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政要】卷10敬師傅詩解5稍抑下流展師友義而使太子恭儉睿哲 題文詩:
良娣之選,遍於中國.仰惟聖旨,本求典內, 冀能防微,慎重遠慮,臣下所知.暨乎征簡, 人物則與,聘納相違,監撫二周,未近一士. 愚謂內既,如彼外而,亦宜然者,恐招物議, 謂陛下重,內而輕外.古之太子,問安而退, 所以廣敬,於其君父;異宮而處,所以分別, 於嫌疑也.今太子者,一侍天闈,動移旬朔, 師傅已下,無由接見.假令太子,供奉有隙, 暫還東朝,拜謁既疏,且事俯仰,規諫之道, 固所未暇.陛下不可,以親教子,宮柬亦無, 因以進言,雖有具寮,竟將何補?微臣伏願, 俯循前躅,稍抑下流,弘遠大規,展師友義, 則太子能,離徽克茂,帝圖斯廣,凡在黎元, 孰不慶賴!太子於是,溫良恭儉.聰明睿哲, 含靈所悉,臣豈不知,淺識勤勤,思效愚忠, 古臣而願,滄溟益潤,日月增華.太宗令洎, 與岑文本,馬周遞日,往東宮與,太子談論.
【原文】
竊以良娣①之選,遍於中國。仰惟聖旨,本求典內,冀防微,慎遠慮,臣下所知。暨乎征簡人物,則與聘納相違,監撫二周,未近一士。愚謂內既如彼,外亦宜然者,恐招物議,謂陛下重內而輕外也。古之太子,問安而退,所以廣敬於君父;異宮而處,所以分別於嫌疑。今太子一侍天闈,動移旬朔,師傅已下,無由接見。假令供奉有隙,暫還東朝,拜謁既疏,且事俯仰,規諫之道,固所未暇。陛下不可以親教,宮柬無因以進言,雖有具寮,竟將何補?伏願俯循前躅,稍抑下流,弘遠大之規,展師友之義,則離徽克茂,帝圖斯廣,凡在黎元,孰不慶賴!太子溫 良恭儉。聰明睿哲,含靈所悉,臣豈不知,而淺識勤勤,思效愚忠者,願滄溟②益潤。日月增華也。太宗乃令洎與岑文本、馬周遞日往東宮,與皇太子談論。
【注釋】
①良娣:太子之妾。②滄溟:大海。
【譯文】 我認爲太子嬪妃的選擇,遍及全國。而了解陛下的聖旨,在於尋找出掌管太子宮內事務的適合之人,希望能夠防微杜漸,慎重做好長遠打算,這些是我所知道的。如果是選拔人才,就跟聘娶太子嬪妃有所不同了,太子已經監國撫軍兩年,卻沒有接近過一個賢士。我以爲選取內宮的妃嬪都如此重視,那麼選拔朝野的人才也應該如此。否則恐怕招致非議,說陛下重內輕外呀!古代的太子,向皇上問安後就退回,從而更加孝敬君父;皇上和太子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是爲了避免嫌疑。現在太子侍奉陛下,動輒十多天,太師、太傅等人都無從接見。即使太子在侍奉的空隙時間,暫時回到東宮,拜訪和接見官員的時間也很少。只能例行公事,對規諫之事無暇顧及。陛下不能親自教導太子,官員又沒有機會進言,雖然朝廷輔佐人員眾多,但有什麼用呢? 我懇請陛下教導太子遵循前人的足跡,稍微放棄一些不重要的事,以弘揚遠大的志向,使師友切磋的情義和道理得以伸張。那麼太子的美德就會更盛,宏圖帝業將會更加寬廣,普天之下的百姓,有誰會不慶幸信賴呢!太子性情溫和、謙遜節儉、聰明睿智,盡人皆知,對此,我怎麼會不知道呢?我才識疏淺,但希望仿效古代忠臣,願爲滄海添一滴水,給日月增一絲光華。
唐太宗於是下詔命令劉洎、岑文本、馬周輪流到東宮,與皇太子談論經世治國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