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在洛陽城南,這裡不僅給世人留下了鯉躍龍門的美麗傳說,還留下了盧舍那大佛的千年傳奇,讓無數人不辭風雨來到這裡,駐足凝視,佛相尊嚴,目光慈和,似乎從大佛的眼睛裡看到歷史千年的光影。很多人說盧舍那大佛是按照武則天爲原型雕刻的,真相是這樣的嗎?
龍門盧舍那大佛群
一、盧舍那大佛與武則天的淵源 在佛教中,佛有三身,分別是法身佛、報身佛、應身佛。而盧舍那佛即報身佛,是表示證得了絕對真理,獲得佛果而顯示佛的智慧的佛身。『盧舍那』在佛教教義中是智慧廣大、光明普照的意思。龍門石窟的這尊盧舍那大佛像,通高 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髮髻呈波紋狀,面部圓潤飽滿,眉如彎月,目光慈祥,嘴角還掛有『蒙娜麗莎』般的微笑。從外形上看,與北魏以來以帝王真身爲原型雕刻的5座大佛像那雄偉嚴肅的氣質迥然不同,盧舍那大佛透露著一種女性的柔美。
龍門盧舍那大佛群主佛雕像
盧舍那大佛究竟是不是以武則天爲原型建造的呢?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但坊間一直有一種強烈的聲音,認爲這是真的。他們的理由是,史冊中記載的武則天相貌『方額廣頤』,與盧舍那大佛的形象正相吻合,且大佛外表珠圓玉潤,符合唐朝『以胖爲美』的審美特點,大佛微微發福,更像一位中年女性,這與當時武則天的年齡也相仿,從留存於世的【武后從行圖】中也可以看出,兩者的確十分相像。
龍門盧舍那大佛維修中
佛像嘴角還掛有一抹『蒙娜麗莎』式的微笑,更是象徵著慈祥與自信,這也是佛像首現女性化特徵的重要表現。而且梵語『盧舍那』意爲光明照遍,這與武則天後來所改的名字『曌』意思相近。我們注意到佛像落成的時間是上元二年(675年),在這一年,武則天採取了很多動作,想從唐高宗手中把權力轉移過來,趕在這個時間點上,這尊大佛出現了,所以武則天很有可能想借這尊大佛的雕刻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宣告一個新的時代即將誕生。這種種證據都指明,盧舍那大佛很有可能就是按照武則天的形象雕刻而成的。
龍門盧舍那大佛群全景
當然,也有反對者。反對者認爲,自北魏以來,一直有把皇帝當成如來,並建立帝王相應佛像的傳統。根據研究盧舍那佛像的唯一史料【河洛上都龍門山之陽大盧舍那佛龕記】記載,這尊佛像最初是唐高宗爲了紀念唐太宗而建,武則天只是贊助了胭脂錢2萬貫,所以這尊佛像最初應該是按照唐太宗的樣子建造的,而不是武則天。史載武則天『方額廣頤』與盧舍那佛的形象完全吻合,這種說法並不準確,因爲歷史上並沒有直接的史書記載說武則天『方額廣頤』,後人大多是通過【新唐書·太平公主傳】中有關太平公主的相貌記載來推測武則天相貌的,而且『方額廣頤』本就是佛造頭像的基本樣式,這也不能說明佛像就是按照武則天的樣貌雕刻的。
古籍中的武則天像
武則天畫像 且顯慶之後,高宗風疾日益加重,許多國家大事都需要經過武則天處理,作爲國家工程的盧舍那大佛,面容雕刻決定權自然也就落在了武則天手中,但是高宗名義上仍是國家最高統治者,所以按照武則天的面容雕刻佛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可這並不妨礙武則天根據個人審美決定佛像面容的具體樣式,可能這就是爲什麼佛像具備女性的柔美特徵,但佛像並不是按照武則天的相貌雕刻的。
武則天像
筆者認爲,雖然現在並沒有足夠的史料證明到底哪一種說法是完全正確的,但無論是哪種說法,都使盧舍那佛像的藝術形象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盧舍那佛像與武則天的故事之所以流傳廣泛,可能是因爲只要與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沾邊,總會帶給人們無限的遐想有關。 二、佛像群雕爲什麼能保留至今? 盧舍那大佛像沒有像傳統的石窟雕刻那樣開鑿在山洞裡面,而是建在了敞開式的露天環境中。在飽經近1400多百年的風霜侵蝕之後,除了佛像的雙臂被侵蝕掉之外,佛像基本上沒有太大的損耗。這很讓人好奇,因爲按照正常邏輯來說,大佛像直接暴露在風霜雪雨之中,歷經1400多年的沖刷洗禮,早就已經風化剝蝕得不成樣子了,爲什麼卻能保存金身至今?
