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50|回覆: 0

史前中國最大石城發掘 20餘塊人面石塊保存完好

[複製連結]
偷月 發表於 2013-1-25 17: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國文化報 
201312594427912.jpg

石峁城址外城東門正射影像(上爲東)

201312594449819.jpg
  石峁遺址發現的人面石塊

201312594518170.jpg
  考古工作人員在遺址現場清理人頭骨

1929年深秋,風塵僕僕的薩爾蒙尼(Salmony)作爲德國科隆遠東美術館的代表來到了中國。他此行的目的除了參加常規的學術交流外,還想對這個擁有幾千年文明史的國度做一次真切的探訪。沒想到的是,這一次旅程讓他有了意外的收穫。在當時的北平,他遇到了幾位來自陝西神木縣高家堡鎮石峁村的農民。別看他們穿著普普通通,可手裡的物件卻不一般。36件墨玉器和6件綠玉器,大小不一、形狀各異。薩爾蒙尼有種預感,眼前的『寶貝』極有可能是一種珍貴的玉器。爲了進一步研究,他買了其中最大的一個刀形端刃器(後藏於德國科隆遠東美術館)。這件長53.4厘米的墨玉質玉器就是後來被收藏界廣泛關注的石峁玉器。據悉,不僅在德國科隆遠東美術館,其他一些機構如大英博物館、美國哈佛大學賽克勒博物館、波士頓美術館、芝加哥美術館等都藏有出土於石峁遺址的玉器。據不完全統計,流失海內外的石峁玉器多達4000餘件。
儘管石峁以出玉器而聞名,不過,由於當地從未開展過大規模考古挖掘,石峁玉器一直未能得以『正本清源』。
2012年,石峁迎來了一次系統區域性的考古發掘,這一次的發掘雖然只開了個頭,但成果已令人十分震驚。上千件石峁玉器不僅因此得以『正名』,而且這一次發掘使一座史前規模最大的新石器時代城址嶄露頭角。
玉器藏於石牆中
在此次發掘之前,考古人員不止一次聽說有關石峁玉器的傳聞――流失的石峁玉器發現於石牆之中,可他們都表示難以相信而一笑了之,『玉器怎麼能承受石牆的重量?而且石頭與石頭之間的縫隙最薄只有幾毫米,玉器怎麼能放得進去?』可沒成想,這些傳聞卻真切地出現在了他們的面前。在整理石牆時,考古人員驚訝地發現6件保存完好的玉器,種類有玉鏟、玉璜、石雕人頭像等。這是石峁遺址考古中首次發掘出的玉器,而且玉器就在石牆中。參與發掘的考古人員說:『出土的玉器一種是在傾斜的石牆裡,一種是在倒塌的石牆堆積里,距離地面都比較低。』這使考古人員感到十分驚奇。有意埋藏的玉器到底有什麼用意?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助理、研究員孫周勇說:『具體原因目前還不能解釋,但可以推測,可能與祭祀、禮儀、宗教活動有關。』
石峁遺址首次發掘的6件完整玉器珍貴之處還在於,它證明了石峁玉器確實存在。孫周勇說:『之前因爲沒有在考古發掘中發現過石峁玉器,使聞名於世的石峁玉器缺乏強有力的證據,此次考證足以爲此「正名」。』
史前中國的最大石城
還處於原始社會的人類在新石器時代能建多大的城?神木縣的石峁遺址給了我們充分的想像空間。
上世紀70年代,西北大學考古系教授戴應新隨著人們提供的線索開始關注石峁遺址,開啟了石峁的首次考古發掘。時隔30多年,2011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和榆林市、神木縣有關部門組成聯合考古隊,對石峁遺址進行了再一次的系統區域考古調查,全面了解了石峁遺址的分布範圍和保存現狀,發現了保存相當完整、基本可以閉合的石砌城牆及城門、角樓和疑似『馬面』等附屬設施。調查表明,石峁石城分爲外城、內城,內城牆體殘長2000米,內城城內面積約210餘萬平方米;外城牆體殘長2.84千米,外城城內面積約190餘萬平方米。結合新石器時代晚期內蒙古中南部及陝北地區石城修建的傳統,考慮到城牆範圍及遺址主要文化遺存分布範圍的高度一致性,考古人員初步判斷石牆與石峁遺址屬於龍山晚期至夏代早期遺存,其規模遠大於年代相近的良渚遺址(300多萬平方米)、陶寺遺址(270萬平方米)等,是目前所知我國規模最大的新石器時代城址。結合地層關係及出土遺物,還初步認定石峁城址當始建於龍山中期,延續至龍山晚期至二里頭早期階段,屬於龍山晚期至夏代早期之間的一個超大型中心聚落。
