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887|回覆: 1

[道學研究] 洛陽老子學會:無爲而治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1-5-30 23: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一 無爲則是大用

原文: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也。埏埴以爲器,當其無,有器之用也。鑿戶牖以爲室,當其無,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爲利,無之以爲用。


——【老子】第十一章

養生需要做到兩種『虛無』,第一是精神的『虛無』,第二是身體的『虛無』,身心配合才能有養生的效用。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做到精神的『虛無』,換句話說也就是心靈的『空性』呢?這需要我們掌握一些實際的方法。

據莊子記載:顏回曾經問孔子什麼叫『心齋』。孔子回答說:這就好像一個人只有一個志向一樣,做到意念專一,不要有雜念的干擾。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要做到『無聽之以耳,而聽之於心』,我們不要以耳朵去聽聲音,而應該用心去傾聽,也就是說,人應該用心去感受一個真實的世界,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表面的現象上,那樣我們只能聽到一片噪聲,沒有守靜的功夫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

第三步:要做到『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當我們專心致志的時候,我們就能達到『摶氣致柔』,這個時候,我們的呼吸就會平穩,有時甚至沒有呼吸,心達到一種非常柔和虛靜的狀態。這時候,我們心的感受已經非常『虛無』了,只會感覺一絲氣息若有若無,這時我們的『心』與『道』就能融爲一體了。

因是子靜坐法

蔣維喬(1873年~1958年),字竹莊,別號因是子,江蘇常州武進縣人。自幼體弱多病,7歲入私塾,習讀經書。15歲左右因病輟學。18歲時,根據清汪昂的【醫方集解?勿藥元詮】所載,自學道家小周天功法,隔年體質有所增強。20歲中秀才,繼入江陰南菁書院、常州致用精舍攻讀6年。至28歲時,患肺結核咯血,病勢日增,於是下定決心,謝絕世事,苦練靜功85天,貫通小周天,諸病痊癒。

(一)姿勢

1靜坐前後之注意

1)備靜室一間,或即用臥室,開窗闔戶,不使他人來擾。

2)制軟厚之褥或墊,備久坐之用。

3)入座前解衣寬帶,使筋肉不受拘束。

4)平直其身,脊骨不曲,端正就座。

5)靜坐畢,宜徐徐張眼,及舒受手足,切勿匆遽。

2靜坐時之兩足

1)盤足而坐,既以左脛加於右脛之上,復以右脛互加於左脛之上。

右式俗稱雙盤膝,佛家謂之趺坐,乃盤膝之最完全者。論其作用,則如此姿勢,兩膝蓋必皆緊著於褥,全身筋肉,如弓之伸張;坐時自然端直,不致前後左右欹斜。然初學者不易仿效,年齡較長,學之更難,故不必勉強。

2)盤時或以左脛加於右脛之上,或以右脛加於左脛之上,均可隨人之習慣。

右式俗稱爲單盤膝。此式較雙盤膝有缺點:如左脛加於右脛之上,則左膝蓋必落空,不能緊著於褥,坐者身易向右傾斜;右脛加於左脛之上,則右膝蓋必落空,不能緊著於褥,坐時向左傾斜。初學者不能雙盤,自以單盤膝爲宜,唯須注意姿勢端直,身不傾斜,其功效一也。

3)兩股交叉如三角形,股之外側,緊著於褥上,重心自然安定於臍下。(此指雙盤言之,若單盤,只有一邊緊著於褥。)

4)初習盤足時,必覺麻木,可忍耐之,久則漸臻自然。

5)麻木不能忍者,可上下交換其足;如再不能忍,則暫弛之,待麻木既去,再返坐。

6)如能十分忍耐,任其極端麻木,則麻木之後,自然能恢復原狀。若經過此階級者,盤坐時即永不再麻矣。

3靜坐時之胸部、臀部、腹部

4靜坐時之兩手

5靜坐時之顏面、耳、目、口及呼吸

6靜坐時之心境

7靜坐之時間

(二)呼吸

呼吸與吾人生活機能,關係重大。一般人但知飲食,所以維持生命,不飲不食,即將餒死;初不知呼吸比飲食爲尤要也。蓋飲食,必須金錢可易得之,而不用勞力,即不能得金錢,故覺其可貴。若呼吸,則攝收大氣中之空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不必以勞力金錢得之,故不覺其可貴耳。然人若斷食,可至七日不死;若一旦閉其口鼻,不使呼吸,則不逾時即死。是呼吸之於生命,比飲食重要之明證也。今欲研究呼吸之方法,有兩種:一是自然呼吸;二是正呼吸。

