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論述】
胸痹心痛這個病名,最早見於【金匱要略】,並將其作爲專篇論述。在【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並治】篇中曰:『夫脈當取太過不及,陽微陰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責其極虛也。今陽虛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陰弦故也。』這裡,提出『胸痹而痛』和『胸痹心痛』,文中還有『心痛徹背,背痛徹心』。我認爲,這裡既包括胸痛、胸痹心痛,還有胃脘痛,或者胸痹心痛連及胃脘痛。
在【內經》裡,沒有『胸痹心痛』這個病名,其中『心痛』病的論述,有些類似於『胸痹心痛』。唐代的【千金要方】在卷十三中列有『心腹痛』和『胸痹』,基本重複【內經】和【金匱要略】的論述,但有所增加,並列有諸多方劑和針灸治法。
此後,歷代諸家,大多數均將胸痛,胃脘痛,心腹痛,胸痹心痛,混合論治。元·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心脾痛】中,更明確指出:『心痛,即胃脘痛。』書中沒有胸痹、胸疼的記載。明清時期,陸續將心痛和胃脘痛加以區分。如【證治準繩·心痛胃脘痛】云:『或問,丹溪言心痛即胃脘痛,然乎?曰:心與胃各一髒,其病形不同。因胃脘痛處在心下,故有當心而痛之名,豈胃脘痛即心痛者哉。』書中認爲除『真心痛』外,余者均屬胃脘痛,但胃脘痛亦有上攻爲心痛者。【證治準繩】還另設『胸痛』,在『痞』證中單列『胸痹』一項,其內容很簡單,只列【金匱要略】的幾條原文。並將痞和胸痹作區別,『心下滿而不痛爲痞,心下滿而痛者爲胸痹』。又把胸痹錯歸於痞,病位定於心下。
高等中醫院校【中醫內科學講義】中,只有『胃痛』和『胸痛』。『胸痛』中云:『本篇所討論的胸痛,實即【金匱】中所論述之胸痹。』但只有二個證候,一是『寒邪壅盛』,二是『痰濁壅塞』,用方都是【金匱要略】胸痹中的方。
七年制教材【中醫內科學】,有『胃痛』和『胸痹』,沒有胸痛。在『胸痹』中說明『本病多與西醫學中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高血壓心臟病、心肌病等心臟疾病相關』。在基本辨證分型及治療中,分爲陰寒凝滯、痰濁閉阻、血瘀氣滯、心腎陰虛、氣陰兩虛、陽氣虛衰六型。
1995年制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症診斷療效標準】(以下簡稱『行標』)中列有『胃脘痛』『胸痹心痛』,未設『胸痛』。『胸痹心痛』病中指出:『胸痹心痛是由邪痹心絡,氣血不暢而致胸悶心痛,甚則心痛徹背,短氣喘息不得臥等爲主症的心脈疾病。多見於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在證候分類上有心血瘀阻、寒凝心脈、痰濁內阻、心氣虛弱、心腎陰虛、心腎陽虛六類。與【實用中醫內科學】相比,其中『寒凝心脈』『血瘀痹阻』『痰濁內阻』『心氣不足』四者相同,未有『火邪熱結』和『氣滯心胸』,還有陰虛、陽虛兩個證候相類似,心陰不足和心陽不足,『行標』都加個『腎』,即心腎陽虛和心腎陰虛。
【辨證論治】
胸痹心痛是指以胸悶心痛,甚則心痛徹背,背痛徹心,喘息不得臥等爲主症的一種心系疾病。常伴有心悸氣短,呼吸不暢,甚則喘促等。多由勞累、飽餐、寒冷或情緒激動而誘發。主要病機爲心脈痹阻,病理變化爲本虛標實,虛實夾雜。其本虛可有氣虛、血虛、陰虛、陽虛,標實爲血瘀、痰濁、氣滯、寒凝。急性發作期以標實爲主,緩解期以本虛爲主。病位在心,與肝、脾、腎三髒關係密切。
診斷以膻中或心前區疼痛、憋悶爲主症。表現爲胸骨後或胸膺部發作性疼痛,常爲絞痛、刺痛或隱痛;疼痛可放射於左肩背、左臂內側、頸及咽喉等部位,時作時止,反覆發作;疼痛一般持續數十秒至十餘分鐘,一般不超過30分鐘,休息或服藥後可緩解。多伴有心悸怔忡、短氣乏力、呼吸不暢,甚則喘促、面色蒼白、自汗等。臨床以氣虛、血虛、陰虛、陽虛、血瘀、氣滯、痰濁、寒凝的病機爲主,可見相應的舌象、脈象。中年以上人群多見,常因勞累過度、七情過激、氣候變化、狂飲飽食等因素而誘發。部分無明顯誘因或安靜時發病。
