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誼【新書】卷28無蓄詩解侈靡悖本天下大祟國無蓄糧天下阽危 題文詩: 禹有十年,之蓄故免,九年之水;湯有十年, 之積故勝,七歲之旱.夫蓄積者,天下大命. 苟粟多而,財有餘何,向而不濟?以攻則取, 以守則固,以戰則勝,懷柔附遠,何招不至? 管子有曰:倉廩實則,民知禮節;衣食足則, 民知榮辱.民非足而,可治之者,自古及今, 未之嘗聞.古人又曰:一夫不耕,或爲之飢; 一婦不織,或爲之寒.生之有時,用之無節, 物力必屈.古爲天下,者至悉故,蓄積足恃. 今背本而,以末食者,甚眾天下,之大殘也; 從生之害,者甚盛是,天下大賊;汰流淫佚, 侈靡之俗,日以長是,天下大祟.殘賊公行, 莫之或止,大命泛敗,莫之振救.生之甚少, 靡之甚眾,天下之勢,何以不危?漢之爲漢, 幾四十歲,公私之積,猶可哀痛.失時不雨, 民且狼顧.歲惡不入,賣爵鬻子,既或聞耳. 安有天下,阽危若此,上不驚者!世有饑荒, 天下之常,禹湯被之.即不幸有,方二三千, 里之旱國,何以相恤?卒然邊境,有急數十, 百萬之眾,國何饋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 勇力者聚,徒而橫擊,疲夫羸老,易子孫淪, 其骨政法,未畢通也,遠方疑者,並舉爭起. 爲人上者,試而圖之,豈將有及?本可以爲, 富安天下,直以爲此,廩廩竊爲,陛下惜之. 有備無患,備戰備荒,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民者國本,食者民本,本立道生,治國常蓄. 【原文】 禹有十年之蓄,故免九年之水;湯有十年之積,故勝七歲之旱。夫蓄積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財有餘,何向而不濟?以攻則取,以守則固,以戰則勝,懷柔附遠,何招而不至? 管子曰:『倉廩實,知禮節;衣食足,知榮辱。』民非足也,而可治之者,自古及今,未之嘗聞。古人曰:『一夫不耕,或爲之飢;一婦不織,或爲之寒。』生之有時,而用之無節,則物力必屈。古之爲天下者至悉也,故其蓄積足恃。今背本而以末食者甚眾,是天下之大殘也;從生之害者甚盛,是天下之大賊也;汰流淫佚侈靡之俗日以長,是天下之大祟也。殘賊公行,莫之或止,大命泛敗,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眾,天下之勢,何以不危?漢之爲漢幾四十歲矣,公私之積,猶可哀痛也。故失時不雨,民且狼顧矣。歲惡不入,請賣爵鬻子,既或聞耳矣。安有爲天下阽危若此,而上不驚者! 世之有饑荒,天下之常也,禹湯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何以相恤?卒然邊境有急,數十百萬之眾,國何以饋之矣?兵旱相乘,天下大屈,勇力者聚徒而橫擊,罷夫羸老,易子孫而淪其骨,政法未畢通也,遠方之疑者並舉而爭起矣。爲人上者,乃試而圖之,豈將有及乎?可以爲富安天下,而直以爲此廩廩也,竊爲陛下惜之。 賈誼【新書】卷25憂民詩解王必蓄糧以待不時事既無如憂之何及 題文詩: 王者之法,民三年耕,餘一年食,九年而余,三年之食,三十歲而,民有十年,之蓄是故, 禹水九年,湯旱七年,其至甚也,野無青草,民無飢色,道無乞人,歲復之後,猶禁陳耕. 古爲天下,誠有具也.王者之法,國無九年,之蓄謂之,不足無六,年蓄謂急;無三年之, 蓄則曰國,非其國也.而今漢興,三十年矣,天下愈屈,食至寡也,君不省邪?未獲之年, 富人不貸,貧民且飢,天時不收,賣爵鬻子,既或聞耳.曩頃不雨,令人寒心,壹但雨爾, 慮若更生.天下無蓄,若此甚極.其在王法,乃謂之何?必須困至,乃知慮謀,窮至乃圖, 不亦晚乎!然則所謂.國無人者,其何謂也?有天下而,欲其安者,豈不在於,陛下者哉. 上弗自憂,將以誰偷?五歲小康,十歲一凶,三十歲而,一大康蓋,曰大數也.