(三)震動

1靜坐日久,臍下腹部,發現一種震動之現象,即爲腹力充實之象。

2震動之前十數日,必先覺臍下有一股熱力,往來動盪。

3熱力動盪既久,忽然發生一種震動,能使全身皆震,斯時不可驚駭,當任其自然。

4震動之速度及震動之久暫,人各不同,皆起於自然,不可強求,亦不可遏抑。

5震動時宜以意引此動力(不可用力),自尾閭(臀後脊骨下端盡處,名尾閭)循背脊上行,而達於頂;復透過頂,自顏面徐徐下降心窩,而達於臍下。(自尾閭上行至下降心窩,非一時之事,或距震動後數月,或經年不定,閱者勿誤會。)久之則此動力,自能上下升降。並可以意運之於全身,洋溢四達,雖指甲毛髮之尖,亦能感之,斯時全體皆熱,愉快異常。

古人解此震動之理,其說頗多,茲引近理者,要不能繩上嚴格的科學,而固非無可取者。其言曰:胎兒在母體中,本不以鼻爲呼吸,而其體中潛氣內轉,本循脊骨上升於頂,下降於臍,是名胎息。自墮地後,此脈即不通,而以鼻爲呼吸矣。靜坐之久,能假此動力,仍返胎兒呼吸之路,即回覆胎息之始基。

二 有不爲有所爲

原文: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傫傫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老子】第二十章

要達到養生的目的,就要有所爲,有所不爲。所謂有所不爲就是看起來該做的事,我們也不要去做,特別是不要隨大流而爲之。這也許會讓一般的人認爲我們的行爲古怪不可思議,但是,這是養生必需的修養之一。

事實上,很多人做了許多迫不得已的事情,他們的藉口是爲了生存或爲了面子,這些人要麼爲私利而煎熬,要麼爲他人而活命,總之,就是時刻處在一種活受罪的狀態,敢問這樣的行爲有無健康長壽的可能?

人們總是執著於一種精神,而不知道這樣的執著無異於使本來自由的精神,成爲牢籠中的囚徒。人是一種顧忌情面的動物,因此,人們也會爲自己編織情感的羈絆。

養生者應有所不爲,即便眾人皆逐境爲明,我獨守道如昧;眾人皆察察用智,我獨閔閔存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保持清淨的本性,達到與眾不同的壽命。

老子認爲,智者的胸懷應該淡泊大度,似淵深遼闊之大海;無爲無欲,如同一無所系之長風。任由無知的眾人都去造作施展,唯獨自己冥頑不靈。

要想達到養生的目的,就要具備不同於世俗,遵循『道』而爲『不爲』的生存原則。

三 懂退讓能保全

原文: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爲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老子】第二十二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的話人人都會說,可真要到了節骨眼兒上,退下來的往往是身體,而悲痛欲絕的卻是自己的心。總之,一般人認爲『頭可斷』,卻不能受委屈,『血可流』,卻不能受『侮辱』,固然英雄氣概可佳,但是,豈不知英雄都是短命鬼,更不用說養生了。

人的精神固然可以剛強如磐石,但是,往往最先繳械投降的是我們的肉體,如果我們的身體失去了彈性,那麼,身體的夭折就能使我們的精神戛然而止。所以,保持身體的柔軟是養生所必需的,也就是『摶氣致柔』,人的身體要保持像嬰兒一般的柔軟,是養生的需要。老人的身體總是僵硬的,老人的觀念總是古板的,試想,一個腿腳身手柔和如絲,思想觀念活潑靈動的老人與衰老是多麼的遙遠!


挽手敘舊 發表於 2016-5-23 18:18 | 顯示全部樓層
支持樓主,搶沙發,樓主棒棒噠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