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古專家21日在張家港舉行的中國文明起源與形成學術研討會上表示,良渚遺址發現的水利設施年代,將中國水利史推早至距今4800年左右。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劉斌研究員當天介紹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項目良渚遺址10年考古收穫時說,中國水利史一般從距今4100年到4000年間的大禹治水的傳說開始講起,現存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遺蹟則晚到春秋和戰國時期,距今不超過2500年。『而良渚遺址發現的塘山和崗公嶺等水利設施年代,可能早到(距今)4800年左右』。
劉斌還指出,浪渚古城牆的發現是首次發現良渚文化的城址,也是長江下游第一次發現史前時期的城址。該城址用石頭鋪墊地基和用黃土堆築城牆的方法,是一種新的古城類型,爲目前中國國內發現的同時代最大的城址。
與此同時,良渚古城的發現將以往發現的130多個遺址點,有機地組合爲一個整體,這爲研究良渚遺址的功能布局與社會發展進程,提供出全新的角度和視野,並開啟良渚文化研究的新的起點,也爲良渚遺址的保護和規劃,提供科學有力的證據。
本次中國文明起源與形成學術研討會舉辦地張家港市,上世紀80年代末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東山村遺址,主要揭示了崧澤文化時期的聚落,包括房址和墓地,尤其是首次在長江下游地區揭露崧澤文化早中期高等級顯貴墓群,增補了崧澤文化此前沒有高等級墓葬的空白,爲良渚文化高度的社會文明找到了源頭。東山村遺址崧澤文化早中期大墓和小墓的分區埋葬和大房址的出現,證明至少在距今5800年前後,社會已有明顯的貧富分化,出現明顯的社會分層。
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認爲,東山村遺址發現了迄今最早的中華文明狀態,爲學術界研究長江下游地區社會文明化進程提供新的考古學資料,對中華文明起源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孫自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