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99|回覆: 0

[道學研究] 【列子】卷8說符詩解2察所以然不察存亡聖恃道化不恃智巧

[複製連結]
達性暢情 發表於 2022-3-7 14: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列子】卷8說符詩解2察所以然不察存亡聖恃道化不恃智巧
題文詩:
列子學射,中矣請教,於關尹子,尹子曰:
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對曰弗知.曰未可也.
退而習之.三年又以,報關尹子,尹子:
子知子之,所以中乎?曰知之矣.關尹子曰:
其則可矣,守而勿失;非獨射也,爲國與身,
亦皆如之;聖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列子:色盛者驕,力盛者奮,未可語道;
故不班白,語道,況行之乎?故自奮則,
人莫之告;人莫之告,孤而無輔;賢者任人,
故年老而,不衰智盡,而不亂故,治國之難,
於知賢,不在自賢.宋人有爲,其君以玉,
爲楮葉者,三年而成.殺莖柯,毫芒繁澤,
亂之楮葉,中而不別.此人遂以,巧食宋國.
列子聞曰:使天地之,生物三年,而成一葉,
物之有葉,寡矣.故聖人也,恃道化而,
不恃智巧,子列子窮,貌有飢色,客有言之,
鄭子陽曰:列禦寇蓋,有道之士,居君國窮,
君無乃爲,不好士乎?鄭子陽即,遺粟.
子列子也,出見使者,再拜而辭,使者.
子列子入,其妻望之,拊心曰聞,爲有道者,
之妻子也,皆得佚樂;今有飢色,君而遺食,
先生不受,豈不命哉?列子笑曰:知我,
以人之言,而遺我粟;至其罪我,且以人言,
所以不受.其卒而後,民果作難,而殺子陽.
【原文】

列子學射中矣,請於關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對曰:『弗知也。』關尹子曰:『未可。』退而習 之。三年,又以報關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關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獨射也,爲國與身亦皆如之。故聖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譯文】
列子學習射箭能射中目標了,便向關尹子請教。關尹子問:『你知道你爲什麼能射中嗎?』列子回答說:『不知道。』關尹子說:『還不行。』列子回去繼續練習 。三年以後,又把練習 情況報告了關尹子。關尹子問:『你知道你爲什麼能射中嗎?』列子說:『知道了。』關尹子說:『可以了,記住,不要忘掉它。不僅射箭如此,治理國家與修養身心也都是這樣。所以聖人不考察存亡現象而考察爲什麼存亡的原因。』

【原文】

列子曰:『色盛者驕,力盛者奮,未可以語道也。故不班白語道①,失,而況行之乎?故自奮則人莫之告②。人莫之告,則孤而無輔矣。賢者任人,故年老而不衰,智盡而不亂。故治國之難在於知賢而不在自賢。』
【注釋】

①班白——同『斑白』,頭髮花白。
②故自奮則人莫之告——陶鴻慶:『「自奮」上奪「自驕」,二字。「自驕自奮」承上「色盛者驕,力盛者奮」而言,張注云:「驕奮者雖告而不受」,是其所見本不誤。』

【譯文】
列子說:『氣色強盛的人驕傲,力量強盛的人奮勇,不可以和他談論道的真諦。所以頭髮沒有花白就談論道,必然出毛病,又何況行道呢?所以自己奮勇,便沒有人再教他。沒有人教他,那就孤獨沒有幫助了。賢明的人任用別人,因而年紀老了也不衰弱,智力盡了也不昏亂。所以治理國家的困難在於認識賢人而不在於自己賢能。』

【原文】

宋人有爲其君以玉爲楮葉者①,三年而成。鋒殺莖柯②,毫芒繁澤③,亂之楮葉中而不可別也。此人遂以巧食宋國。子列子聞之,曰:『使天地之生物,三年而成一葉,則物之有葉者寡矣。故聖人恃道化而不恃智巧。』
【注釋】

①楮——音 chú(楚),木名。
②鋒殺——楊伯峻:『「鋒」,【韓非子】作「豐」。王先慎云:「作豐是。豐殺謂肥瘦也。」』一說指葉之尖端。柯——樹枝。
③繁澤——澤,指光澤。【淮南子·泰族訓】作『顏澤』,謂顏色光澤。
【譯文】
      宋國有個人給他的國君用玉做成楮樹葉子,三年做成了。葉子的肥瘦、葉莖和樹枝、毫毛與小刺、顏色與光澤,亂放在真的楮樹葉子中便分辨不出來。這個人於是憑著他的技巧在宋國生活。列子聽說這事,說:『假使天地間生長的萬物,三年才長成一片葉子,那樹木有枝葉的就太少了。所以聖人依靠自然的生化而不依靠智慧技巧。』

【原文】

子列子窮,容貌有飢色。客有言之鄭子陽者曰①:『列禦寇蓋有道之士也,君之國而窮,君無乃爲不好士乎?』鄭子陽即令官遺之粟。子列子出見使者,再拜而辭,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②:『妾聞爲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樂。有飢色,君過而遺先生食③,先生不受,豈不命也哉?』子列子笑謂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遺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④,民果作難而殺子陽。【注釋】

①鄭子陽——楊伯峻:『【呂覽·觀世篇】高注云:子陽,鄭相也。一曰鄭君。』
②望之——王重民:『「之」字衍文。【漢書·汲黯傳】:「黯褊心不能無稍望。」師古曰:「望,怨也。」其妻怨望,故拊心。【呂覽·觀世篇】、【新序·節士篇】並無「之」字可證。【莊子·讓王篇】有「之」字肯,疑亦後人據【列子】誤增也。』
③過——【集釋】:『「過」,各本作「遇」。與【釋文】本合,今從【道藏】白文本、林希逸本,江 適本,其義較長。』
④卒——終。
【譯文】
    列子窮困,容貌有飢餓之色。有人對鄭國宰相子陽說:『列禦寇是個有道德學問的人,住在您的國家裡而受到窮困,您難道不喜歡有道之士嗎?』鄭子陽立即命令官吏給列子送去糧食。列子出來接見使者,兩次拜謝並拒絕接受,使者只好走了。列子進屋後,他的妻子拍著胸脯埋怨說:『我聽說做有道德學問的人的妻子都能得到安佚快樂。現在我們挨餓,君王派人來給你送糧食,你卻不接受,難道不是我們的命嗎?』列子笑著對她說:『君王不是自己知道我的,而是根據別人的話才送給我糧食的;等到他要加罪於我時,又會根據別人的話去辦,這就是我所以不接受的原因。』後來,百姓們果然作亂殺掉了子陽。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