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78|回覆: 0

[漢語詞典] 語境對詞義的決定作用(1)

[複製連結]
濟世 發表於 2012-5-24 17: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北方教育
語境的概念,源於人類語言學家馬林諾夫斯基。他認爲語言不是一套完備的體系,語言的意義不可能完全由它自身而要由語境來決定。語境可分狹義和廣義兩類,狹義語境指話語產生的當時及其前後的各種事件,可稱爲『情景語境』,包括書面語的上下文或口語的前言後語所形成的語境,又稱小語境;廣義語境則包括話語產生的整個文化背景,可稱爲『文化語境』,除包括狹義語境外,還包括與人的言語表達行爲有關的時間、地點、人物身份、環境氣氛、社會背景等,因而又稱爲大語境。倫敦學派的創始人約翰・魯伯特・弗斯吸收了馬林諾夫斯基的語境概念,並主張語境有兩種:一種語境來自語言內部,即一個結構和一個系統內各個成分之間的組合關係;另一種語境來自語言外部,即語言是不可能和語境分開的。西方語言學家對語境理論的闡述對於我們今天對語境與詞義的理解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詞義除了組合表現出來的意義外是由環境補充、確定的。因此,詞義的運用、理解與交際的環境,說聽雙方的職業身份、心情、生活經歷等等都有密切的關係。一個句子究竟說的是什麼意思,往往需要參與交際的人自己去補充。而交際的語言環境則可以使詞語具有比較確切的意義。具體的說,語境就是客觀因素和使用語言的人的主觀因素所構成的使用語言的環境。語境的功能有兩個:其一是解釋功能,其二是過濾功能。語境不僅幫助我們推究詞義,還幫助我們防止不合規範的語言現象的出現。因此,在我們學習和工作中,研究語境對詞義的影響是很有必要的。下面來共同探討一下:
  (一)社會語境決定詞義
  (1)歷史社會環境
  在不同時代,所處社會環境不同,語言環境也肯定有所不同。學習時一定要注意到這種不同,才能更好地理解詞義,理解文章的主旨所在。例如:
  小說【六十年的變遷》裡季交恕問方維夏:『你知道這個消息嗎?』方:『什麼消息?』季:『蔣介石開刀了啦!』方:『什麼病開刀?』季:『你還睡覺!殺人!』顯然方沒聯繫到1927年社會革命形勢的變化,就不明白『開刀』兩字究竟指什麼,要別人做進一步的解釋。
  (2)語用社會環境
  詞的『組合意義』的研究就是在語用社會環境影響下詞義的若干變異意義,即交位變體,是受整個社會語言內部因素影響的結果,主要是一個義位受近鄰或遠鄰的義位『語義溢出』作用而獲得的新義。例如:
  A.這小東西,真可愛!
  B.這是些什麼東西!
  同樣的『東西』,但由於說話人的語氣,聲調不同,而使兩者的基本義和附加義有所不同。『東西』【現代漢語詞典】中有這樣的義項:具體或抽象的事物。但在第一句話中的『東西』,特指說話者喜愛的小動物或小孩子,使基本義縮小,並且具有了喜愛的情感附加義。第二句話中『東西』指讓說話者厭惡的事物,具有了厭惡的情感附加義。
  (二)上下文語境決定詞義
  (1)詞語言義的變體――言語義
  語言義是指作爲語言建築材料的一個詞彙單位,或語言的詞彙系統中的一個成員。也就是詞的基義或概念義。『言語義』是指進入特定語境或言語片斷的詞,實際上指什麼,現代語義學稱爲組合義,也就是義位處在言語組合中的變體。有的語言學家稱這種義位變體爲詞的『涵義』而不是『意義』。詞典上所列的義項,都是詞的語言義,而不可能,也不必要把詞在不同語境中的言語義即義位變體都列上。例如:
  A.場景:手術室門外,焦急地守候著正在進行子宮肌瘤摘除手術的病人家屬,門開了,醫生出來。
  病人家屬問:『切了嗎?』
  醫生答:『切了。』
  根據上下場景提示,這『切了』的一問一答是指『肌瘤切除』。
  B.場景:一年後,這位醫生來到一群老太太中鍛鍊。
  大夥問:『切了嗎?』
  醫生答:『切了。大家都一樣,到了退休年齡誰還能例外?』根據上下場景提示,這裡的『切了』是指辦理離退休手續只能按年齡『一刀切』。
  C.場景:鍛鍊完,醫生回家。見女兒在看書,記起出門時要她把排骨切好。
  醫生問:『切了嗎?』
  女兒答:『早就切好啦。』
  根據上下場景提示,這裡的『切了』是指切排骨。
  看,『切』『了』『嗎』這三個語詞符號本來是從交際場景中抽象出來的,在詞典里都有全民共同理解的確定詞義即語言義,其組詞成句的方式也是符合高度抽象的漢語語法規律的。但經組成『切了嗎?』『切了』這兩個非主謂句進入不同交際場景後,無論是充當疑問句或陳述句,其話語含義並不一樣,卻又能順利地進行思想交流。在醫院和家裡的對話,話語含義和字面意義一致,但『切』的具體對象不同,這是交際場景使抽象的語義具體化;而在鍛鍊時的對話,明顯含有超越字面意義的寓義了。這是交際場景賦予話語的寓義。『切』這個詞在辭典中過去沒有,今後也不會增加『退休』這個義項。這就是語言義的變體――言語義。
  (2)篇張語境的延伸――具體語境
  很多的話都要聯繫具體的語言環境才能了解它的確切的意思,同樣的話,兩個人處境不同,可能會作截然相反的理解。例如:
  【智取威虎山】劇中:坐山雕拿到楊子榮獻上的聯絡圖狂喜,楊子榮壓著怒火,對行將覆滅的眾匪說:『聯絡圖一到手,牡丹江一帶就是我們的了。』這裡的『我們』在這種語境中,具有『包容』和『排除』兩個相反的義項。匪徒聽了這話認爲『我們』一詞包括他們在內,可是楊子榮說的『我們』一詞則排除匪徒之外,這語言中的奧妙,觀眾一聽就明白。幽默,含蓄的語言,會使觀眾心情鬆緩舒適,但如果不是這個語境,而是楊子榮面對戰友說這話,『我們』就只能有一種義項。
  (3)語義範圍的改變――組合義
  在交際過程中,上下文語境隨時給詞義以強烈的影響,增加或減少,改變詞義所表示的範圍,以適應交際的廣泛需要,例如:
  『菜』,孤立起來看,『菜』的詞義是『蔬菜,可做副食用的植物。』一旦進入上下文語境,義位間,義位內部的變化都有可能。『買菜』『吃菜』兩個義位的組合,使『菜』的義位擴大爲泛指包括『蛋品、肉類、蔬菜』在內的副食品,由此可見『菜』的義位由於組合發生了廣化。『摘菜』『泡菜』『漬菜』通過義位的組合,使『菜』的義位不同程度縮小,限於白菜,蘿蔔等。『摘菜』有兩個意思:一是摘好可做菜的植物果實或葉子。二是去掉黃爛的葉子。這實際上也從另一角度限制了『菜』的範圍,由此可見,這三個組合使『菜』義位發生了狹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