相關檢查可見心電圖ST段壓低,T波平坦或倒置,變異型心絞痛相關導聯ST段抬高。心電圖無改變者可做負荷試驗。發作不典型者,需觀察硝酸甘油的療效和發作時心電圖的改變。如仍不能確診,可多次複查心電圖、負荷試驗或24小時動態心電圖監測。診斷有困難者可作放射性核素檢查或冠狀動脈造影。
基本病機分虛實兩大類,虛證有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實證有氣滯、血瘀、痰阻、寒凝。心氣虛弱證用養心湯加減,心血虛少證用四物湯加減,心陰虧虛證用生脈散加減,心陽不足證用參附湯和桂枝去芍藥湯加減,心血瘀阻證用血府逐瘀湯加減,氣滯心痛證用瓜蔞薤白白酒湯合橘枳薑湯加減,痰濁內阻證用瓜蔞薤白半夏湯加減,寒凝心脈證用瓜蔞薤白白酒湯合通脈四逆湯加減。常見證候爲氣虛血瘀證、氣陰兩虛證、陽氣虛證、氣滯血瘀證、痰氣鬱結證、氣血陰陽俱虛證、心血瘀阻證。
附:辨證施治的處方法則
辨證施治是中醫的精髓,我們講的理法方藥,實際上就是辨證施治的過程。理就是辨證,通過辨證,確定病位、病性、病情、病因、病機。辨現證很重要,病證里的重點是辨現證,就是當前是一個什麼情況,辨當前的證。通過辨證得到一個證型,依據證型確定相應的治法,即『法隨證立』。治法確定後,依法選藥組方,即『方從法出』。
一個好的醫生,我看就是兩條,第一就是辨證準確,第二就是處方嚴謹。辨證要很準確,一個醫生要辨證準確,要有相當多的經驗,而且要理論嫻熟。我強調用中醫思維、理論辨證,不能中藥西用,也不能按中醫辨證,用西醫的方法治療。中醫治病是治人,同樣的病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處方,無論男女、老少都有區別。地域不同、時間不同、人物不同,雖然都是一個證、一個法,處方用藥也不盡相同。
確定證型、治法後,最關鍵的就是處方,處方就是用藥。處方法則,涉及君臣佐使,君臣佐使就是處方法則。方中的君臣佐使地位的確定,是以藥力爲核心的,藥力不同,它在方中的地位也不同。
君藥
君藥是處方中主要的藥物,起主要作用。君藥對病證來說是針對主證的,主證定下來,選的君藥在方里藥力最大,起主要作用。『主病之謂君』不錯,是正確的,是必須尊崇的。在主病之謂君的前提下,應加上『力大者爲君』,只有藥力大才能起主要作用,針對這個病的主證起主要治療作用。如果用錯了,就治不好這個病。想讓它做君藥,必須讓它藥力最大,讓它起主要的作用。
君藥對於方中其他藥物來說,起支配作用,統率方中其它藥物,其它藥物都是爲君藥服務的。君藥起主要治療作用,其他藥物都得輔助君藥,要選臣藥,臣藥一定要服從君藥。君藥藥力最大,力大者爲君。如何判定藥力的大小,我們提出一個藥力判斷公式,即藥力=藥性+藥量+配伍。
清楚了藥性,還要看藥量。藥量是標識藥力的,處方得有藥量,沒有藥量沒法調藥,沒有藥量確定不了藥力大小,分不清君臣佐使。一般來說,在兩個藥的藥性基本相等的前提下,藥量大,藥力就大。藥方必須得有藥量,沒藥量不叫方。一般的君藥藥量大,藥量大藥力就大。
臣藥
臣藥的藥力一定比君藥小,『不可令臣過於君』,比君藥藥力大,它就是君藥了。臣藥幫助君藥起治療作用。中藥都有偏性,用藥物之偏來糾正人體之偏,這就叫治病,以偏治偏。要充分運用它的優越性,同時降低或者是減輕不良作用。用臣藥幫助君藥,如果臣藥與君藥藥性相同,這就叫正面幫助。另一種情況,臣藥與君藥藥性不同,配伍後能加強君藥的作用,這是從側面幫助。臣藥還可以直接治療兼證。從藥力上看,臣藥藥力一定比君藥小,比君藥小才是臣藥,是臣藥才能服從君藥的指揮,幫助君藥。
佐藥
佐藥藥力小於臣藥。佐藥能治療兼證,兼證也叫次證,次證也分輕重。次證重,藥力就大一點,次證輕,藥力就小一點,要針鋒相對,恰到好處。佐藥能幫助君、臣藥起治療作用。佐藥對君藥、臣藥也可以起制約作用,可以消除或減緩君、臣藥的毒性與烈性。反佐藥,是指與君藥藥性相反,而在治療中起相成作用的藥物即相反相成。特別是病情嚴重時,比如亡陽證,要用大辛大熱的附子、乾薑回陽救逆,而在內是陽氣衰微,陰寒內盛,會出現拒藥不納,這時可加少量人尿和豬膽汁,引辛熱之品直達陰寒之地。人尿、豬膽汁就是反佐藥。
使藥
使藥的藥力,類似於佐藥。使藥的藥力不會太大,在方中不起主要治療作用。使藥具有引經、調和藥性的作用。藥物都有各自的歸經,如果方中藥物不能直達病所,這時可以加引經藥。
方劑的配伍,是調控藥物在方中藥力大小和作用趨向的間接因素。通過配伍,可以加大藥力,也可以減緩藥力,還可以改變藥性,改變作用趨向。藥物自身有多種功效,配伍直接影響其在方中表達何種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