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熱論】中說:『溫邪上受,首先犯肺。』【溫病條辨】中說:『凡病溫者,始於上焦,在手太陰。』葉天士在傷寒辨治體系『首犯太陽』的思維框架中,注意到並明確提出溫病『首先犯肺』,並付諸臨床證治中,這在中醫學發展史上是一大創舉。三焦同病,如爲內傷雜病,治療往往從中焦入手;如爲外感溫病,治療往往從上焦著眼;如爲外感傷寒,治療往往從少陽或厥陰入手。
【葉案】:
范 伏暑阻其氣分,煩渴,咳嘔喘急,二便不爽。宜治上焦。
杏仁 石膏 炒半夏 黑梔皮 厚朴 竹茹
又 痰多咳嘔,是暑郁在上。醫家亂投沉降,所以無效。
石膏 杏仁 炒半夏 鬱金 香豉 黑山梔
解讀:
伏暑,【溫病條辨】中說:『長夏受暑,過夏而發者,名曰伏暑。』並進一步解釋說:『蓋氣虛不能傳送暑邪外出,必待秋涼,金氣相搏而後出也。金氣本所以退煩暑,金欲退之,而暑無所藏,故伏暑病發也。』
伏暑阻其氣分,實則暑濕熱內阻,氣化不利。【溫病條辨】中也明言:『伏暑、暑濕、濕溫,證本一源。』同是『暑兼濕熱』。
煩渴,咳嘔喘急,二便不爽,上、中、下三焦症狀俱見。倘緩慢起病,爲內傷雜病,治療當從脾與胃、肺與大腸著眼,無非祛邪復正,恢復脾升胃降,恢復肺氣宣降、腑氣下行。其中,中焦脾胃的升降尤爲重要。
本案爲與季節明顯相關的外感病,暑病。案中未言舌苔,以理相推,舌苔當膩。
外感暑病,病機爲濕熱內阻,氣化不利,三焦受累,治療該如何著手?葉氏從上焦入手,從治肺入手,『宜治上焦』。
三焦症見,三焦受累,而著眼於治療上焦,有如提綱挈領,綱舉而目張。
【溫熱論】中說:『溫邪上受,首先犯肺。』【溫病條辨】中說:『凡病溫者,始於上焦,在手太陰。』葉天士在傷寒辨治體系『首犯太陽』的思維框架中,注意到並明確提出溫病『首先犯肺』,並付諸臨床證治中,這在中醫學發展史上是一大創舉。吳鞠通構建外感溫病學說體系,從手太陰始,可謂真正明白葉氏者。
三焦同病,如爲內傷雜病,治療往往從中焦入手;如爲外感溫病,治療往往從上焦著眼;如爲外感傷寒,治療往往從少陽或厥陰入手。
本案用方,用杏仁宣降肺氣,石膏清解暑熱,當爲主藥。伍炒半夏、厚朴溫化痰濕,半夏降肺胃氣機,厚朴降胃腸腑氣。梔子清利三焦濕熱,用梔皮取其輕清走上。竹茹清化上、中焦痰熱。六藥合用,三焦同治而重點在於治肺。
濕熱爲病,療程往往較長,不比傷寒可以一汗而解。二診諸症俱在,從處方變更來看,去厚朴、竹茹,加鬱金、香豉,似乎『二便不爽』當有好轉,而見症以上、中焦爲主,梔子豉湯寬胸利膈除煩熱。再次強調暑郁在上,不宜亂投沉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