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就是指【傷寒論】【金匱要略】所載方劑,時方是指張仲景以後的醫家所創製的方劑。經方藥味少,配伍精,療效捷,深受醫者的推崇。如何提高經方的使用療效和範圍是更好運用經方的關鍵。將經方與時方合用可互相補益,增強療效,擴大用途。我臨證四十餘載常常是經方、時方合用,取兩者之長,療效顯著。
桂枝湯合玉屏風散
桂枝湯與玉屏風散同屬固表祛邪之劑,但前方中桂枝、芍藥均入血分,能通心脈,可調和營衛而重在和營;後者方用防風、黃芪純走氣分,專入肺經,可益氣固表而重在助衛。兩方合用,合『肺主氣屬衛,心主血屬營』之理,且前方之姜、棗益胃與後方之白朮健脾相配伍,使營衛能自中達上,由內而外,全身貫通而恢復衛外抗邪正常功能。此二方合用適合虛人外感所致營衛俱虛者。
驗案:李某,女,31歲。2015年5月12日初診。
一月前因人流術後調攝不當,復感風寒,時斷時續。刻下來診,氣溫已暖,見患者仍身穿棉襖、戴帽、裹圍巾,尚蜷縮怕冷,自訴惡風寒以左半側爲甚。前醫有用附子湯者,有用四逆湯者,有用九味羌活湯者,也有用桂枝湯者,皆罔效。診見其舌質淡嫩,苔薄白,脈浮緩而弱。故辨證爲虛人外感。
處方:桂枝15克,白芍15克,黃芪20克,防風10克,白朮10克,川芎6克,炙甘草10克,生薑4片,大棗3枚。6劑。
患者服3劑後帽除,6劑脫棉襖,不惡風寒。
二診時效不更方,加焦三仙各10克健脾暢胃,守方共進12劑,諸症消失,一如常人。
苓桂術甘湯合二陳湯
苓桂術甘湯和二陳湯均爲治療痰飲的名方,合而用之治療痰飲更妙。痰與飲雖同出一源,但質地有稀稠之分,痰較重濁,非得風升而難以上達,飲清下流,易承陽虛不制而上凌。苓桂術甘湯重在溫陽化飲,二陳湯重在祛痰化飲,各有側重,合二爲一可兼收並蓄。臨床合用治療因脾氣素虛而生痰飲,飲邪中阻清陽,上蒙清竅。
驗案:陳某,女,51歲。2016年01月18日初診。
因頭暈目眩、視物旋轉反覆發作1年余來就診。發作時頭暈不能自主,目眩難以站立,輕則尚可扶物,重則跌扑倒地,時伴噁心嘔吐,雙目緊閉不能睜開,曾在多家醫院就診,經做頭顱CT、腦電圖、TCD等多種檢查,除提示『腦血管彈性減退』外,無明顯異常,考慮爲『梅尼埃症候群』,服用各種西藥療效欠佳,後求治於中醫,先後服用龍膽瀉肝湯、四君子湯合當歸補血湯、歸脾湯等均無效,服用半夏白朮天麻湯,雖藥後症減,但久服效亦欠佳。
余診時,思其形體肥胖,喜吐清稀之唾,舌質淡嫩邊有齒痕,苔白水滑,脈弦滑,再詢得知小便欠利,大便時稀,知其必有飲邪於內。【金匱要略】云:『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心下有水飲,胸脅支滿,苓桂術甘湯主之』。遂處以苓桂術甘湯合二陳湯及澤瀉湯。
處方:茯苓20克,桂枝15克,白朮10克,半夏10克,陳皮15克,澤瀉20克,鉤藤15克,川牛膝10克,炙甘草10克,生薑3片。12劑。
服3劑則頭暈大減,小便通利,12劑後精神如常,飲食欠佳,而後合六君子湯、平胃散繼服20餘劑而愈。(趙永強 山西省長治市中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