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48|回覆: 0

[儒家文化] 一定要警戒!不可多話,不可多事

[複製連結]
劉余莉 發表於 2023-7-28 18: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在事物萌芽的時候,就要小心謹慎,把它防護在萌芽階段。

在事物萌芽的時候,就要小心謹慎,把它防護在萌芽階段。

『孔子觀周,遂入大祖后稷之廟。廟堂右階之前,有金人焉,參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安樂必誡,無行所悔。勿謂何傷,其禍將長;勿謂何害,其禍將大;勿謂不聞,神將伺人。焰焰不滅,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終爲江河。綿綿不絕,或成網羅;豪末不扎,將尋斧柯。誠能慎之,福之根也;口是何傷,禍之門也。」』】

出自【群書治要】卷十【孔子家語】。

孔子觀周,遂入大祖后稷之廟。』孔子帶著弟子們去周家參觀,進入了供奉周家始祖的后稷廟。

廟堂右階之前,有金人焉,參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參』,通『三』。『緘』,緘封。廟堂右邊階梯前有一尊銅鑄的人像,嘴巴被封了三層,背上刻有銘文:『這就是古代說話謹慎的人』。提醒人們對言語要非常地謹慎。

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安樂必誡,無行所悔』。要警戒啊!不要多說話,說話多則過失多;不要多事,多事則多憂患。安逸快樂時一定要警戒,不要做任何令自己後悔的事情。不要多說話,因爲言多必失;不要多事,人事情一多,心就很難定下來,如果考慮得不周密,就會做錯事,爲自己招來憂患。即使生活在安樂的環境中,也一定要戒慎恐懼,不要做任何令自己後悔的事。特別是領導幹部,在面對財色名利的誘惑時,一定要保持『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態度。當別人拿著金錢、美色來誘惑自己的時候,不要很得意,覺得自己是領導,別人都來巴結、討好自己。其實,自己不過是站在懸崖面前,別人拿著誘餌,誘惑自己跳下懸崖,如果把持不好,一隻腳踏進懸崖,還想後悔?後悔後悔,那都是後面才悔,悔之晚矣!這就是古人所說的『一失足而成千古恨』。

太宗皇帝曾說:『古人說,飛鳥栖息於樹林,還唯恐樹木不夠高,要築巢於樹木的頂端。魚藏在水中,還唯恐水不夠深,所以穴居於水底洞穴之中。然而,它們依然被人們所捕獲,就是因爲它們貪圖誘餌,抵不住誘惑的緣故。現在大臣接受任命,居高官、享厚祿,應當忠誠正直、廉潔無私。這樣才沒有災禍,長守富貴。古人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那些以身試法的人,都是因爲貪圖財利。這些人與那些魚和鳥又有什麼不同?你們應當好好想想這些話,作爲借鑑和告誡。』

學習【群書治要】對於反腐倡廉是有幫助的,如果領導幹部都能讀這些歷史教訓,也看一看太宗是如何身體力行聖賢教誨的,就知道貪財好利的結果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得不償失。太宗還引用『禍福無門,惟人自召』這句話。這些道理能夠明白了,讓去貪污受賄,把錢擺在面前,都不敢去妄取。這就是『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

勿謂何傷,其禍將長;勿謂何害,其禍將大;勿謂不聞,神將伺人。』 不要認爲這沒什麼關係,要知道它後患無窮。不要認爲這沒多大害處,它的禍害會越來越大。更不要認爲沒人知道,其實神明無時無刻不在暗中觀察。

焰焰不滅,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終爲江河。綿綿不絕,或成網羅;豪末不扎,將尋斧柯。誠能慎之,福之根也;口是何傷,禍之門也。』 『焰焰』,火苗初起的樣子。『焰』,火苗剛升起的時候。『壅』,擁塞。『豪末』,『豪』通『毫』,毫毛的末端,比喻非常微細的東西。

這裡做了幾個比喻,反覆強調防微杜漸、謹小慎微的重要性。火苗剛剛初起的時候不去撲滅它,等到熊熊烈火的時候,又該怎麼辦;涓涓細流不去堵塞,終究會匯聚成大江大河;綿綿的細絲不予斬斷,或許就會織成網羅;樹苗剛剛萌芽的時候,不將它拔除,將來要拔除的時候就必須尋用大斧。確實能夠慎重行事,就確立了福佑的根基。不要認爲多言善辯沒有什麼損傷,它正是致禍的門徑。這都是要謹言慎行,在事物萌芽的時候,就要小心謹慎,把它防護在萌芽階段。

歷史上有一位張恭懿,他到都察院任職。當時的廷相王台長對他非常器重,覺得他是可塑之才,所以特別提點他,對他講:『昨天下過雨之後,我出門看到一車人,穿著新鞋下了車。他們從灰場經歷長安街走了很遠的路。雨後的地很泥濘,因爲穿著新鞋,他們都選擇比較干的地方去踩,唯恐自己的新鞋被泥水染污,非常小心謹慎。但是他們到了貰城後,土地越來越泥濘,偶然一次把鞋沾髒了,就不再像以前那樣顧惜自己的鞋子了。』他接著說:『居身之道,亦猶是耳;倘一失足,無所不至矣。』爲官修身之道也是如此,就像新鞋沾上了泥水,第一次被染污之後,就不再像以前那樣小心謹慎了。如果第一次把持不好自己,比如第一次收了賄賂,第一次犯下邪淫,以後惡事連連,就不再顧惜。張恭懿非常感佩王台長這番話,所以終身謹記。

這個故事提醒人們,在沒有作惡之前能夠嚴守自己的節操,把持得很好,但是第一次放縱之後,就可能一錯再錯,很難像以前那樣把持自己的操守。所以人一定要懂得慎於始,懂得把貪慾消滅在萌芽階段。當然,已經做錯的,也要懂得『亡羊補牢,未爲遲也』,否則就會一錯再錯,鑄成大錯,一失足成千古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