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學術論壇 4、科舉與中國人的宗族觀念
中國是宗族社會。中國人有著很重的宗族觀念,表現在科舉上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有著深刻的經濟原因。即使在現在,讀書也是一種奢侈的事,在古代更是離不開父母妻兄的支持,離不開家族的支持。這一點黃仁寧先生有深刻的分析。科舉成功表面上是一個人的事,背後則是全家一代甚至幾代人的苦心經營。『是父祖的節衣縮食,寡母的自我犧牲,賢妻的茹苦含辛』。明代哲學家李贄曾作過姚安知府,以後爲了脫離宗族關係的束縛,竟然選擇了剃度出家。散文名家歸有光向朋友寫信訴苦,說他不能避難他遷。因爲他若離開崑山,必得攜帶族人百餘口同行。中國古代法律講究株連,榮耀也允許共享。父母可以因爲兒子的成就而獲得誥封。家族是一個共同體,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科舉帶來的榮耀也不是一個人的是,而是家族的共同榮耀。認識到科舉的這一特徵,一個人做官之後,就不能對家族中其他成員的福利完全漠視。如果他不照顧回報親人族人,是違背中國社會倫理的。外人也並不一定稱其正直,反倒說此人六親不認。這種人一般結局悲慘。海瑞可爲一例,其行爲耿介連皇帝都不認同。海瑞同時代的人雖稱其清正,然卻敬而遠之。海瑞死後財產只有白銀二十兩,連喪葬費用都不夠,自然沒有餘錢回報族人。歷史註定了海瑞是一個悲劇人物。歷代清官大多難以逃脫此種命運。
5、科舉與中國人的婚姻戀愛觀
中國人認爲的理想婚姻模式是『郎才女貌』。女貌好說,朗才的表現就是科舉的成功,重才實爲重官。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青年男女自由戀愛遭到父母反對,他們要戰勝父母,只有男子應試取得功名這一個途徑。從唐人傳奇【李娃傳】開始,落難公子中狀元就成了中國文學作品宣揚個人成功的一個固定模式。因爲在中國這個社會制度下,科舉是改變個人命運的唯一手段,科舉成功就有了一切。在西方,改變命運的手段是發財。唐代傳奇【會真記】中的張生與鶯鶯的婚事遭到老夫人反對,張生被逼赴京趕考。考試得了官後,卻又拋棄了鶯鶯。【會真記】的作者元稹就是張生的原型。元稹本來愛慕一位才貌俱佳的下層出身的姑娘,後來負心另攀高枝。同時代的人包括白居易等都不認爲這樣做有什麼不對,反認爲是善於補過者。【會真記】中雙方地位對比的變化完全取決於科舉。而基度山伯爵則是因爲發現了秘密寶藏而得以施展報復。西方封建社會因爲實行等級制度,貴族世襲,斷絕了一般人晉身仕途的道路,把人們的執著和冒險精神引入了商業與海外探險事業;中國則以科舉制度把社會注意力引向求官。中國人吃苦耐勞、鍥而不捨,愚公移山的精神在科舉上得到最集中的體現。『金榜題名』是天下讀書人的夢想,被列爲人生四喜之最大一喜。唐代新科進士有宴遊曲江之俗,不僅人們爭相觀看,也是公卿門第擇婿的好機會。到了宋代,門第觀念淡化,科舉成了決定一個人身份的唯一標準。王安石詩云:『卻憶金明池上路,紅裙爭看綠衣郎。』金明池上路,就是新科進士赴瓊林宴的必經之路。公卿有女待嫁者天不亮就在路上等候。夫貴妻榮。爲妻者無不期盼丈夫科舉得中,出人頭地。唐代杜羔科舉落第,其妻劉氏寄詩給他:『良人的的有奇才,何事年年被放回?如今妾面羞君面,君若來時近夜來。』杜羔接詩,無顏回家。回到長安攻讀,後來終於得中。其妻又寄信給他,提醒他不要變心。科舉成就了多少姻緣又毀掉了多少姻緣,誰能說得清?它給中國古代婚姻家庭關係蒙上了厚重的陰影,損害和扭曲了夫妻感情,使雙方都感受到沉重的壓力。科舉失敗固然是悲劇,成功了也同樣是悲劇。科舉對中國人婚姻家庭關係的影響,本質上是悲劇性的。
6、科舉與士大夫精神
中國歷代統治者都十分重視科舉以籠絡人心。唐太宗621年平定天下,622年即開科取士。清順治三年,天下尚未平定,即恢復科舉,搜求天下有才之士。象顧炎武、呂留良等拒絕與朝廷合作的人是少數。科舉吸引了大多數的漢族讀書人,對於迅速穩定和鞏固滿清政權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科舉是懸於天下讀書鼻子前面的一塊陷餅,是誘使天下讀書人與政府合作的香餌。科舉的作用,一方面使政府選拔人才的目標與儒生個人的政治抱復相結合,另一方面使中國政府成爲權力開放型的政府。與貴族世襲制相比,具有明顯的進步性。但是它卻從思想深處斬斷了中國人對民主和人權的追求。陳勝吳廣曾對王侯將相世襲進行挑戰。到了唐宋,由布衣而爲卿相是通過讀書就可以實現的夢想。讀書人那種以天下爲已任、讀書以報效國家的崇高理想有了制度的保證。王安石詩中豪邁地宣稱『男兒獨患無名爾,將相誰雲有種哉!』王安石自己就是科場上的得意者,官至宰相,也是北宋相當傑出的改革家。『王侯將相有種』的不平等制度,到宋代已經完全打破了。代之而起的是士人政治。士人,即讀書人成爲中國實際的統治者,士大夫精神由此得以發揚光大。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言,正是士大夫國家主人翁精神的真實寫照。遍翻西方古代史,實在找不到如此崇高的人物,制度不同耳!若無科舉,則王安石、李綱皆可能成爲宋江、方臘,誰敢說岳飛、文天祥不會成爲鐘相、楊麼呢?此非虛言!
自唐時起,科舉就成了聯繫政府與士人的紐帶,進而成爲政府與社會之紐帶,這也是科舉的生命力所在。綜觀中國歷史,凡科舉順暢,則政府與士人、與社會關係就良好,政治也就穩定,社會繁榮進步。唐代290年中,貢舉272次,僅18年停舉,都是由於戰亂災荒等特殊情況。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發生荒災,京師缺糧。僅停舉一年,韓愈就擔心其影響社會穩定:『一則遠近驚惶,二則士人失業』。士人與科舉已經結成了生死同盟。科舉偶而停考,士人就人心惶惶,不知所措。倘若永罷科舉,豈不天下大亂?清末1905年廢除科舉,設西式學堂。科舉一廢,朝廷與百姓最古老最有效的聯繫紐帶被斬斷,清廷又怎能不覆亡?果然,未經幾年,革命爆發,帝制推翻。然而以考試選拔人才這一制度,並未被拋棄。孫中山建國構想中,就有考試院的設置。我們今日之高考,基本的做法還是傳統的。文化大革命期間曾一度廢高考,實行推薦制,其負面影響人所共見。所以鄧小平復出後撥亂反正,其中一件大事就是重開高考。這不是創新,只是恢復傳統,卻有效地統一人心,穩定了社會局勢。所以,傳統的東西,無論好壞,若要一夜剷除,只能搞得更糟。科舉制已經存在1300年,自有其合理性所在。武斷地斥之爲專制工具,培養奴才而壓抑人才,並不妥當。中國知識分子參政議政的積極性和以天下爲己任的使命感,是由科舉制度培養出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