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18|回覆: 0

[儒家學說] 【傅子】卷2舉賢詩解2聖不世出賢能之士何世無之顧求與不求耳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9-14 21:33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傅子】2舉賢詩解2聖不世出賢能之士何世無之顧求與不求耳
題文詩:
昔人,居上取士,難故虛心,而聽下,
知在下相,接之易故,因人致人.舜舉,
,陶致天,下之士易;湯舉伊尹,
,伊尹致天,下之士易.故舉一人,
而聽之者,能成王道.舉二人而,聽之者能,
霸道也.舉三人而,聽之者僅,存之道也.
聽一人者,何以王也,任明致信.聽二人者,
何以霸也,任術設疑.聽三人何,以僅存也,
從二求一.明主任人,之道專致,人之道博.
任人道專,邪不得間;致人道博,下無所壅.
任人之道,不專讒說,起異心生:致人之道,
不博則殊,塞而良,材屈使舜,未得,
伊尹,不求賢則,上下不交,大業廢矣.
既得,既得伊尹,而又人人,自用是代,
大匠斫也.君臣易位,勞神之道.今之人或,
抵掌而言,稱古多賢,患世無人,不自三省,
坐誣一世,豈不甚耶!夫聖人者,不世而出,
賢能之士,何世無之,何知其然,舜興而五,
臣顯武王,興九賢進,齊桓之霸,管仲爲謀,
秦孝之強,商君佐之,以法欲王,則王佐至,
欲霸則其,霸臣出欲,富國強兵,則富國強,
兵之人往,求無不得,唱無不和,是以天下,
之不乏賢.顧求與不,求耳何憂,天下無人!
賢者真情,真情遍在,正義不滅,賢能常在.
【原文】

昔人知居上取士之難,故虛心而下聽,知在下相接之易,故因人以致人。舜之舉咎陶[38] 難,得咎陶致天下之士易;湯之舉伊尹[39] 難,得伊尹致天下之士易。故舉一人而聽之者, 王道也。舉二人而聽之者,霸道也。舉三人而聽之者,僅存之道也。聽-一人何以王也,任明而致信也。聽二人何以霸也,任術而設疑也。聽三人何以僅存也,從二而求一也。 明主任人之道專,致人之道博。任人道專,故邪不得間[40] ;致人之道博,故下無所壅。任人之道不專,則讒說起而異心生:致人之道不博,則殊塗塞而良材屈。使舜未得咎陶,湯未得伊尹,而不求賢,則上下不交而大業廢矣。既得咎陶,既得伊尹,而又人人自用,是代大匠斫也。君臣易位,勞神之道也。今之人或抵掌[41] 而言,稱古多賢,患世無人,退不自三省[42],而坐誣[43] 一世,豈不甚耶!夫聖人者,不世而出者也,賢能之士,何世無之,何以知其然,舜興而五臣[44] 顯,武王興而九賢進,齊桓之霸,管仲[45]爲之謀,秦孝[46]之強,商君[47] 佐之以法,欲王則王佐[48] 至,欲霸則霸臣[49] 出,欲富國強兵,則富國強兵之人往,求無不得,唱無不和,是以天下之不乏賢也。顧求與不求耳,何憂天下之無人乎!
【注釋】
[38] 咎陶:亦作『咎繇』,即皋陶。舜之賢臣。
[39] 伊尹:商初大臣。因其母在伊水居住,故以伊爲氏。尹爲官名。
[40] 間:挑拔,使人不和。
[41] 抵掌:即『抵掌』。擊掌。一說是以一手覆按另一. 手的手掌。
[42] 三省:省察三事。【論語.學而】:『曾子日: '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後泛指認真反省自己的過失。
[43] 坐誣:此處意爲坐而誣人。誣,無中生有、捏造事實害人。 『坐誣』作爲一個詞,意爲以誣告罪被究辦。
[44] 五臣:五個臣子。這裡指舜帝五臣。 【論語●泰伯】:『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何晏注: 『孔曰: '禹、稷、契、皋陶、伯益。
[45] 管仲: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輔佐齊桓公成爲春秋時期的第一 霸主。
[46] 秦孝:即秦孝公,戰國時秦國國君。秦獻公之子。在位期間,重用衛鞅(即商鞅)實行變法,獎勵耕戰,並遷都咸陽(今陝西咸陽東北),建立縣制行政,開阡陌,在加強中央集權的同時,不斷增進農業生產。對外,秦與楚和親,與韓訂
約,聯齊、趙攻魏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拓地至洛水以東,自此國力日強,爲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47] 商君:即商鞅,戰國時期政治家、思想家,先秦法家代表人物。
【譯文】

過去人都知道在上位者選取人才的艱難,所以虛心聽取下級的意見;知道處於下位者相互接觸比較容易,所以在上者憑藉下邊的人來招引人才。舜舉拔皋陶難,但利用皋陶羅致天下之士容易;商湯舉拔伊尹難,但利用伊尹羅致天下之士卻容
易。所以說,選拔一個人,又能聽取其意見,這是能成就王業的治國之道;選拔兩個人,並能分別聽取他們的意見,這是能稱霸諸侯的治國之道;選拔三個人,又能分別聽取他們的意見,這僅僅是不亡國的治理辦法。聽-一個人的進言爲什麼能成就王業呢?這是因爲依仗其賢明且又能給予信任。聽取兩個人的進言爲什麼能成就霸業呢?這是因爲依仗其策略,而又懷有疑慮。聽取三個人的進言,爲什麼僅能不亡國呢?這是因爲聽從兩人意見,又要徵求另一人的意見。明智的君主,用人之道專招攬人才的途徑寬廣。用人之道專一,所以邪惡之徒不能離間;招攬人才的途徑寬廣,進才之路才不會被壅塞。用人之道不專一,讒言就會出現,異心就會產生;招攬人才的途徑不寬廣,則各條管道都會堵塞,而人才也會被埋沒。
假如舜沒有得到皋陶、商湯沒有得到伊尹,而又不去訪求賢才,就會上下不遇合,而使大業衰敗。既已得到皋陶,既已得到伊尹,卻還每個人都由君主自己選用,這就是代替大工匠去砍制木器。國君和大臣易位,這是勞神之道。當今,有人合掌談論,稱讚古代賢人多,憂慮今世缺少有才能的人。不退身再三自省,卻憑空誣衊當世之人,豈不太過分了嗎?聖人,不是任何時代都會有的;賢能的人,卻任何時代都會有。憑什麼知道是這樣呢?虞舜興起而五臣得以顯貴,武王興起而九賢進入朝廷。齊桓公稱霸,是因爲管仲給他出謀;秦孝公強大,靠的是商鞅變法。想成就王業,就會有輔佐其行王道的大臣前來;想成就霸業,就會有輔助他成霸業的臣子出現;想富國強兵,就會有幫助他富國強兵的人投奔。其所求沒有得不到的,其宣導沒有不回應的。因此說,天下不缺乏賢能的人,只看你求取不求取罷了,何必擔憂天下會沒有人才呢?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