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龍湯方出【傷寒論】,爲【傷寒論】中典型的辛溫解表劑,是治療外感風寒、寒飲內停喘咳的基礎方,具有解表散寒、溫肺化飲之功效,臨床應用以惡寒發熱、無汗、喘咳、痰多清稀而有泡沫,舌苔白滑,脈浮爲辨證要點。三子養親湯出自【皆效方】,原爲高年咳嗽,氣逆痰痞者而設,具有溫肺化痰、降氣消食之功。
兩方合用散中有收,宣中有降,使風寒解、痰飲去、宣降復。方中麻黃具有散寒解表、宣肺止咳的功效;炙杏仁具有下氣止咳之功,還能消滯化痰,二者配伍,一宣一降,主入肺經,使肺升發、宣降有常。白芍斂陰柔肝,與五味子合用可制約辛溫發散之品耗傷肺氣,與甘草配伍和中緩急。桂枝溫經散寒、利水化飲;細辛、乾薑溫肺化飲;姜半夏降逆下氣、化痰止咳;紫蘇子降氣化痰,止咳平喘;白芥子溫肺化痰,利氣散結。臨證時,見到脾虛運化無力,素有水飲之人感受外邪,致表寒引動內飲,水寒相搏,內外相引,飲動不居,水寒射肺,肺失宣降,咳喘痰多而稀者,將小青龍湯、三子養親湯合而用有卓效。
曹某,男,32歲。2015年12月21日初診。
主訴:間斷性咳喘3年余,加重1周。
現病史:近3年來,患者出現間斷性咳喘症狀,尤以天氣變化或者冬天爲甚,曾口服西藥(具體用藥不詳)治療,病情時好時壞。刻下見:咳嗽,咯白痰、清稀而有泡沫,覺胸前區憋悶,不欲飲食,時有胃脘部痞悶感。舌淡苔白滑,脈滑。胸部X片示:雙肺紋理增粗。心電圖示:正常。
中醫辨證:咳嗽(外寒內飲)。
治療:解表散寒、溫肺化飲。
處方:炙麻黃10克,桂枝10克,細辛3克,半夏10克,炒白芍20克,五味子10克,乾薑10克,炒萊菔子30克,炒蘇子30克,白芥子10克,焦山楂15克,炒麥芽15克,7劑,水煎服。
2015年12月29日二診:服上方效可,患者咳嗽減輕、痰量減少,但仍覺胸悶,大便黏膩不暢。處方:上方加瓜蔞30克,7劑,水煎服。
2016年1月10日三診:患者咳嗽明顯減輕、少痰,胸悶好轉,飲食量尚可,二便正常,囑患者上方繼服,隔日1劑。(趙永強 山西省長治市中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