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華文教學通訊 科舉考試是中國古代朝廷選拔人才的一種方式。學子們通過層層考試,有的進入最後一輪選拔,即『殿試』――由皇帝親自決定錄取的名單和名次。 被錄取的進士名單會題寫在金榜上昭告天下。『金榜題名』被古人視爲人生中的頭等樂事。金榜上的前三名進士分別被稱爲『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代表讀書人的最高榮譽。那麼,『狀元』、『榜眼』、『探花』這幾個名稱是怎麼來的呢?
唐代武則天時,科考的長官宣讀『奏狀』――報給皇帝的名單,名次最高的考生站在最前,因而稱爲狀頭,也叫做狀元(『元』爲『頭一個,第一』之意)。到了宋代,科舉制度進一步完善,『狀元』的名稱也固定了下來。
古代填寫進士榜時,狀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二、三名則分列其左右,好像人面部的兩隻眼睛,所以稱作『榜眼』。到了宋代初期,第二、第三名進士爲『榜眼』。到了南宋後期,第三名進士改稱『探花』,於是『榜眼』成了第二名的專名。
『探花』一詞與唐代科舉考試之後的活動有關。唐代新進士榜公布後,榜上有名的士子相約舉行盛大的宴遊活動。新科進士們選出兩名最年輕英俊者當『探花郎』,騎馬遍游長安的大街名園,採摘各種早春鮮花,正所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因此,『探花郎』的稱呼原本只是戲稱,與登第名次並沒有關係,名額也不是一名,而是兩名或者三名。南宋後期,『探花』才成爲第三名進士的專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