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晚報
大圖:出土基本完整的彩繪漆棺
出土的純金鏤孔鳳凰牡丹葫蘆耳環
昨日,記者從省考古研究院獲悉,考古人員在陝西高陵縣明代張氏家族墓考古發掘中出土了罕見的保存完整的彩繪漆棺。而防止漆棺彩繪褪色、朽壞是目前文物保護工作所面臨的難題。
該家族墓已發現11座古墓
據悉,該家族墓位於高陵縣院張村北西光園區內。自2011年考古發掘以來,此地已發現19座古墓,出土墓誌4方,買地券1方,通過墓誌、買地券和墓門題刻可確認屬於張氏家族的墓葬11座,能夠與墓誌對應的8座,分別爲張榜兄弟4人和其叔父以及3位子嗣的墓葬。
這次考古隊員發掘了四兄弟中老二張檢的墓葬,此爲張檢的夫妻合葬墓。該墓爲磚石混砌三室,分別埋葬男主人張檢和他的一妻一妾。其中,張檢和妻馬氏墓爲石砌,並有仿木構的門樓雕刻,這種藝術手法是在陝西的明代墓葬中首次發現。張檢的墓中也出土有金銀器,是家族墓區迄今出土的最爲貴重的隨葬品。
張檢小妾墓室非常簡陋,不但爲磚券,而且墓室後壁底部都爲生土壁,墓內也未見棺槨痕跡,連封門都十分潦草,可見其生前地位十分低下。
張檢生前未曾做官,只因飢年賑災,被朝廷表彰後授予『義官』。而據墓誌記載,因張檢納妾是因爲正室無法生育,但孰料納了妾之後依舊無子,只好抱養侄兒爲子。身爲妾室又無後,所以下葬就非常簡單。
漆繪棺木成批出土尚屬罕見
張氏家族墓另一個重大收穫,就是出土了基本完整的彩繪漆棺。目前,已提取了3具漆棺,正在發掘的西區至少還有2具漆棺彩繪應保存較好,正等待提取。
據考古人員介紹,已提取的漆棺棺板上繪有牌位,其餘各面繪有牡丹、蓮花、鳳凰、孔雀、仙鶴等精美圖案。有的棺外側還貼著金箔。『這個漆棺以前雖然也有出土,但是很少有保存這麼好的。』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王小蒙表示。同時,考古人員還在墓葬中出土了錫器、青花瓷器、銀戒指、銅錢等,特別是還發現了明代的1方買地券和4方墓誌。
王小蒙介紹說,這次出土的精美文物,對明代歷史及他們的婚姻制度,包括一些民俗的研究都是非常有意義的。明代墓葬全國皆時有發現,尤其是各地明藩王墓已發掘不少,但漆棺大多朽毀不存。張氏家族墓彩繪漆棺保存如此完好且成批出土,實屬考古史上罕見。
今後,如何清理這些漆棺中的遺骸,併科學合理地保護這些漆棺彩繪不至於褪色朽壞,是目前文物保護工作面臨的難題。
延伸閱讀
張氏家族經商遠涉長江以南
最大官職七品以下
從出土的4方墓誌和買地券得知,高陵院張村明代家族墓的墓主爲四兄弟和他們的一個叔父和三位子嗣。
四兄弟:張榜、張檢、張桂、張棟
叔父:張朝宗
三位子嗣:張棟的兒子張應禎(麟趾)和張應祥(鳳竹);張榜的兒子張應詔。
這個家族在四兄弟的祖父一代時就已很富有了。『世業農賈』,即種田和經商兼營。在父輩張朝宗時又『貨貸起家』,而且『尋積千金』,更加富裕,『居而推其廣,田而推其膏腴』,也就是家有房產成片,良田萬頃,富甲一方。這種世代經商和放貸的狀況持續了至少四代,正當嘉靖以後的明代晚期。雖然墓誌沒有交代具體做什麼樣的生意,但說其經商『游於江淮廣粵間』 『 復服賈西』;生意範圍遠涉長江以南,甚至兩廣和陝西西部。可見,生意做得蠻大。尤其是經營貨貸方面,墓誌記載了他們家族對那些貧窮的借貸者很仁慈,曾有降低利率或對借貸者另外多付款項等善舉。這些資料反映了非常少見的明代金融貨貸方面的信息,十分珍貴。
由於張氏家族主要經營商貿放貸,其成員大都沒有考取功名。四個兄弟生前最大官職是老四張棟的『秦藩王府知印』,也就是保管印章的小吏,七品以下。
來源:西安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