龍門盧舍那大佛維修
這首先要歸功於佛像的選址非常考究。古人在建築物的選址上非常講究風水,建築物一般喜歡建在山南水北的地方。盧舍那佛像靠北朝南,位於西山之南,伊水之北,而且大佛像建在西山中間,整體凹進去,東西兩側的山體把它環抱在一起,對面是香山,這樣一來,來自東、西、北三面的風都被擋住了,這樣的山形就使得它很少受到自然災害的衝擊。
龍門盧舍那大佛維修側面
其次,在武則天時代結束後,出現過大規模的唐武宗滅佛運動。滅佛運動始於在會昌初年(841年),在會昌末年達到高潮。據郭朋【中國佛教思想史】記載,廢佛的結果是『拆毀大、中寺院4600多所,小的廟宇40000餘處,還俗僧尼260500人』等等。唐武宗滅佛運動如此聲勢浩大,爲什麼這樣一座龐大的佛像群雕卻沒有遭到破壞呢?
武宗毀佛運動中被毀的龍門盧舍那佛像群的佛像
我們知道武宗滅佛很大的原因是經濟問題。在安史之亂後,國家缺乏勞動力,很多人爲了躲避賦稅躲進寺院,而在唐朝,寺院可以免除稅賦,寺院與國家爭奪勞動力的情況無形中增加了國家的財政負擔,武宗就發出過興佛窮國的感嘆。所以武宗滅佛的本意,並不是真的要滅掉整個佛教,而主要是表明國家發展經濟的決心。正是基於這樣的用意,這些已經建好的大型佛雕就沒有被破壞。
武宗毀佛運動中被毀的龍門盧舍那佛像群
三、盧舍那佛像的藝術之美 北魏以來,洞窟佛像的配置是『三尊一窟』,即一尊主佛和兩尊菩薩,而盧舍那大佛是首次以一種群雕的形象出現,主佛是一尊慈祥和藹的盧舍那大佛,旁邊站著迦葉和阿難兩位侍者,再邊上是兩位天王,天王的邊上是兩尊力士,由11尊佛像構成一組群雕。它非常講究整體藝術,有高低參差的配置,主佛17米高,非常突出,旁邊的弟子只有10米左右,矮的有7米,再到天王又有13米,整體錯落有致,產生了一種視覺差之美。 盧舍那佛像修築的身體比例不同於一般的雕塑的比例,它的頭像和上身比例要遠遠大於下身比例,這種『不協調』的身體比例,使得你在靠近佛身的底部向上看時,能清楚完整地看到整個佛身,你會發現有一尊巨大的佛正在沖你微笑,原來人在佛祖面前顯得是這樣渺小,一瞬之間對佛的敬意便油然而生。 【文史君說】 盧舍那大佛像的成功雕刻凝聚了無數能工巧匠的畢生心血,它承載了盛世大唐的文化精華,穿越歷史的漫漫長河,今天終與你我相見。或許人們會對盧舍那大佛雕像原型的真相未知一事而感到遺憾,但這也並不影響人們對於大佛的尊敬,它依舊是人們心中光明與希望的象徵。佛語有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世間萬物皆從無中而來,到無中而去,當我們面對生活的不如意時,凝望著盧舍那佛像那充滿力量的微笑,或許你會發現生活的魅力就在於『柳暗花明』,生生不息。
參考文獻牛致功:【試論唐武帝滅佛的原因】,【唐史論叢】1998年第7輯。 郭畫:【佛教文化在龍門石窟的演變】,【南方文壇】2011年第6期。 王龍霄:【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武則天相貌說再檢討】,【文物天地】,2021年第5期。 魏曉燕:【唐武宗滅佛與朗達瑪滅佛之比較】,2007年,中央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作者:浩然文史·南風知我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