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3_006
製圖:蔡華偉
清晨,在地鐵車廂里打開手機翻看一段文字或視頻,已成爲很多人的生活習慣。統計顯示,目前我國數字閱讀用戶規模已接近3億人,其中通過手機進行閱讀的用戶占一半以上,是電腦閱讀用戶的2倍。手機成爲近1/4中國人閱讀的首選載體,數字閱讀悄然興起將給我們的生活方式帶來哪些改變?文化傳播方式的轉變對於中國意味著什麼?
數字閱讀有效消除信息鴻溝
近年來數字閱讀量和比例呈現逐漸增長趨勢,閱讀對於國民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以及推動和支持,『全民閱讀』已經3次被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
13日,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發布的【2015年度數字閱讀白皮書】顯示,2015年,中國數字出版總體產業收入已超過4400億元,數字閱讀用戶規模已經達2.96億,網民數字閱讀的使用率連續3年保持在40%以上。
『現在數字閱讀率已經超過58%,數字閱讀最有效地、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城鄉之間、不同地域間信息獲得的鴻溝。』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說,數字閱讀解決了過去傳統出版物所不能覆蓋、不能到達的人群,提供了獲取信息的新方式。隨著行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人們的數字閱讀習慣正在由淺入深轉移,從短的零碎的閱讀向系統性的閱讀發展。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數字出版司司長、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副理事長張毅君表示,2010年以來,數字閱讀市場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移動端的收入逐年攀升,突破百億規模指日可待,數字閱讀市場開始進入蓬勃發展期。值得注意的是,在數字閱讀市場總營收中,以手機爲代表的移動端占比接近90%。
據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副總裁沙躍家介紹,中國移動整合成立的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在短短一年中探索內容聚合、版權交易變現、內容創新創業幾大平台,已成爲國內最大正版數字內容聚集平台,累計培養了4.5億用戶的閱讀習慣。『手機已成爲廣大人民群眾閱讀的主要途徑,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閱讀時代。』他說。
IP走紅催生產業新生態
據張毅君介紹,2015年我國數字閱讀呈現3個特點:第一,閱讀類型高度集中,玄幻、都市、仙俠等內容受追捧;第二,作品同質化趨向明顯,迎合市場作品偏多,缺乏新意;第三,原創內容造就了IP。隨著【花千骨】等被改編爲熱播的電視劇,很多原創作家成爲雙創明星:前不久公布的2015年第十屆中國作家榜顯示,在版費收入排名前十的作家中,網絡作家占據六成,優質文學IP成爲新業態的催化劑。
【白皮書】顯示,IP個性化數字閱讀正在催生粉絲經濟新生態。網絡作家的固有粉絲,具有較強的黏性。社交工具使網絡傳播更加快捷,通過評論、分享、打賞等方便了讀者和讀者、讀者和作家之間交流和互動。90%讀者表示對再次改編爲漫畫、電視等周邊產品很感興趣,潛在市場和用戶群體巨大。
『目前部分數字閱讀平台已嘗試根據粉絲的意願,作者提供多線條故事結構,伴隨粉絲經濟的發展,必將促進新興的業態發展。』張毅君說。
業內人士認爲,IP熱不僅是市場作用的結果,更是文化企業的自我覺醒,是文化供給側創新發展的成果。不斷擴大市場份額,凸顯IP的超強產業屬性,以及在品牌影響、分眾營銷和產業鏈帶動等方面的實力。成熟的IP產業運作,將幫助企業提高抗風險和盈利能力,爲國民提供更豐富的原創文化內容選擇。
盜版依然制約產業發展
據了解,我國數字閱讀產業規模自2011年後開始進入高速發展井噴期,伴隨移動智能終端的普及,2015年數字閱讀市場發展勢頭趨於平穩,預計今年市場規模將突破101億元。
『版權保護依然是制約數字出版和數字閱讀發展的主要問題。』魏玉山說,以前對於網絡上傳播的盜版產品等管理並不嚴格,法律不夠規範,目前情況並不樂觀,政府在逐漸完善法律環境、相關法律條文,包括網際網路傳播條例、版權局網站轉載新聞的專門規定,進一步從法律制度上完善網絡轉載、發表期刊等版權作品的規定。必須通過制度堵上漏洞,方能助力產業發展。
掌閱科技CEO成湘均認爲,國外版權使用保護非常嚴格,立法很規範,對於盜版的懲罰力度也非常大。我國相對來說,監管單位維權周期較長,懲罰力度一般,出現糾紛往往花一年半載也就罰幾萬元,讓原創作者維權的努力得不償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作者的創作積極性。
據介紹,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正在從事國家數字版權保護技術研發工程,通過技術手段給予版權保護,通過大數據手段對侵權行爲進行追蹤和限制,將可減少原創作品在網際網路環境中被盜用或侵權。魏玉山建議,國家應幫助讀者樹立正確版權保護意識,推廣付費觀念,引導讀者到正規網站閱讀。
『我們仍需下大力氣探索和研究,如何運用新技術讓數字閱讀在提高國民素質的同時傳播社會正能量和民族文化,推動書香社會和全民閱讀發展任重道遠。』吉林大學出版社總編輯張顯吉說。
(據新華社杭州4月13日電 記者高亢、劉碩、商意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