即不幸有, 方二三千,里旱天下,何以相救,卒然邊境,有數十萬,之眾聚也,天下將何,以饋之矣? 兵旱相承,民填溝壑,剽盜攻擊,者興繼起,中國失救,外敵必駭,一日而及,此之必然. 用事之人,未必此省,爲人上弗,自憂魄然,事困乃驚,而督下曰:此天意也,可柰之何? 事既無如,憂之何及.方今始秋,時可善爲.陛下少閒,可使臣從,丞相御史,從長計之. 【原文】 王者之法,民三年耕而餘一年之食,九年而餘三年之食,三十歲而民有十年之蓄。故禹水九年,湯旱七年,甚也,野無青草,而民無飢色,道無乞人,歲復之後,猶禁陳耕。古之爲天下,誠有具也。王者之法,國無九年之蓄,謂之不足;無六年之蓄,謂之急;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其國也。今漢興三十年矣,而天下愈屈,食至寡也,陛下不省邪?未獲年,富人不貸,貧民且飢,天時不收,請賣爵鬻子,既或聞耳。曩頃不雨,令人寒心,壹雨爾,慮若更生。天下無蓄,若此甚極也。其在王法謂之何?必須困至乃慮,窮至乃圖,不亦晚乎!然則所謂國無人者,何謂也?有天下而欲其安者,豈不在於陛下者哉。上弗自憂,將以誰偷?五歲小康,十歲一凶,三十歲而一大康,蓋曰大數也。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天下何以相救,卒然邊境有數十萬之眾,聚天下將何以饋之矣?兵旱相承,民填溝壑,剽盜攻擊者,興繼而起,中國失救,外敵必駭,一日而及,此之必然。且用事之人,未必此省,爲人上弗自憂,魄然事困,乃驚而督下,曰:『此天也,可柰何?』事既無如,憂之何及。方今始秋時,可善爲。陛下少閒,可使臣從丞相御史計之。 【注釋】 【1】陳耕:古法,土地耕種若干年就需要休息,不得連續耕種。 【2】屈:貧困。【3】更生:再次發生。 【4】小康:小的饑荒。【5】魄然:困窘的樣子。
【譯文】 王者的治國之法,是民眾耕種三年而剩餘一年的糧食,耕種九年而剩餘三年的糧食。這樣三十年後,民眾就有了十年的積蓄。因此,夏禹時連續九年水澇,商湯時連續七年旱災。最嚴重時,野外連青草都不生,可是老百姓卻無飢色,道路上亦無行乞之人,年成變好以後,仍然禁止陳耕。古代的聖王治理天下,實在是有高明之法。王者的治國之法,國家沒有九年的積蓄,就不充足,滿足不了需要,沒有六年的積蓄,情況就危急了,沒有三年的糧食儲備,那麼國家將要不成爲國家了(比喻國家將亡)。
如今漢興已經三十年了,可是國家卻愈加貧困,糧食更少了,陛下對此難道沒有省察嗎?年成不好,富人不肯借貸,窮人就會飢餓;天時不利收成,只好請求賣掉官爵和子女,這些陛下可能都聽說過。有時一段時間不下雨,就讓人憂心忡忡,一旦下了雨,又擔心災害再次發生。國家缺少糧食儲備達到這種程度,真是太糟了。這在王者的治國之法中,又該叫作什麼呢?一定要困頓到極點才想拯救辦法,窘迫到極點才圖謀改變這種狀況,不是太晚了嗎?我想到這些,更加使人感到悲哀。
即使如此,那麼所說的國家無人又是什麼意思呢?擁有天下而要使天下安定的,難道不就在於陛下您嗎?陛下如果自己不肯操心(國事),又能和誰一起苟且偷安呢?五年一小饑荒,十年一歉收,三十年一大饑荒,這可說是自然規律。如果不幸發生方圓兩三千里的大旱災,國家用什麼來撫恤百姓?如果突然在邊境上聚集數十萬軍隊,國家該如何供應糧餉?兵禍旱災相繼而至,餓死的百姓就會填滿溝壑,搶劫偷竊武力襲擊的情況也會接連發生,國家對這些情況無法制止,外敵就會趁機入侵騷擾,這些不幸會很快一齊襲來,這是勢所必然。況且,相關官員未必能夠省察到這些,而作爲君主如果自己不去操心,突然發生危難之事,卻驚恐地對下面官員說:『這是天意,又能怎麼樣呢?』事情不要等到無法挽救了,再去感嘆無可奈何。現在剛到秋天,可以好好謀劃這個問題。陛下少閒一會兒(多思考點正事),可以讓我跟丞相、御史大夫認真計議此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