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王世保 就在中國社會陷入由西醫和現代科技主導的醫療服務體系所造成的『看病貴、看病難』的醫療危機之後,爲了充分利用西方社會所不具有的中醫資源優勢,中國政府近年來在社會各界有識之士的大力呼籲之下不斷地從政策法規和財政上去扶持中醫院的發展。中國醫政管理部門一廂情願地認爲這樣就可以充分發揮中醫的替補優勢,繼而突破當前的醫療困境。然而,與中國政府強力扶持形成極大落差的是,全國各地的中醫院即使在強力扶持下仍舊錶現出先天不足的頹勢,多數都是依靠國家財政補貼和西醫化傾向而苟延殘喘地存在著。顯然,中國政府近年來對中醫院的大力扶持並沒有有效地促進中醫的發展,進而緩解既有的醫療危機。
面對這種讓人沮喪的結果,或許多數人會問:爲何中醫院不能象西醫院那樣在國家大力扶持下走向快速發展?對這個問題的解答,不僅能夠讓人們加深對中醫的發生規律和文化特徵的認識,還可以清楚地認識到國家強力扶持中醫院對中醫自身發展所造成的毀滅性的危害。
一、個體診所相對於西醫院的競爭優勢
中國社會目前是中西醫兩種醫療保健體系並存,每一個患者都可自由地選擇自己所傾向的醫療途徑。在激烈競爭的醫療市場中,無論是西醫還是中醫只有充分發揮自己的競爭優勢才能維護和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才能更好地發揮維護人民健康的社會功能。醫院這種現代化的醫療保健場所是從西醫內部衍生出來的,它符合西醫的診療分工化和程序化的特徵。無疑,西醫在現代社會的演進中選擇了醫院這種規模化的終端診療服務場所充分發揮了其規模化競爭的優勢,大大地拓展了自己的醫療陣地。但當中國政府在二十世紀把醫院這種規模化的終端診療服務場強加給中醫時,這就明顯違背了中醫自身的文化特徵和發生規律。中醫不具有診療分工化的特徵,它『簡便廉驗』的固有特徵決定了其原發形態個體診所才是其發揮競爭優勢的終端形態。
首先,中醫個體診所相對於中醫院具有低成本和高盈利的優勢,這保證了其在現代市場經濟社會中的有效生存。
無論是西醫還是中醫的診療機構,在現代市場經濟社會中既是一個醫療實體,也是一個經濟實體。作爲依靠提供醫療保健服務的經濟實體,其生存應是建立在獲取一定利潤之上的。中醫院之所以在現代經濟社會中一直處於苟延殘喘的狀態,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其經營規模與其提供的醫療保健服務的特徵不相適應上。我們知道西醫的診療分工化決定了其診療程序的複雜化和設施設備的規模化,由於每一道診療程序都要收取費用,所以西醫院的規模化在高成本的基礎上可以帶來高額利潤,繼而保證自己更好地生存。相對於西醫而言,由於中醫診療『簡便』的特徵,中醫院高成本的規模化並不能帶來象西醫院那樣的高利潤,高成本低利潤的效益狀況導致中醫院不可避免地面臨生存危機。
但個體診所與中醫院的狀況就不一樣了,沒有那些高成本的設施設備,更沒有那些因爲運行設施設備而必須配備的大量閒雜人員,由一個中醫家和幾個學徒一起經營的個體診所所需要的成本費用非常低。由於個體診所不受中醫院的上下班和中醫家接受患者數量的限制,中醫家在家庭診所里一天24小時隨時可以接診,這就保證了獲取利潤的空間。因此,就在這種低成本的基礎上,中醫家可以憑著自己的醫術優勢獲得較高的利潤,這是中醫院所無法望其項背的。有了較高利潤的保證,中醫個體診所在面對西醫院的競爭時也就具有了堅實的生存保證,不會出現中醫院那樣的生存危機。
其次,中醫個體診所相對於中醫院更能發揮中醫的診療優勢,這保證了中醫理論在現代社會中的可持續性發展。
正是中醫院在高成本的規模化基礎上不能獲取西醫院那樣的高額利潤,生存危機迫使所有的中醫院都拋棄了『簡便廉驗』的特徵,走向了西化,即採用西醫的診療設備和相應的醫療人員,同時使用價格高昂的中成藥、中西醫治療儀器和設備以及西藥,並象西醫院那樣爲患者提供住院服務,儘可能地盡最大限度地從患者身上榨取利潤。中醫院爲了能夠生存下去,在走向西化的同時,也拉動了中醫教育和理論研究的西化。西化的中醫教育和理論研究導致中醫隊伍出現異質性的轉化,即他們多數成爲了精通西醫的偽中醫。中醫隊伍的偽化導致中醫隊伍整體理論和臨床水平的下降,而中醫的診療優勢也隨之幾乎喪失殆盡。
與西化的中醫院相比,中醫個體診所就不存著生存的危機。由於西化需要大量的設施設備費用,受個人資金有限的限制,這就迫使經營個體診所的中醫家放棄任何利用西醫診療設備的幻想,在中醫固有的四診上下功夫,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切切實實地爲病人提供『簡便廉驗』的診療服務。只有中醫的『簡便廉驗』的固有特徵得以有效地繼承和發揮,中醫理論才能在臨床實踐中保持可持續性發展。
從以上兩點論述可以看出,西醫的競爭優勢體現在規模化的西醫院上,而中醫的競爭優勢體現在家庭化的個體診所上。當中國政府強行地要求中醫必須以中醫院的表現形態去生存下去的時候,這到底是在扶持中醫還是在扼殺中醫?
