,不給敵人以可乘之隙,以尋求消滅敵人的機會。而在待機中,就要『以治待亂,以靜待嘩,……以逸待勞,以飽待飢』。它還強調『我專而敵分』,就是要設法使自己兵力集中而迫使敵人兵力分散,這樣就能夠造成『以十攻其一』、『以眾擊寡』的有利態勢。它提出了『示形』惑敵辦法,即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或示弱──『卑而驕之』,或擾敵──『怒而撓之』,或疲敵──『逸而勞之』,或間敵──『親而離之』。以此擾亂敵將的心境,挫傷敵軍的氣勢,造成敵人的過失,使敵人弱點暴露,陷於被動。自己則始終保持主動,造成『轉圓石於千仞之山』那樣一種銳不可當的態勢,使自己的進攻,能所向無敵,所謂『兵之所加,如以□投卵』。它還強調『兵因敵而制勝』,根據敵情來決定取勝的方針。強調要正確地使用兵力和靈活地變換戰術。指出:『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認爲作戰通常是用『正』兵當敵,用『奇』兵取勝。而『奇正之變』又是『不可勝窮』的。對不同的敵人,有不同的打法:對貪利的敵人,則『利而誘之』;對易驕的敵人,則卑詞示弱,使它麻痹鬆懈。敵對雙方兵力對比不同,作戰方法也有所不同:『守則不足,攻則有餘』,即兵力劣勢,採取防禦;兵力優勢,採取進攻。而優勢的程度不同,打法也不一樣,『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用兵作戰要巧設計謀,『爲不可測』,這樣就可『巧能成事』。因而要求『易其事,革其謀,使人無識;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慮』。每次取勝的方法都不重複,即所謂『戰勝不復,而應形於無窮』,『踐墨隨敵,以決戰事』。例如,對不同的戰地(所謂『九地』)要採取不同的行動方針;對不同的地形(所謂『六形』)要採取不同的作戰措施。對特殊情況,則要求作特殊的機斷處置:『途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它把作戰方式因敵情而變化,比作水形因地形而變化,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由於階級和歷史的局限,【孫子兵法】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消極成分和糟粕。它過分誇大將帥的作用,認爲『知兵之將,生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甚至提倡愚兵政策,把士卒看成群羊,要『驅而往,驅而來,莫知所之』,這些是唯心史觀的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