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03_011
辭賦是我國古代文學中極具民族特色的文學體裁,自楚漢興盛以後就一直創作不衰,其作者人數之眾,作品數量之多,令人嘆爲觀止。然囿於種種原因,由古至今,辭賦作品的彙編始終難以集之大成,不能不說是學界長久以來的一件憾事。【歷代辭賦總匯】(以下簡稱【總匯】)徹底改變了這一現狀,爲賦學領域開啟了全新的時代。於今,忽忽兩載已過,【總匯】產生的社會效應開始日漸突顯,作爲曾追隨祖輩、父輩參與其中工作的點校者,我不勝欣喜。又逢我的外公、古代文學史專家、【總匯】主編馬積高先生15周年忌辰在即,塵封已久的記憶之匣也倏地再次被打開。
外公年輕時曾就讀國立師範學院,師從馬宗霍、駱鴻凱、錢基博、陳天倪等諸師,古代文學功底深厚,三年級後尤其留心辭賦,『研究賦史,可說從此開始』(見【馬積高自傳】)。儘管後來花了近二十年時間積累的相關資料在『文革』中被抄走,他依舊不改初心,在『文革』後重新開始收集整理,並利用三個寒暑假於1983年完成了【賦史】的寫作。外公曾不止一次表示,應以發展的眼光來考察一種文學在歷史上的作用,不可墨守前人復古或『文章一代有一代之勝』的觀點。因此,在他看來,辭賦在楚漢固然盛極一時,但魏晉之後,仍然有新的發展,各時期優秀的作品亦多,絕非『唐以後無賦』。而【賦史】正是以這種通貫先秦到清代辭賦發展脈絡的恢弘史述,填補了古代賦體文學發展史研究的空白。除了秉持著這種改變賦史研究『以漢賦爲中心』的現狀以將學術視野更多向後延伸的理念,外公在實際著述過程中,也深感資料難尋給科研帶來的種種困擾。他在後來【編輯〖歷代辭賦總匯〗芻議】一文中就寫道:『我們今天來研究辭賦,即使就唐以前說,作品也尚需進一步匯集、校理。宋以後則問題尤多,故勿論校刊與標點,就是要窺其全貌,也還無較完備的總集可以依憑。』故此,這也成爲他編纂【總匯】的最大動力。
經過多方呼籲以及長期醞釀,新編【總匯】的願望在1990年終於得以實現。當年收集整理工作已經啟動,次年,則成立了以外公爲主編、葉幼明、黃瑞雲二位先生爲副主編的十人編委會(後增至十三人),而參與點校者,前後共計58人。只是,連外公自己也未曾料想到編纂過程中遭遇的艱辛會遠遠超出當初的預期:原先設想全書約爲一千二百萬字,實得超過兩千萬字,工程更爲浩大,此爲難一;政府撥款極爲有限,入不敷出,此爲難二;北京、上海、南京等一些大型圖書館封鎖資料,多設限制,此爲難三;參與人員時有變動,爲工作帶來不便,此爲難四。正是由於這種種困境,促成了我的父親、湖南師範大學教授王毅先生也最終投身到了這一事業當中,成爲了【總匯】的編委之一。
我的父親雖不專攻辭賦,但長期以來在古代文學研究方面頗爲用功,著述亦豐。眼見外公爲【總匯】整理進展時時憂心,他不得不主動提出參與其中,從此經常奔波於外地,並動用一切關係盡最大可能搜羅謄抄資料,甚至還需自貼費用,又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點校辭賦兩百餘萬字。
當然,不計報酬、不辭辛勞者不惟我的外公與父親,在眾人努力之下,雖比預計的晚了兩年,書稿還是在1996年全部完工並交付出版社。由於技術、經費、人力等諸多問題,【總匯】出版遲遲難以實現,延後十數年。如果要說這種延後有什麼值得慶幸的,那就是在這段時間裡,參與人員始終沒有放棄補遺的工作,隨著更多珍貴資料的發掘,【總匯】也越來越完備。在這一過程中,我的舅父、湖南文藝出版社原副社長、【總匯】項目負責人馬小駒先生就曾聯繫我,有意將【續修四庫全書】中新找到的十餘位作家的賦作交與我進行點校。我欣然應承。
其實,【總匯】編纂期間,我年紀尚幼,不過對外公書桌上堆積如山的資料卻極有印象。每一頁文稿紙上或是密密麻麻手工謄寫的文字,或是粘貼著剪切過的複印件,皆用紅筆標著句讀。我自是讀不懂,這時外公總會笑著說它們是來之不易的財富,也許某天我會繼承也未可知。而那時的我也絕未料想到自己日後真的走上了學習中文專業的道路,甚至在博士期間攻讀了辭賦方向。能接到這一任務,或許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爲了能儘量做到精確,凡遇到疑難之處,我都會請教師長,每點校完一篇,也會請父親再審讀一遍。辭賦特別重才學,故古人作賦,不僅涉獵內容極廣,還喜堆垛故實、使用生僻字,以此彰顯學識。這無疑增加了點校的難度,也讓我切身體會了前輩們工作的艱辛——全書共26冊,2800多萬字,收錄先秦至清末賦作者7391位,辭賦30789篇,收集之廣,編輯之精,分類之明,堪稱空前——這需要付出何其多的心血啊!
令人惋惜的是,【總匯】面世之時,外公與父親均已駕鶴西去。只是,倘若他們得知,當初的種種磨難終修成了正果,大約也能含笑九泉了。又者,儘管在學術的道路上,我們彼此鮮有交集,但一部【總匯】卻成爲無形的紐帶,牽引著我們三代人在不同的時空裡爲弘揚辭賦這一優秀傳統文化而努力奮鬥,不求留名,但求有功。而這種難以言喻的對血脈的感知,也將激勵著我繼續前行。
心有所感,誠以志之。
【歷代辭賦總匯】,馬積高主編,湖南文藝出版社2013年12月,798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