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夫論】卷28夢列詩解1應夢象夢意精記想人位反夢感夢時氣性情之夢 題文詩: 凡夢也者,有直有象,有精有想,有人有感, 有時有反,有病有性.在昔武王,王妃邑姜, 方娠太叔,夢帝謂己:命爾子虞,而與之唐. 及生子文,在手曰虞,因以爲名.成王滅唐, 遂以封之.謂應之夢.詩經有雲:維熊維羆, 男子之祥;維虺維蛇,女子之祥.眾維魚矣, 實維豐年;旐維旟矣,室家蓁蓁.謂象之夢. 孔子生於,亂世日思,周公之德,夜即夢之, 謂意精夢.人有所思,即夢其到;有憂即夢, 其事此謂,記想之夢.今同一事,貴人夢之, 即爲祥也;賤人夢之,即爲妖也;君子夢之, 即爲榮也;小人夢之,即爲辱也.謂人位夢. 城濮之戰,晉文公夢,楚子伏己,而盬其腦, 是大惡也,戰乃大勝.謂極反夢.陰雨之夢, 使人厭迷;陽旱之夢,使人亂離;大寒之夢, 使人怨悲;大風之夢,使人飄飛.謂感氣夢. 春夢發生,夏夢高明,秋冬時夢,熟藏此謂, 應時之夢.陰病夢寒,陽病夢熱,內病夢亂, 外病夢發,百病之夢,或散或集,謂氣之夢. 人之情心,好惡不同,或以此吉,或以此凶. 當各自察,常占所從.謂性情夢.夢各有別. 【原文】 凡夢:有直,有象,有精,有想,有人,有感,有時,有反,有病,有性。在昔武王,邑姜方震太叔〔2〕,夢帝謂己:『命爾子虞,而與之唐。』及生,手掌曰『虞』〔3〕,因以爲名。成王滅唐,遂以封之〔4〕。此謂直應之夢也〔5〕。詩云:『維熊維羆,男子之祥;維虺維蛇,女子之祥〔6〕。』『眾維魚矣,實維豐年;旐維旟矣,室家蓁蓁〔7〕。』此謂象之夢也〔8〕。孔子生於亂世〔9〕,日思周公之德,夜即夢之〔10〕。此謂意精之夢也。人有所思,即夢其到;有憂即夢其事。此謂記想之夢也。今事〔11〕,貴人夢之即爲祥,賤人夢之即爲妖,君子夢之即爲榮,小人夢之即爲辱。此謂人位之夢也。晉文公於城濮之戰,夢楚子伏己而盬其腦〔12〕,是大惡也。及戰,乃大勝。此謂極反之夢也。陰雨之夢,使人厭迷;陽旱之夢,使人亂離;大寒之夢,使人怨悲;大風之夢,使人飄飛〔13〕。此謂感氣之夢也。春夢發生,夏夢高明,秋冬夢熟藏〔14〕。此謂應時之夢也。陰病夢寒,陽病夢熱〔15〕,內病夢亂,外病夢發,百病之夢,或散或集〔16〕。此謂氣之夢也〔17〕。人之情心,好惡不同〔18〕,或以此吉,或以此凶。當各自察,常占所從〔19〕。此謂性情之夢也。【注釋】 〔1〕○鐸按:夢有多品,或吉或凶。夢吉而喜樂縱恣,則吉者不吉;夢凶而悲憂恐懼,則凶者真兇。故夢無問吉凶善惡,常戒慎修省以迎之,則皆吉矣。敘錄云:『吉凶之應,與行相須。』此猶上篇勉人務實進善之趣也。
〔2〕○鐸按:『震』與『娠』同。 (【史記·晉世家》裡說得更爲詳細:『唐叔虞者,周武王子,成王弟。初,武王與叔虞母會時,夢天謂武王曰:「予命汝生子名虞,余與之唐。」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遂命之曰「虞」。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亂,周公誅滅唐。成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爲圭,以與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請擇日立叔虞。成王曰:「吾與之戲爾。」史佚曰:「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於是遂封叔虞於唐,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故曰唐叔虞。』)
〔3〕王先生云:「『掌』疑『文』。」○鐸按:左傳作『有文在手曰虞』。此四字誠不了,然古文簡質,正不必改。
〔4〕昭元年左傳。
〔5〕論衡紀妖篇云:「或曰:『人亦有直夢。夢見甲,明日則見甲矣。夢見君,明日則見君矣。』曰:然,人有直夢。直夢皆象也,其象直耳。」
〔6〕斯干。 (譯文:你在夢裡遇見粗壯的熊罷,這是你要生公子的好運氣;你在夢裡遇見花蛇細又長,這是生女的吉兆落你頭上!)
〔7〕無羊。『蓁蓁』今作『溱溱』。『旟』舊作『旄』,據程本。○鐸按:此蓋本三家詩。 (譯文:蝗蟲變魚人人歡,定有一個大豐年。龜蛇旗子變鷹旗,人口蓁蓁滿家園。)
〔8〕王先生云:「『象』下脫一字。」
〔9〕莊子讓王篇:「孔子曰:『今吾抱仁義之道,以遭亂世之患。』」
〔10〕論語。 〔11〕王先生云:「『今』疑作『同』。俗書『同』爲『仝』,仝、今形近之誤。」○鐸按:『今事』猶言『今一事也』。古人語急,不煩改字。下文『今一寢之夢』,若急言之,亦得爲『今夢』也。
〔12〕僖廿八年左傳。○鐸按:疏引服虔註:「如俗語相罵云『喋汝腦』矣。」伏己,謂伏於己身之上。論衡卜筮篇云:『晉文公與楚子戰,夢與成王搏,成王在上而盬其腦。』是知晉文在下矣。
〔13〕迷、離、悲、飛韻。
〔14〕生、明、藏韻。
〔15〕素問脈要精微論云:『陰盛則夢涉大水恐懼,陽盛則夢大火燔灼。』亦見列子周穆王篇。
〔16〕熱、發、集韻。
〔17〕孫侍御云:「『氣』上當有『病』字。」繼培按:素問舉痛論云:「黃帝曰:『余知百病生於氣也。』」論衡訂鬼篇云:『病篤者氣盛。』
〔18〕王侍郎云:「據下云『心精好惡』,『情』當作『精』。」繼培按:論衡書虛篇云:『情心不同。』超奇篇亦云:『表著情心。』是『情心』連文之證。管子內業篇云:『彼心之情,利安以寧。』襄卅一年左傳:「子產曰:『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漢書元帝紀永光四年詔曰:『公卿大夫,好惡不同。』○鐸按:下文『心精』字皆『情』之借。精、情古字通,荀子修身篇:『術順墨而精雜污』,以『精』爲『情』,是其證。此文依下例作『精心』,而讀爲『情』,則兩得之矣。
〔19〕同、凶、從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