二、扶持中醫院本質上就是『曲線廢醫』
無疑,唯科學主義是中國政府的主導意識形態。受這種偏狹的時代精神的控制,中國政府在發展中醫的時候,必然以符合這種意識形態的西醫和現代科技爲參照標準。在西醫和現代科技的示範效應下,中國政府要極力消除中醫的固屬文化特徵,以便將其納入與其異質的西醫和現代科技體系之中。作爲中醫發揮社會功能的終端環節,中醫院這種怪胎就是這種唯科學主義的狹隘意識作用於中醫的產物。
中醫院既是中國政府在唯科學主義的狹隘意識作用下製造出來的,那麼即使它象畸形兒一樣難以存活下去,中國政府也要盡力維持其存在。這就是中國政府一提到要充分發揮中醫的社會功能,就必然要對全國各地的中醫院從財政和政策上進行大力扶持。然而,這個不可能長久存活下去的政治怪胎的短暫存在,極大地阻礙了中醫的發展和社會功能的正常發揮。中國政府對中醫院的大力扶持本質上也就成爲了『曲線廢醫』。
首先,中國政府繼續大力扶持中醫院,也就是繼續推動中醫西化。
毫無疑問,中醫院即使在獲得大量的國家財政補貼的情況下,獲利的心理任然會驅使其保持西化的傾向;而中醫院西化的需要又反過來作用於中醫家隊伍,迫使其理論和思維走向西醫化,繼而游離在中醫理論之外;游離在西醫和現代科技之中的中醫隊伍會繼續強化中醫的異化性改造,繼而推動中醫在衰敗的現實基礎上進一步走向消亡。
其次,中國各級醫政管理部門爲了維護中醫院的利益,以各種名義限制或者取消中醫診所,也就進一步抑制了中醫優勢的發揮,消滅了新生的中醫後備軍。
由於全國各地的中醫院多是各級地方政府開辦的,爲了維護這些中醫院的有限利益,各級醫政管理部門借著限制醫療資源惡性競爭的名義,採取限制數量或者直接取締的措施阻礙了中醫個體診所的開辦。由於中醫競爭的優勢和發揮醫療優勢的表現形態受到抑制,中醫也就喪失了充分發揮自己社會功能的機會。同時,由於相關的醫療法規規定了剛畢業的中醫學生必須在中醫院裡實踐一段時間之後才能獲取行醫的資格,而各個中醫院爲了獲取利益儘量減少接受沒有多少臨床經驗的學生,進而導致了大量的中醫學生畢業後不能進入醫療領域。這樣不僅白白地把現有的國家醫療資源給浪費掉了,而且也極大地阻礙了中醫隊伍的壯大和臨床陣地的拓展。
從上可以看出,正是由於中醫院的存在,中國政府一方面在大力推動中醫的西化,一方面在抑制中醫優勢的發揮,並消滅中醫新生的後備軍。中國政府這種表面的極力扶持不適合中醫生存的中醫院,實質上就是在變相地廢除中醫!
中醫院本是中醫在近代西化的產物,作爲中醫發揮社會功能的終端環節,它的產生不僅拉動了中醫的西化,助推了中醫在西方理性主義文化環境中的衰敗;而且也損害了人民的健康利益,使得中國人不能得到真正『簡便廉驗』的中醫服務。因此,中醫院本是在國家科學主義主導下產生的一個危害中醫發展的怪胎,那麼中國政府在當前盲目地大力扶持中醫院的發展,豈不是與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初衷南轅北轍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