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15|回覆: 0

[道學研究] 【莊子】外篇卷13山木詩解6物固相累二類相召見利忘真去自賢行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2-1-12 17:1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莊子】外篇卷13山木詩解6物固相累二類相召見利忘真去自賢行

題文詩:
莊子游於,雕陵之樊,睹一異鵲,自南方來,

翼廣七尺,目大運寸,感周之額,集於栗林,

莊周謂曰:此何鳥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

蹇裳跛步,執彈留之.睹一蟬也,方得美蔭,

而忘其身,螳螂執翳,搏之見得,而忘其形.

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莊周怵曰:

物固相累,二類相召.捐彈返走,虞人也者,

逐而誶之.莊周返入,三月不庭.藺且從問:

夫子何爲,頃間不庭?莊子答曰:吾守物形,

而忘自身,觀於濁水,迷於清淵.且吾聞諸,

老夫子曰:入俗從俗.今游雕陵,而忘吾身,

異鵲感額,游於栗林,而忘真性,栗林虞人,

以我爲戮,所以不庭.陽子之宋,宿於逆旅.

逆旅主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惡,

惡者貴寵,而美者賤.陽子問故,逆旅小子,

對曰美者,自以爲美,吾不知也;惡者自惡,

吾不知也.陽子謂曰:弟子記之,行賢而去,

​自賢之行,安往不愛.至賢非賢,忘其自賢.

【原文】
  莊子游於雕陵之樊(1),睹一異鵲自南方來者,翼廣七尺,目大運寸(2), 感周之顙(3),而集於栗林(4)。莊周曰:『此何鳥哉!翼殷不逝(5),目大不睹 (6)?』蹇裳跛步(7),執彈而留之(8)。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螂執翳而搏之(9)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10)見利而忘其真(11)。莊周怵然曰(12): 『噫!物固相累,二類相召也(13)!』捐彈而反走(14),虞人逐而誶之(15)。莊周反入,三月不庭(16)。藺且從而問之(17):『夫子何爲頃間甚不庭乎(18)?』 莊子曰:『吾守形而忘身(19),觀於濁水而迷於清淵(20)。且吾聞諸夫子曰:「入其俗,從其俗。」今吾游於雕陵而忘吾身,異鵲感吾顙,游於栗林而忘真,栗林虞人以我爲戮(21),吾所以不庭也。』
【譯文】

莊子在雕陵裡面遊玩,看見一隻奇異的鵲鳥從南邊飛來,翅膀長有七尺, 眼睛的直徑有一寸長,觸碰莊周之額頭,而落在栗樹林中,莊周說:『這是什麼鳥啊!翅膀長而不飛去,眼睛大而不見人。』便提起褲角躡步而行,拿著彈弓佇立伺機發彈擊之。看到一隻蟬正在濃密樹蔭下而忘記自身的危險, 螳螂躲在樹葉後伺機偷襲,見得而忘記自身的危險;奇異之鵲隨之而從中得利,見利而忘記其真性。莊周驚博警惕悅,『唉!物類本來是相互牽累,二類對立而又構互召致(以利相互招引)。』丟下彈弓返身跑回去,看管陵園的人以爲他喻了東西,在後面追趕責罵。莊周返回家中,接連三日不快意,學生藺且因而問道: 『先生近來爲何很不快活呀?』莊周說:『我靜能守形,動卻忘身,我能看破世人追名逐利之危險,自己卻不知躲避。(我顧了外物形體,卻沒有顧及本身,看到渾濁的水流卻沒有看到清冷的深潭),而且我聽先生說:「人鄉隨俗, 服從禁令。」現在我在雕陵中遊玩卻忘了自身,奇異之鵲觸碰我的額頭,游於栗林而忘記真性;栗林的看守人因而責罵我,我所以不快意呀。』

【注釋】

(1)雕陵之樊:陵園內植粟樹,外有籬笆圍護。雕陵爲陵園名,樊與藩通,藩籬之類。
(2)異鵲:異乎尋常之鵲。廣:長。運寸:徑寸,指鳥眼睛很大,直徑有一寸。
(3)感:觸碰。顙(sǎng):額頭。
(4)集,群鳥栖於樹上。泛指鳥兒落下。
(5)殷:大。逝:往,飛走。
(6)不睹:看不見人,以至觸碰莊周額頭。
(7)蹇(qiān)裳:提起褲角。躩(jué)步:躡足而行,生怕驚動鳥兒。
(8)留之:佇立伺便發彈而射之。
(9)執翳(yì):用樹葉遮蔽自身,以便偷襲獵物。翳,遮蔽。
(10)從而利之,指隨之從中得利,可趁機捕到螳螂。
(11)真:真性,本性。忌其真:忘掉自己的本性。如鳥目大能視而下見,翼長能飛而不逃,不知避險保身,即是忘其真。
(12)怵(chù)然:驚懼警惕的樣子。
(13)相累:相互連累。蟬爲美蔭所累,螳螂爲蟬所累,異鵲爲螳螂所累。萬物皆爲利累而忘害。 二類相召:不同物類相互召致。利與害、禍與福、憂與樂、得與失等等相與爲類,相互對立,又是召致對方的條件。如螳螂之利在捕蟬,專注此利忘記異鵲在後;異鵲之刊汪螳螂,專注於此而忘記乎持彈弓藏在樹下的莊周。此利便成爲召致彼魯的條件,只有無求才能遠害。
(14)反走:返身跑回去。
(15)虞人:看管陵園之人。逐:追趕。誶(suī):責罵。以其爲偷粟之人。
(16)三月:應作三日。不庭:不快意、下開心之意,庭,『庭』讀爲逞。
(17)藺且(Iìnjū):莊子弟子。
(18)頃間:近來,近期。
(19)形與身皆指人自身,莊子言己虛靜時知守形,動作時則忘身。如蟬、螳螂、異鵲在沒有外 利引誘而靜處時知警覺,一旦專注外利而動作時,警覺便消失,從而忘記自身之危險。
(20)此爲莊子自喻。言其能冷眼旁觀世人追名逐利之危險,卻不懂自己應當避開之道理。
(21)戮,辱。

【原文】

  陽子之宋(1),宿於逆旅(2)。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惡(3), 惡者貴而美者賤。陽子問其故,逆旅小子對曰(4):『其美者自美(5),吾不知其美也;其惡者自惡;吾不知其惡也。』陽子曰:『弟子記之,行賢而去自賢之行(6),安往而不愛哉!』
【注釋】
(1)陽子:陽朱,見【應帝王】篇注。
(2)逆旅,旅店。
(3)惡:丑。
(4)小子:年育人,指旅店主人。
(5)自美:自以爲美。
(6)自賢:自以爲賢。
【譯文】
  陽朱去宋國,寄宿在旅店裡。旅店主人有兩個小妾,其中一個漂亮,一個醜陋,醜陋的被尊寵,漂亮的被輕賤。陽朱問這是什麼緣故,店主人回答說:『那個漂亮的自以爲很漂亮,我卻不知她那兒漂亮;那個醜陋的自以爲醜陋,我卻不知她那兒醜陋。』陽朱說:『弟子們記住,品行賢德而又能丟掉自以爲賢的想法,哪裡會不受愛戴呢!』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