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法的重要作用
【『田獵畢弋,非以盈宮室也;征斂百姓,非以充府庫也。慘怛以補不足,禮節以損有餘,多信而寡貌,其禮可守,其言可復,其跡可履。』】 出自【群書治要】卷十【孔子家語】。 『田獵』,打獵;『畢』,掩網的意思,是捕捉鳥兔的一種網;『弋』,夾注曰:『繳射也』,把箭系在繩子上再射出去。打獵捕捉鳥獸,不是爲了充盈宮室;徵收賦稅也不是爲了充實國庫。 『慘怛以補不足,禮節以損有餘,多信而寡貌。』 『慘怛』,憂傷悲痛;『寡貌』,質樸自然、不加矯飾。而是以悲憫之心補給不足之人;用禮儀節度以減損有餘之人;重視誠信,不重視浮華矯飾。要通過國家的宏觀調控來減少貧富差距,避免富者更富、窮者更窮。富的人就會驕奢淫逸,貧窮的人連溫飽問題都不能夠得以解決,就會鋌而走險,違法亂紀。 【群書治要·說苑】中記載,魏文侯問李克,刑法產生的根源。『刑法是爲什麼產生呢?』李克回答說:『生於奸邪淫佚之行也』。他指出,刑法產生的根源在於人們邪曲不正的、放縱奢侈的行爲。 『凡奸邪之心,饑寒而起;淫佚者,文飾之耗。……饑寒並至,而能不爲奸邪者,未之有也;男女飾美以相矜,而能無淫佚者,未嘗有也。故上不禁技功,則國貧民侈。國貧民侈,則貧窮者爲奸邪,而富足者爲淫佚,則驅民而爲邪也。民已爲邪,因以法隨而誅之,則是爲民設陷也。刑罰之起有源,人主不塞其本,而督其末,傷國之道也。』 李克認爲,凡是奸邪這種念頭不是偶然產生的,都是因爲饑寒交迫,不得已才引起的。而淫佚放縱的行爲是因爲耗神於文飾。也就是過分地關注奢侈品,怎麼打扮得美貌,怎麼來進行裝飾。饑寒交迫而能不做奸邪之事的人是很少的。男女裝扮精美,並且以此互相誇耀而能不驕奢淫逸的人,也是未曾有過的。所以君主不禁止奇技淫巧,防止其泛濫,導致的結果就是國家越發貧窮,百姓越來越奢靡浪費。 國家貧困、百姓奢侈,貧窮者爲了謀求享受,就去做奸邪之事;富足者則會放縱慾望,做出荒淫之行。這等於驅使著百姓去做壞事。百姓既已被驅向邪路做出壞事,又隨即用法令誅殺他們。這不就是像給百姓設下了陷阱一樣嗎?所以刑罰的興起是有根源的,君主如果不從根本上加以杜絕,而只從枝末上來禁止人們的惡行,這是『傷國之道』。 【崔寔政論】中也說:『夫人之情,莫不樂富貴榮華,美服麗飾,鏗鏘眩耀,芬芳嘉味者也。晝則思之,夜則夢焉,唯斯之務,無須臾不存於心,猶急水之歸下,下川之赴壑。』 人性和人情是不一樣的,人性是清淨無染的,它沒有任何的欲求,就像水一樣清澈,沒有任何污染。但是人情,就是人的習氣、習染,確實喜歡榮華富貴,華美的服裝、漂亮的飾品、鏗鏘作響的音樂、炫人眼目的光彩,還有香噴噴的美味佳餚,這都是人情所喜好的。白天想著這些事,夢裡做夢,還是想著這些事,一心一意就想著吃喝玩樂,須臾都不離開自己的心。就像水往下流,瀑布會往深谷里流一樣,自然而然。 古人把人的欲望看得非常清楚,所以把『欲』比作深淵,如果人對自己的欲望不加節制,任其發展,最後連自己也無法約束、控制自己。古人認識到這一點,所以制定『禮』來節制人們不合適的欲望,防患於未然。所以古人很早就告誡人們,不要對自己控制欲望的能力太過自信,要遠離不正當的欲求。『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不要看到那些可以產生欲求的東西,因爲看了之後容易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人克制自己欲望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要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斗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這樣就可以遠離污染,保持清淨心。既然受不了誘惑,就要懂得遠離,以保護自己。當然更高層的功夫是見了錢、見了美色等引起人慾望的東西,他也不被沾染,『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但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對於普通人來說,還是以遠離爲好。 【崔寔政論】中接著說,現在市場上都賣華麗的工藝品,商家賣僭禮的服飾,百工也可以做奢侈品。人們看到能夠滿足自己欲望的東西,經受不住誘惑就會購買。而商人之流,家家戶戶都超級享受,奢靡無度。國家的政策一旦有了偏失,普天之下的人都會去追求奢侈浪費、違背禮儀的生活,這是時勢潮流驅使他們這樣做的,因而這是天下最讓人憂心的事情之一。 這說明人之常情,莫不喜好並追逐物質的享受。好了還想再好,奢靡還想再奢靡,所以競奢鬥富無有止境。如果任其發展,就會做出違背本性、越禮非分、乃至喪天害理的事情來。所以古人把『欲』比作深淵,提出要調理情感、節制欲望。 所以先王治理天下,『必明法度以閉民欲,崇堤防以御水害』,通過禮法制度,限制富裕的人生活過分奢靡,並通過教育使人明白『成由勤儉敗由奢』的道理。從而教導富人把欲望、享樂調適在合理的範圍內,做到『富而好禮』。現在很多人說,要設立好的制度,來反對奢靡之風。比如提倡八項規定,對於黨員領導幹部的奢靡之風有了很大的約束力。但是對於商人,他們還是該浪費就浪費,該享受就享受。中國古人很早就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制定禮來約束富人過分奢靡的行爲。你再有錢,但是沒有達到一定的級別,或者沒有對國家建功立業,這樣的器物,這樣的東西,你就不能夠用。這其實是從制度上避免奢靡之風的做法,但是現代人認爲是封建的,是落後的,把它當成封建的禮教加以排斥、批判。所以現在對於奢靡之風怎樣從制度上進行約束,並沒有想出太好的辦法。 『其禮可守,其言可復,其跡可履。』 他的禮儀可爲遵守,他的言語可被力行,他的行爲可爲踐履效仿。因爲他所倡導的,自己首先做到,『上行而下效』。而當前道德教育一個不得力的重要原因是很多人把道德教育理解爲說教,也把它變成了說教。所以道德教育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必要。也就很少有領導能夠像重視經濟建設的程度來重視道德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