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89|回覆: 0

[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卷7離婁章句上詩解1堯舜仁政禮義興邦

[複製連結]
達性暢情 發表於 2021-8-31 20:42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孟子】卷7離婁章句上詩解1堯舜仁政禮義興邦
題文詩:
孟子:離婁之明,公輸,不以規矩,
不成方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正五音;
堯舜之道,仁政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
仁聞而民,不被其澤,不可法於,後世者也,
由其不行,先王之道.故曰徒善,不足爲政,
徒法不能,以自行也.不愆不忘,率由舊章.
先王法,過者未有.聖人,竭目力焉,
繼以規矩,準繩以爲,方員平直,不可勝用;
既竭耳力,繼之六律,以正五音,不可勝用;
既竭心思,繼之,不忍之政,仁覆天下.
故曰爲高,必因丘陵,下因川澤;爲政不因,
先王之道,可謂智乎?是惟仁者,宜在高位;
不仁高位,播惡於眾.上無道揆,下無法守,
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義,小人犯刑,
.此而:城郭不完,兵甲不多,
非國之災;田野不辟,貨財不聚,非國之害.
上無禮,下無學,賊民,喪無日矣.
經有:天之方蹶,無然泄泄.泄猶沓沓.
事君無義,進退無禮,言則詆,先王之道,
猶沓沓也.此而,責難於君,謂之恭也;
陳善閉邪,謂之敬也;君不向善,不告謂賊.
先王真情,真情仁義,情通古今,古今一情.
  【原文】

孟子曰:『離婁1之明,公輸子2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師曠3之聰,不以六律4,不能正五音5;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聞6而民不被其澤,不可法於後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爲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詩】云:'不愆不忘,率由舊章7。」遵先王之法而過者,未之有也。』

【譯文】
孟子說:『即使有離婁的視力,公輸般的手藝,如果不用圓規和曲尺,也不能畫好方和圓;即使有師曠的聽力,如果不用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即使有堯舜之道,如果不行仁政,也不能治理好天下。現在有些諸侯,雖然心地仁慈聲名遠播,但是老百姓卻感受不到他的恩惠,他的治國理政也不能成爲後世的楷模,這都是由於不貫徹實行前代聖王之道的緣故。所以說,光有顆善心,不足以治國理政;光有好辦法,它自己也不會貫徹實行。〔必須兩者都有。〕【詩經】上說:'不出錯,不遺忘,都按既定方針辦。」依循前代聖王的法度而犯錯誤的,是從來沒有過的。』

【注釋】

(1)離婁:【莊子】作『離朱』,相傳爲黃帝時人,目力極強,能於百步之外望見秋毫之末。

(2)公輸子:名般,一作班,魯國人,因之又叫『魯班』,著名巧匠。

(3)師曠:晉平公的首席音樂家,盲人。

(4)不以六律:以,用;六律,分別爲太簇(còu)、姑洗、蕤(ruí)賓、夷則、無射(yì)、黃鐘。相傳黃帝時伶倫截竹爲筒,以筒之長短分別聲音之清濁高下,樂器之音即依此以爲準則。

(5)五音:中國音階之名,即宮、商、角、征(zhǐ)、羽,分別相當於do、re、mi、sol、la。

(6)聞:聲譽。

(7)不愆不忘,率由舊章:見【詩經·大雅·假樂】;愆,音qiān,錯誤;率,遵循。
【原文】聖人既竭目力焉,繼之以規矩準繩,以爲方員平直1,不可勝用也;既竭耳力焉,繼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勝用也;既竭心思焉,繼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爲高必因丘陵,爲下必因川澤;爲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謂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上無道揆2也,下無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3,君子犯義,小人犯刑,國之所存者幸也。『故曰,城郭不完4,兵甲不多,非國之災也;田野不辟5,貨財不聚,非國之害也。上無禮,下無學,賊民興,喪無日矣。【詩】曰:'天之方蹶,無然泄泄6。」泄泄猶沓沓也。事君無義,進退無禮,言則非7先王之道者,猶沓沓也。故曰,責難於君謂之恭,陳善閉邪謂之敬,吾君不能謂之賊。』
【譯文】
聖人既已用盡了視力,又用圓規、曲尺、水平儀、繩墨來製造方的、圓的、平的、直的各種器物,各種器物就用之不盡了;聖人既已用盡了聽力,又用六律來校正五音,各種音階也就運用無窮了;聖人既已用盡了腦力,又實行仁政,那麼,仁德便廣被天下了。

所以說,就像築高台一定要依靠山陵,挖深池一定要依賴沼澤那樣,治國理政不依靠前代聖王之道,能說是聰明嗎?因此,只有仁人應該處於統治地位。不仁的人處於統治地位,就會把他的罪惡擴散給群眾。
在上的沒有道德規範,在下的沒有法律制度,朝廷不相信道義,工匠不相信尺度,官吏觸犯義理,百姓觸犯刑法,這樣的國家還能勉強存在的,真是太僥倖了。『所以說,城牆不堅固,軍備不充足,不是國家的災難;田野沒開闢,經濟不富裕,不是國家的禍害;但如果在上的人沒有禮義,在下的人沒有教育,違法亂紀的百姓都起來了,離國家滅亡的日子也就沒幾天了。【詩經】上說:'上天正在動,閉嘴莫起鬨!」瞎起鬨就是喋喋不休的意思。侍奉君上無忠義之心,舉止進退失禮儀之節,一說話便詆毀前代聖人之道,這樣便是'喋喋不休」。所以說,用堯舜之道來要求君主才叫作'恭」;向君主宣講仁義,堵塞異端,這才叫'敬」;如果認爲自己的君主不能向善而有所作爲,這便是'賊」。』

【注釋】

(1)以爲方員平直:即『以之爲方圓平直』,用它們(指上文的規、矩、准、繩)來做方的、圓的、平的、直的各種器物;介詞『以』的賓語常不出現;爲,做。

(2)揆:音kuí,度,度量,測量。

(3)度:尺度。

(4)完:堅固。

(5)辟:開闢。

(6)天之方蹶,無然泄泄:見【詩經·大雅·板】;蹶,音jué,動;泄泄(yì yì),【說文解字】作『 』,都是『多言』的意思。

(7)非:否定。

本文來自以下【文集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