2012年,爲了進一步了解石峁遺址的結構及主體內涵,特別是石砌城牆的年代及構築方式,考古隊對外城東門址進行了重點發掘。結果同樣令人振奮。外城東門址發掘出我國迄今考古發掘的最早石城門,結構異常複雜,主要由『外瓮城』、兩座包石夯土墩台、曲尺形『內瓮城』『門塾』等部分組成,這些設施以寬約9米的『『』形門道連接,總面積約2500平方米。東門遺址屬於整座城的地勢最高處。石牆牆體寬約2.5米,保存最好處高出龍山晚期地面4米。整個外城的東南角與其相連,地勢開闊,位置險要,堪稱整個古城的樞紐地帶。
孫周勇說,石峁古城打破了中國夯土築城的傳統認知,其東門遺址無疑是目前考古發掘所見最早的石城門,其功能和結構的複雜性尚待探討,其在黃河文明史甚至人類文明史上的意義都是難以估量的。
發現人面石塊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當地村民在遺址的石牆裡還零星發現有類似人面的石塊。這些石塊起先並沒有人注意,貴賤沒人要,一直到近年才受到關注,逐漸進入收藏領域。據不完全統計,遺址內共發現20餘塊。在該遺址出土的石雕像中,有一件石雕人頭應是當時的祖先崇拜物。砂石料、黃褐色、單面高浮雕、品相完好。高50厘米、寬60厘米、厚25厘米。人頭的臉部形象上至眉骨,下巴齊平,隆鼻、半張口,呈微笑狀,兩頰顴骨稍凸出,扁方臉和大眼睛較爲誇張。其雕刻手法簡單、樸拙,體現出陝北先民對自身力量的初步認識和對祖先的敬畏、祈求祖先神靈護佑的原始樸素觀念,以及當時雕塑技術已有的一定基礎。這件難得的高浮雕藝術品,在我國石雕藝術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2009年被徵集到榆林學院陝北歷史文化博物館。
『石峁遺址的邊緣,周圍有非常多的由碎石堆砌而成的石人,這是典型的山地草原民族文化,追求死後靈魂不滅。』有研究者稱,碎石堆砌而成的石人與新疆的阿勒泰草原、伊犁昭蘇草原分布著的200多尊草原石人有異曲同工之妙。不僅僅是新疆,在整個歐亞草原,都可以見到草原石人的蹤跡。這些石人都是用整塊的岩石雕鑿而成的,大小不等,從幾十厘米到幾米。從外形來看,大都是直立的全身像,造型非常粗礪、簡練、稚拙。
雖然石峁遺址考古發掘只剛剛開始,但後續工作還應提前規劃。爲此,專家建議,應儘快制定遺址長期的考古規劃,像殷墟、二里頭等重要遺址一樣建立工作站,成立長期的工作機構,三年規劃,十年設想,百年謀略。同時,加強對石峁玉器的研究,對流散在社會上的石峁遺址出土文物進行調查、整理及建檔。
奇特發現
城牆:石頭裡有夯土、木頭
據考古專家介紹,在目前我國的考古發現中,城牆要麼是石頭建造,要麼是夯土建造。然而令人驚奇的是,該石城的城牆竟然是夯土與石頭相結合而建造的,石頭裡面有夯土,還有木頭,如同今天水泥里的鋼筋,使得城牆堅固無比。這種結構還是首次發現。
皇城台:城牆20餘米高
『皇城台』是當地人的稱呼,也是該石城的核心區,位於內城偏西的中心部位,大致呈方形。與內、外兩城不同的是,『皇城台』沒有明顯石牆,均系斬山砌築的護坡牆體,斜收趨勢明顯,有層階。有的高達20餘米,令人吃驚。
壁畫:繪幾何形圖案
這4000多年前的壁畫上都畫些什麼?在城牆牆根底部的地面上,發現了成層、成片分布的壁畫殘塊100餘塊,部分壁畫還附著在晚期石牆的牆面上,這也是目前發現該時期最多的壁畫。這些壁畫以白灰面爲底,用紅、黃、黑、橙等顏色繪出幾何形圖案。顏料來自當時的鐵礦材料。
頭骨:擺放似乎有規律
最令人吃驚的是,在東門遺址的下層地面的兩處遺蹟。分別在外瓮城外側和東門門道入口處,發現集中埋置人頭骨,兩處均爲24個人頭骨。擺放上似乎也有一定規律,但沒有明顯的挖坑放置跡象。外瓮城外側的呈南北向橢圓形,門道入口處的遺蹟略呈南北向長方形,緣何擺成此造型,令人不解。經初步鑑定,這些頭骨以年輕女性居多,部分有明顯砍斫、灼燒跡象。專家推測,可能與奠基或祭祀有關。
玉器:緣何藏在牆體內
此次考古人員發現的玉器均出土於牆體內,有的在倒塌的牆體內。玉器在牆內起著何作用?還是個謎。
  記者 杜潔芳

        來源:中國文化報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