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87|回覆: 0

[醫藥臨床] 從濁毒、痰瘀論治無症狀高尿酸血症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高尿酸血症是由於嘌呤代謝紊亂和(或)尿酸排泄障礙所致的一組代謝性疾病,國際上的診斷標準定義爲:男>420μmol/L,女>357μmol/L,無症狀高尿酸血症即沒有發作痛風的高尿酸血症。據統計,70%代謝症候群患者中,同時合併無症狀高尿酸血症,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約80%合併高血壓,50%~70%合併超重或肥胖,67%以上合併血脂異常與代謝症候群具有共同的病理基礎,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

無症狀高尿酸血症爲現代檢驗發現,可無任何臨床表現。現代研究發現,血管內皮細胞作爲內分泌『器官』,是許多心腦血管危險因素的靶器官,而血管內皮損傷與無症狀高尿酸血症常相伴出現,通過刺激炎症介質、促血小板聚集等,直接或間接損害內皮細胞功能,啟動動脈粥樣硬化的第一步,並貫穿於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始終,是心血管疾病早期的重要特點。鑑於高尿酸與血管、心臟、腎臟不良預後密切相關,降尿酸治療有望成爲一種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新途徑。但是,降尿酸藥物治療是否能夠成爲一個降低心血管終點事件的有效干預措施,還缺乏高質量的循證證據。因此,充分挖掘中醫思想,從中醫理論探討無症狀高尿酸血症,值得推廣。

基於高尿酸血症引起的臨證特點,對應中醫『濕熱痹』『歷節(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水腫』『虛勞』『腰痛』『關格(痛風性腎病)』『淋證』『腰痛(痛風結石形成)』等範疇。中醫認識無症狀高尿酸血症,多因先天稟賦不足,腎虧清陽不升,濁陰不降,或『肥貴人則膏粱之疾』(【素問·通評虛實論】),調攝不慎,嗜欲無節,過食膏粱厚味,脾失運化,痰濁內生,久則痰瘀互結,濁毒瘀滯。楊思進教授認爲,在本病發展過程中,脾、腎二髒的清濁代謝紊亂貫穿始終,『濁毒』『痰瘀』爲病理關鍵。

濁與毒

濁,一方面指人體活動中的生理物質,是構成和維持機體新陳代謝的基本物質(飲食精微中營養成分獨特的部分),故有『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素問·經脈別論篇】)』之說。此外,亦指代謝病理產物。『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篇海類編·地理類·水部】載:『濁,不清也。』飲食精微之物,似霧露氤氳,瀰漫於脈道之中,精明之氣則上濡清竅,糟粕之氣下出於二陰。凡事過猶不及,若『濁』邪過量,則爲『濁病』。

毒,廣義指的是一切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有內外毒之分,自然界之『六氣』『戾氣』爲外毒,而人體內非正常代謝或量過甚者爲內毒。【金匾要略心典】云:『毒,邪氣蘊結不解之謂。』『濁』與『毒』存在質同而量變的關係,兩者均爲病理產物,作爲致病之邪,『濁』尚在氣分階段,病位較淺,其性豁滯,易結滯脈絡;而『毒』隨『濁』而進一步發展,介於氣分、血分之間,其性烈善變,易與痰、濕互相博結,深伏於體內,耗損機體氣血、津液,『逐漸從功能性失調轉變爲器質性損害』。如血液所含成分(糖、脂、蛋白質、各種微量元素等)驟增,雖然無慢性臨床症狀,但通過現代診斷技術檢測可定量表達爲高血糖、高血脂等,此即『濁病』,若任其發展,邪氣氤氳,積聚成形,隨即可發展爲高尿酸、高血糖、高血壓等。

痰與瘀

濁毒之氣逆亂,無形之氣凝聚爲有形之邪,痰濁並而發病。痰爲陰邪,與瘀血均爲人體津血運化失常的病理表現,源同而流異,同氣相求,同形相召。【血論證】指出:『須知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說明痰瘀一旦生成,可互爲因果,相互影響,導致痰瘀互生的惡性循環。

腎失氣化、脾失運化,清氣不升,濁陰不降,進而蘊而成毒,毒借濁質,濁挾毒性,膠著壅滯,因失治或誤治,病情遷延而日久不解,發展至『痰瘀』階段,由氣分向血分發展,無形之氣轉變爲有形之邪,錮結不解,頑固難愈。所以,與『濁毒』比較,『痰瘀』病位更甚。始於『濁毒』,終致『痰瘀』,貫穿於整個病變過程。

泄濁化瘀方

在無症狀高尿酸血症發展過程中,脾、腎二髒的清濁代謝失司,『濁毒』『痰瘀』是關鍵的病理產物。諸多醫家治療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或辨病辨證施治,或分期論治,或運用專方專藥治療,取得較好療效。楊思進總結臨證經驗,以泄濁化瘀方爲主方,隨症加減。該方以四妙散爲主方,蒼朮燥濕健脾,配合黃柏清肅濕熱瘡毒,兩藥清流潔源,標本兼顧,共爲君藥;薏苡仁『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風濕痹』(【神農本草經】),長於祛除肌肉筋骨之濕邪,擅治濕痹拘攣之病;稍配牛膝,既可活血祛瘀、補肝腎、強筋骨,又可引諸藥直達病所,隨脈而治,配以赤芍、丹皮之品,活血化瘀,驅逐濕濁、痰瘀,陳莝於經脈之外,共奏泄濁通瘀,濁瘀即可逐漸泄化,而血尿酸亦將隨之下降,從而使分清泌濁之功能恢復,而趨健復。因此,本方切合虛損爲本,濁毒、痰瘀內阻爲標的病機特點,恰如其分地將滌痰化濁、活血化瘀之品融爲一體,療效頗著,也充分體現了中醫『治未病』思想。

驗案

夏某,男,55歲,幹部,體檢發現尿酸升高(724μmol/L),體形豐腴,頭昏沉如裹,口乾、痰多,二便正常,舌紅,苔白厚膩,脈弦滑。

診斷:(痰濕內蘊型)濁瘀痹。

治則:泄化濁瘀,蠲痹通絡。

處方:泄濁化瘀方加減:黃柏15g,蒼朮15g,土茯苓20g,川牛膝15g,薏苡仁30g,金錢草30g,雞血藤30g,車前子15g,萆薢15g,白朮15g,赤芍15g,丹皮12g。取汁熬水300ml,分3次口服,1日1劑,15天爲1療程。

複診:2個療程後,複查時,尿酸降爲454μmol/L。

按:中醫無高尿酸血症病名,未出現痛風發作時無症狀,屬中醫『濕濁』範疇,且常與水腫、肥胖、痹症等並發。該患者平素喜進食動物內臟、飲啤酒等,脾失運化,水調阻滯,內生濕熱,兼雜痰濁、瘀血等,治療以健脾祛濕、泄濁化瘀。方中以四妙散爲主方,配伍車前子、萆薢、白朮等燥濕、泄濁,赤芍、丹皮之品,活血化瘀,共奏泄濁通瘀之功效。(董麗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