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
譚峭【化書】卷4仁化詩解4書道忘乎手筆鳳鴟自聽自察知人情偽觀人知人
題文詩:
心不疑手,手不疑筆,忘乎手筆,乃知書道.
和暢非巧;淳古非朴;柔弱非美;強梁非勇.
神之所浴,氣之所沐.是故點策,蓄血氣顧,
盼含情性.無筆黑跡,無機智狀;無剛柔容,
無馳騁象.若皇帝之,道熙熙然,君子之風,
穆穆然是,故觀之者,其心也樂,其神也和,
其氣也融,其政太平,其道無朕.夫何故焉?
見山思靜,見水思動,見雲思變,見石思貞,
人之常也.鳳不知美,鴟不知惡,陶唐氏也,
其不知聖,有苗氏也,其不知暴.使陶唐氏,
恃其聖其,亦非聖也;倘有苗氏,知其暴其,
亦不暴也.眾人皆能,寫人之形,而不能寫,
己之形也;皆能求人,之惡不能,求己之惡;
皆能知人,之禍不能,知己之禍.是以大人,
聽我自聲,察我自色,候我自形,伺我自氣,
然後能知,人之情偽.觀其文章,則知其人,
之貴賤焉;觀其書篆,則知其人,之情性焉;
聞其琴瑟,則知其人,之道德焉;聞其教令,
則知其人,之吉凶焉.小人由是,知唐堯之,
容淳淳然;虞舜之容,熙熙然也;伯禹之容,
蕩蕩然也;殷湯之容,堂堂然也;文王之容,
巍巍然也;武王之容,諤諤然也;仲尼之容,
皇皇然則.天下之人,可以自知,其愚與賢.
化書之70:書道
【原文】
心不疑乎手,手不疑乎筆,忘手筆,然後知書之道。和暢,非巧也;淳古,非朴也;柔弱,非美也;強梁,非勇也。神之所浴,氣之所沐。是故點策蓄血氣,顧盼含情性。無筆黑之跡,無機智之狀;無剛柔之容,無馳騁之象。若皇帝之道熙熙然,君子之風穆穆然。是故觀之者,其心樂,其神和,其氣融,其政太平,其道無朕。夫何故?見山思靜,見水思動,見雲思變,見石思貞,人之常也。
【譯文】
心與手合一,手與筆合一,忘掉手和筆,然後才可以明白書法的訣竅。融和順暢,並非就是靈敏機巧;醇厚質樸有古風,並非就是樸實;柔弱,並非就是美麗;粗暴兇狠,並非就是勇敢。由於意識籠罩,元氣薰陶,所以出謀劃策中含有血氣在內,接人待物中含有性情在內。沒有筆墨留下的痕跡,沒有機心智謀的形狀,沒有剛強柔弱的容貌,沒有馳騁萬里的徵兆。就像皇帝之道那樣溫和歡悅,就像有道德有學問之人的風格那樣端莊寧靜。因此能看到這些事情本質的人,心地愉悅歡欣,精神平和無波,元氣融合於內,執政盛世太平,處事無兆無象。什麼原因呢?看見山的時候心裡就會安靜,看見水的時候心裡就會發生波動,看見雲的時候心裡就會產生變化,看見石頭的時候心裡就會變得堅定,這就是人之常情。
化書之71:鳳鴟
【原文】
鳳不知美,鴟不知惡,陶唐氏不知聖,有苗氏不知暴。使陶氏恃其聖,非聖也;有苗氏知其暴,不暴也。眾人皆能寫人之形,而不能寫己之形;皆能求人之惡,而不能求己之惡;皆能知人之禍,而不能知己之禍。是以大人聽我聲,察我色,候我形,伺我氣,然後知人之情偽。
【譯文】
鳳凰不知道自己美麗,鷂鷹不知道自己兇惡,上古時期陶唐氏族不知道自己是聖人,有苗氏族不知道自己殘暴。若陶唐氏族自恃聖人之族,就不爲聖;若有苗氏知道自己殘暴,就不爲殘暴。眾人都能夠描述他人的形象,而不能描述自己的形象;都能挑剔他人的毛病,而不能挑剔自己的毛病;都能知道他人的災禍,而不能知道自己的災禍。因此道德高深之人傾聽自己的聲音,觀察自己的氣色,守望自己的形體,調理自己的元氣,然後就能藉此推知人情世故。
化書之72:知人
【原文】
觀其文章,則知其人之貴賤焉;觀其書篆,則知其人之情性焉;聞其琴瑟,則知其人之道德焉;聞其教令,則知其人之吉凶焉。小人由是知唐堯之容淳淳然,虞舜之容熙熙然,伯禹之容蕩蕩然,殷湯之容堂堂然,文王之容巍巍然,武王之容諤諤然,仲尼之容皇皇然。則天下之人,可以自知其愚與賢。
【譯文】
閱讀了他寫的文章,就可以知道其人格是尊貴還是卑賤;看了他的書法篆刻,就可以知道他的性情如何;聽了他用琴瑟彈奏的音樂,就可以知道他的道德修養如何;聽聞到他頒布的法令,就可以知道他的吉凶如何。我於是知道,唐堯時代的社會民風淳樸自然,虞舜時代的社會民風快樂無憂,伯禹時代的社會民風坦坦蕩蕩,殷湯時代的社會民風莊嚴大方,文王時代社會民風高達巍然,武王時代民風剛直不阿,仲尼時代社會民風惶惶不安。因此天下之人就可以知道自己是賢達還是愚昧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