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卷11上義9義兵利民詩解
題文詩: 霸王之道,以謀慮之,以策圖之,挾義而動, 非己圖存,以存亡民.聞敵國君,暴虐其民, 舉兵臨境,責以不義,刺以過行.兵至其郊, 令軍帥曰:無伐樹木,無掘墳墓,無敗五穀, 無焚積聚,無捕民虜,無聚六畜,發號施令: 其國之君,逆悖天地,侮辱鬼神,決獄不平, 殺戮無罪,天之所誅,民之所讎,兵之來也, 以廢不義,而授有德,敢逆天道,亂民之賊, 身死族滅.以家聽者,祿之以家;以里聽者, 賞之以里;以鄉聽者,封之以鄉;以縣聽者, 封侯其縣.攻克其國,不及其民,廢其昏君, 易其暴政,尊其秀士,顯其賢良,振其孤寡, 恤其貧窮,出其囹圄,賞其有功,百姓夾道, 開戶內之,漬米儲之,唯恐不來.義兵至境, 不戰而止,不義之兵,伏屍流血,相交以前. 爲地戰者,不能成王,爲身求者,不能立功, 舉事爲民,民眾助之,以自爲者,民眾去之, 眾之所動,雖弱必強,眾之所去,雖大必亡. 正文: 老子曰:霸王之道,以謀慮之,以策圖之,挾義而動,非以圖存也,將以存亡也。故聞敵國之君,有暴虐其民者,即舉兵而臨其境,責以不義,刺以過行。兵至其郊,令軍帥曰:無伐樹木,無掘墳墓,無敗五穀,無焚積聚,無捕民虜,無聚六畜,乃發號施令曰:其國之君,逆天地,侮鬼神,決獄不平,殺戮無罪,天之所誅,民之所讎也,兵之來也,以廢不義而授有德也,有敢逆天道,亂民之賊者,身死族滅,以家聽者祿以家,以里聽者賞以里,以鄉聽者封以鄉,以縣聽者侯其縣。克其國不及其民,廢其君,易其政,尊其秀士,顯其賢良,振其孤寡,恤其貧窮,出其囹圄,賞其有功,百姓開戶而內之,漬米而儲之,唯恐其不來也。義兵至於境,不戰而止,不義之兵,至於伏屍流血,相交以前。故爲地戰者,不能成其王,爲身求者,不能立其功,舉事以爲人者,眾助之,以自爲者,眾去之,眾之所動,雖弱必強,眾之所去,雖大必亡。 (默希子注) 老子曰:霸王之道,以謀慮之,以策圖之。挾義而動,非以圖存也。將以存亡也。存其亡者。故聞敵國之君,有暴虐其民者,即舉兵而臨其境,責以不義,刺以過行。兵至其郊,令軍帥曰:無伐樹木,無掘墳墓,無敗五穀,無焚積聚,無捕民虜,無聚六畜。乃發號施令曰:其國之君,逆天地,侮鬼神,決獄不平,殺戮無罪,天之所誅,民之所讎也。兵之來也,以廢不義而授有德也。有敢逆天道、亂民之賊者,身死族滅。以家聽者,祿以家;以里聽者,賞以里;以鄉聽者,封以鄉;以縣聽者,侯其縣。克其國,不及其民;廢其君,易其政,尊其秀士,顯其賢良,振其孤寡,恤其貧窮,出其圖圄,賞其有功。百姓開戶而內之,漬米而儲之,唯恐其不來也。義兵至於境,不戰而止。義兵所臨,明告天地;幽通鬼神,德被萬物;以辭禧眾,以罪問敵,亦非容易而動兇器。百姓悅戴,唯恐不至。殷湯文武,以義而平暴亂也。不義之兵,至於伏屍流血,相交以前。故爲地戰者,不能成其王;爲身求者,不能立其功。舉事以爲人者,眾助之;以自爲者,眾去之。眾之所動,雖弱必強;眾之所去,雖大必亡。不義之兵,以強浚弱,恃大侵小,戮無辜,害有道。雖屠城萬計,掠地千里,其由項籍威鎮海內,氣吞宇宙,勢拔丘阜,終爲高祖所摧折者,以其不循道理,雖大必敗,雖強必亡,圖霸尚不可得,而況欲成王業者乎? 參考譯文: 老子說:能夠成就霸王的人的做法是,用謀略計劃全局,用策略一步步實施,以行仁義爲宗旨,不只是爲了自己生存,而是爲了危亡的國家之人民能夠生存。所以霸王聽到敵國的君王,有暴虐他的百姓,就會派出軍隊到這個國家的邊境,責備這個君王不行仁義之事,要求他立即改正。軍隊到了敵國的城郊,命令軍隊統帥:不要砍伐樹木,不要發掘墳墓,不要敗壞五穀,不要燒毀人民的積聚,不要抓捕百姓作爲俘虜,不要搶奪百姓的六畜;接著向全天下公布,這個國家的君王,悖逆天地,侮辱鬼神,斷獄不公正,殺戮無罪之人,上天希望他滅亡,人民視其爲仇人;我們的軍隊是正義之師,是替天行道滅亡不義之人,選舉有德之人來治理這個國家,如果有敢於違逆天地,擾亂百姓的賊人,身死族滅,如果能夠以一家人聽從號召的賞賜全家,能夠以一里之人聽從號召的賞賜一里之人,能夠以一鄉聽從號召的封以鄉侯,能夠以一縣聽從號召的封以縣侯。戰勝這個國家而不針對人民,廢棄其君王改變暴政,尊崇優秀人才,表彰賢亮俊傑,扶助孤寡老弱,撫恤貧窮困苦,釋放無罪之人,獎賞有功人員。這樣百姓都開門歡迎義兵,主動獻出糧食供給義兵,生怕義兵不來救助他們。所以正義之兵到了邊境,總是能夠不戰而勝,而不義之兵就會死傷慘重,紛紛棄暗投明。所以爲了爭地而戰,不能成爲霸王,爲了名聲而戰,不能成就大功,凡是做事情爲了天下人的,天下人都幫助他,做事情爲了自己的,天下人都拋棄他,天下人都幫助的人,即使弱小一定能夠強大起來,天下人都拋棄之人,即使再強大也一定會滅亡。 9-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