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爲天,飲食是人類生活的第一需求。我們中華民族經過漫長的歲月,形成了源遠流長的飲食文化,包括食材的選擇、主副食品的搭配、烹飪的方法、酒類的釀製,以及飲食的器皿、飲宴的禮儀等等,博大精深、獨具特色。從海昏侯墓出土的各類器物中,我們可以大體還原西漢時期的餐飲盛筵,窺見那時的飲食文化。 一、飲食與器:從食官與食官庫說起 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銅器、漆器以及陶器上,都有食官的字樣。比如一件漆耳杯底部,有用針刻的食官二字。(圖1)在一件青銅鋗的下腹位置,鐫刻著昌邑食官鋗容十升重卅斤昌邑二年造十六字,包含食官二字,而且明確是昌邑食官。(圖2)還有一件陶鼎上刻有食官第一四字。
西漢『吃貨』的幸福生活海昏侯墓中的貴族盛筵
在中國的封建社會中,歷代宮廷都有食官,負責王室的飲食事務。【周禮】將食官統歸天官之列,取食爲天之意。食官在天官的序列中排在第二,位於宰官之後、衣官和內侍之前。漢代以後的大官或太官,名稱均源於天官,都是宮廷食官。據【漢書百官公卿表】所述,漢宮設少府置六丞,屬官中有太官、湯官、導官,又有胞(同庖字)人,均爲食官。顏師古注曰:太官主膳食,湯官主餅餌,導官主擇米,胞人主宰割,分工非常明確。 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銅鋗上銘刻昌邑食官,並有昌邑二年造的字樣,說明第一代昌邑王劉髆府上設置食官這個機構。劉賀當海昏侯後,也會有專門的食官侍候著。 在海昏侯墓儲藏室的整個東迴廊和北迴廊的一部分,均爲食官庫,這個名稱是當時建造時命名的,其面積相當於糧庫、錢庫、衣笥庫、武庫、文書檔案庫、娛樂用器庫的總和。這說明無論是生前還是死後,飲食在海昏侯劉賀的日常生活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位置。 那麼,食官庫里都存放著哪些飲食器具呢?
西漢『吃貨』的幸福生活海昏侯墓中的貴族盛筵
圖3 一是炊具類的。如青銅鼎, 9件中包括7件方耳鼎、2件圓耳鼎。(圖3)有的有蓋,有的無蓋;有的精緻,有的粗糙。其中一件是昌邑籍田鼎。因爲並不成套,所以不是祭祀用鼎,而是炊事用鼎,主要用於煮肉和盛肉。又如出土的青銅溫鼎,也稱盤鼎。開始有人認爲它是火鍋,其實它與薰爐的功能相似,都是用於加熱食物,以保持溫熱狀態的味道。(圖4)再如青銅釜,既可燒水,又可煮肉,還可以熬粥。(圖5)曹植【七步詩】: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釜也是一種量器,一釜爲六斗四升。在這個意義上,釜又寫成鬴。
西漢『吃貨』的幸福生活海昏侯墓中的貴族盛筵
西漢『吃貨』的幸福生活海昏侯墓中的貴族盛筵
圖6 二是食具類的。像白陶鼎與白陶盒,形狀都差不多,但細看上面有耳,下面有足的爲鼎;而上下都是圈足的爲盒。(圖6)用餐時上下分開,一器兩用,非常適合分餐制。像青銅染爐,下面是燒炭的小爐,上面是青銅耳杯,組合起來可以使食物保持一定的溫度,口感不變。(圖7)像成摞的漆盤、漆碗,與現在所用的食具差別不大。(圖8)
西漢『吃貨』的幸福生活海昏侯墓中的貴族盛筵
值得一提的是,古人就餐取食時,使用匕和柶。匕就是一種有點像匕首的小刀,吃飯時割取固體食物。在海昏侯墓中出土了許多佩劍玉飾,其中很大一部分規格極小,不似佩劍所用,估計是匕上的玉飾。柶就是如今所見到的長柄勺,吃飯時舀取流體食物。海昏侯墓出土了一隻青銅的,一隻木胎髹漆的。(圖9)器物線條流暢,造型優美。
西漢『吃貨』的幸福生活海昏侯墓中的貴族盛筵
圖9 三是儲具類的。也就是儲存食物的,比如盛放醯(xi,音西,是一種醋)、醢(hai,音海,是一種肉醬)、鹽、梅、菜的彩繪陶罐、青瓷雙系壺、青銅鋗等。(圖10)還有筥、筐、笲等,都是用來盛放棗、栗、菽、米等食物的用具,可能由於是用木或竹製作的,已經在墓中腐爛。此外,鼎、釜、盒等也可以用於儲存食物。
西漢『吃貨』的幸福生活海昏侯墓中的貴族盛筵
圖10 四是食案類的。漢代人們的生活起居習慣還處於席地而坐的階段,其坐姿以跪坐爲主,兩膝跪在席上,臀部坐在腳後跟上,有點像如今日本婦女在家中待客的跪姿。與此相適應,餐飲時需要用食盤、食案和食幾。食盤有方有圓,盤邊有沿,盤底無足,可以用雙手捧住。食案的底部有矮足,或三足或四足,案面可大可小,大的長達一兩米,小的雙手可托起。奉案上食、持案進食、舉案齊眉,都是指雙手托案而起。【漢書孝宣霍皇后】記載:許後五日一朝皇太后於長樂宮,親奉案上食,以婦道共養。【後漢書梁鴻傳】記載:梁鴻爲人賃舂,每歸,妻爲具食,不敢於鴻前仰視,舉案齊眉。意思是端飯時把食案舉得和眉毛相齊,表示非常恭敬。食幾比食案略高一些,既可依靠,也可放置較矮的食具,如盤、杯、碗等。十分可喜的是,這些器物海昏侯墓中均有出土,彩繪案面,檔次極高。(圖11)尤其是鑲有寶石的食案,修復後一定會成爲光彩奪目的藝術精品。
西漢『吃貨』的幸福生活海昏侯墓中的貴族盛筵
圖11 飲食器具是飲食文化的物質載體,是古代飲食生活的一塊活化石。從這些飲食器具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那時的飲食習慣、製作工藝、造型藝術、禮儀規範,而且可以看出墓主人劉賀生前盡享盛筵,過著王公貴族的奢華生活。 |