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13|回覆: 0

[其他] 【晏子春秋】卷3內篇問(上)詩解8景公問莒魯孰先亡晏子對以魯後莒先(魯君好義上下相收藏富於民田將代齊)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2-11-14 15:10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晏子春秋】卷3內篇問(上)詩解8景公問莒魯孰先亡晏子對以魯後莒先(魯君好義上下相收藏富於民田將代齊)
題文詩:
景公問曰:莒與魯國,孰先亡也?晏子對曰:
以臣觀之,莒之細人,變而不化,貪而好假,
高勇賤仁,士武以疾,忿急速竭,是以上不,
能養其下,下不能事,其上上下,不能相收,
政之,大體失矣;故莒先亡.曰魯何如?
晏子對曰:魯之君臣,猶好爲義,下之妥妥,
奄然寡聞,上能養下,下能事上,上下相收,
是以政之,大體存矣.故魯猶可,長守然其,
亦有一焉.鄒滕,國之雉奔,而出其地,
猶稱公侯,小之事大,弱事,周,
之樹國也,近齊,而晉國,以變小國,
而服,以遠望魯,滅國之道.其有,
魯與莒乎?公曰魯國,與莒之事,寡人既得,
而聞之矣,德亦薄,然後世孰,踐有齊者?
曰田無宇,之後爲幾.公曰何故?曰公量小,
私量大,以施於民,其與士交,用財,
筐篋之藏,國人負攜,其子歸之,若水流下.
先與人利,後辭其難,不亦寡乎!若苟勿辭,
從而撫之,不亦幾乎!財散情聚,民心歸附.
   【原文】景公問莒魯孰先亡晏子對以魯後莒先第八景公問晏子:『莒與魯孰先亡?』對曰:『以臣觀之也,莒之細人,變而不化,貪而好假,高勇而賤仁,士武以疾,忿急以速竭,是以上不能養其下,下不能事其上,上下不能相收,則政之大體失矣。故以臣觀之也,莒其先亡。』公曰:『魯何如?』對曰:『魯之君臣,猶好爲義,下之妥妥也,奄然寡聞,是以上能養其下,下能事其上,上下相收,政之大體存矣。故魯猶可長守,然其亦有一焉。彼鄒滕雉奔而出其地,猶稱公侯,大之事小1,弱之事彊久矣,彼周者2,殷之樹國也,魯近齊而親殷,以變小國,而不服於鄰,以遠望魯,滅國之道也。齊其有魯與莒乎?』公曰:『魯與莒之事,寡人既得而聞之矣,寡人之德亦薄,然後世孰踐有齊國者?』對曰:『 田無宇之後爲幾。』公曰:『何故也?』對曰:『公量小,私量大,以施於民,其與士交也,用財無筐篋之藏,國人負攜其子而歸之,若水之流下也。夫先與人利,而後辭其難,不亦寡乎!若苟勿辭也,從而撫之,不亦幾乎!』
【注釋】(1)
王念孫云:「『大之事小』當作『小之事大』,今本『小』『大』互易,則義不可通。」◎俞樾云:「案『大之事小』義不可通,王說是也。『彼周者殷之樹國也』,乃證小事大弱事彊之誼。言周之初乃殷之樹國耳,乃周日彊大而爲天子,則殷且事之矣,微子是也,正見魯以弱小而不能事彊大之失。」◎陶鴻慶云:「『大』『小』二字當互易,晏子既舉鄒滕得稱公侯,則弱小當事彊大之誼已明,不煩更說。」◎則虞案:指海本已易。
(2)孫星衍云:「未詳,疑『親殷』當爲『親晉』,上亦當爲『晉者周之樹國也』,是時魯君屢如晉。」◎俞樾云:「案此所謂殷,即宋也。宋得稱商,則亦得稱殷矣。」◎顧廣圻云:「當互易『周』『殷』二字。」◎蘇時學云:「殷,謂宋也,上句『殷』『周』誤倒,當作『彼殷者,周之樹國也』,於義爲允。孫氏注以『親殷』爲『親晉』,非是。」◎戴望校略同。◎蘇輿云:「孫云『殷當爲晉』,是也。此緣上『殷』字誤耳。下文『魯』亦『晉』誤(俞說已詳)。言魯近鄰齊而不知親,而反與晉爲親,下『以遠望魯』『遠』字與此『近』字正相對,所謂鄰者,即指齊也。」◎陶波鴻慶云:「『周者殷之樹國』句,當屬下文爲義。此推原魯獨親宋之故。蓋周嘗臣殷,宋於周爲客,魯秉周禮故獨親殷,言既以前王之故而親殷,又以盟主之故而望晉也。」◎則虞案:俞樾、蘇時學之說是。
【譯文】
齊景公問晏子說:『莒國與魯國哪一個會先亡國?』回答說:『根據我的觀察,莒國都是見識短淺之人,多變而不受教化,貪心而好虛偽,崇尚勇力而輕視仁義,士人勇猛而有嫌怨,怨恨增多會導致速亡。所以,君王不能教育下民,下民不能事俸君王,上下不能相互約束,那麼政治的大原則就沒有了。所以,依照我的觀察,莒國大概會先亡。』景公問:『魯國怎樣?』回答說:『魯國的君臣,還好行仁義,下民安居樂業,民風淳樸,不受外界影響。所以君王能教育他的百姓,百姓也能事俸君王,上下相互約束,政治的根本原則還在。所以,魯國還可以長期保有。但它也有一個弱點,像鄒、滕那樣野雞奔跑幾步就能越出國境的小國,還能稱公侯,是以小國事從大國的緣故。弱國侍從強國才能長久。晉國,只是周的一個臣屬國,魯國與齊國接壤卻親近晉國,那麼小的國家,卻不臣服鄰國,而寄希望於遙遠的晉國,這是它亡國的原因。齊國大概會擁有莒與魯國吧?』
齊景公說:『魯國和莒國的情況,我已經聽到了,我的德行也不多,但後世誰能繼承齊國的王位呢?』回答說:『田無宇的後人有機會。』景公說:『什麼原因?』回答說:『國定的量制小,私家的量制大,(小斗進,大斗出)來向百姓施惠。他同士人交往,用器財物沒有一筐一篋的儲藏,百姓背著孩子歸附他,像水向低處流一樣。先給人恩惠,以後又不做其領袖的不是太少見了嗎?如果不推辭做國君,又去安撫他們,不就有希望嗎?』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